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产品成本,并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有关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8千克×2元/千克=16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4小时×10元/小时=4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5元/小时=20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3元/小时=12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6+40+20+12=88元
(2)其他情况。
原材料:期初无库存原材料;本期购入7000千克,单价2.5元/千克,耗用6500千克。在产品:原材料为一次投入,期初在产品存货50件,完工程度40%;本月投产750件,完工入库700件;期末在产品70件,完工程度40%。
产成品:期初产成品存货40件,本期完工入库700件,本期销售720件。
本期耗用直接人工3500小时,支付工资36750元,支付变动制造费用19250元,支付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生产能量为3400小时。
要求:
(1)计算本期完成的约当产品数量。
(2)按照实际耗用数量和采购数量分别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3)计算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以及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4)计算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价差。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6)计算本期“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并写出相关的分录(可以合并写)。
(7)写出完工产品入库和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分录。
(8)分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出现的可能原因(每个差异写出两个原因即可),并说明由哪个部门负责。

正确答案

(1)本期完成的约当产品数量=700+70×40%-50×40%=708(件)
(2)按照实际耗用数量计算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5-2)×6500=3250(元)
按照采购数量计算的材料价格差异=(2.5-2)×7000=3500(元)
(3)直接材料数量差异=(6500-750×8)×2=10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3500-708×4)×10=668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00-708×4)×5=3340(元)
(4)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6750/3500-10)×3500=175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9250/3500-5)×3500=175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000-3400×3=-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3400-708×4)×3=1704(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00-708×4)×3=2004(元)
(6)应耗材料标准成本=750×16=12000(元)
实际领料标准成本=6500×2=13000(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708×40=28320(元)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3675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708×20=14160(元)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19250(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708×12=8496(元)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10000(元)
本期“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12000+28320+14160+8496=62976(元)
借:生产成本 62976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1000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6680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750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75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1704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340
贷: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00
原材料 13000
应付工资 36750
变动制造费用 19250
固定制造费用 10000
(7)完工产品标准成本=700×88=61600(元)
借:产成品 61600
贷:生产成本 61600
已销产品标准成本=720×88=6336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63360
贷:产成品(或库存商品) 63360
(8)①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价格高于标准产生的超支差,具体原因可能是供应厂家价格提高、途中损耗增加等;应该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②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产生的超支差,具体原因可能是新工人上岗太多、作业计划安排不当等;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分部门经理认为近期毛利的增长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以下哪项审计程序与这一结论最为相关?()

A.对存货进行实物盘点。
B.抽取产品样本,将当年单位成本与上一年的相比较,测试成本组成,并分析标准成本差异。
C.对设备进行盘点以确定是否有重大变化。
D.抽取产成品存货样本,将原材料成本追查至购入价格,以便确定原材料成本记录的准确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A.不正确,这一程序只用于确定原因是否存货高估。
B.正确。分析经营情况与评价经营效率相关。
C.不正确,设备的变化可能是经营效率提高的信号,但相比之下选项“B”更相关。
D.不正确,这一程序与评价原材料采购正确性相关,却无法提供有关经营效率方面的信息。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下列( )情况下,购买者具备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A.购买商相对集中并大量购买
B.买方掌握供应商的信息较缺乏
C.购买商行业转换成本高
D.买方的利润很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买方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的情况包括:买方相对集中并大批量购买;购买的商品占买方全部费用和全部购买量中很大的比重;买方掌握供应商的充分信息;从该行业购买的商品属标准化或无差别的商品;买方的行业转换成本低;供应商的商品对买方的商品质量或服务无关紧要;买方的利润很低;后向一体化。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是( )。

A.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未能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
B.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
C.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脱离预算金额而形成的差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指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影响行业内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有( )。

A.行业增长率
B.进入壁垒
C.退出壁垒
D.产品差异程度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强度指行业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行业增长缓慢,现有的企业间争夺既有市场份额的竞争就会变得激烈;退出壁垒高,使现有企业难以退出某行业的障碍大会令同业的竞争激烈化;如果产品缺乏差异性或具有标准化,购买商可轻易转换供应商,产品转换成本小,则供应商之间会相互竞争。由于是指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程度,因此进入壁垒不是影响因素,选项B不是题干的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通信行业,公司为了选择和制定未来3~5年的成长战略,决定对行业内的企业竞争程度进行分析,并对竞争后果作出合理估计。
要求:分析有哪些因素影响竞争程度,它们是如何影响企业间竞争的。

正确答案

通信行业内的企业竞争程度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1)通信行业的增长率。该行业增长缓慢,新进入者为寻求发展,需要从其他竞争者那里争取市场份额,竞争程度会增强。行业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甚至停滞时,现有企业间争夺既有市场份额的竞争就会变得激烈。
(2)通信行业的固定成本。该行业是一个较高固定成本的行业,企业应寻求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或增加产量,导致企业在价格上竞争。
(3)通信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者数量。市场中竞争者越多,当中必有一定数量企业为了占有更大的通信市场份额和取得更高的利润,突破本行业约定俗成的一致行动的限制,做出排斥其他企业的竞争行为,竞争者之间越难进行有效合作,竞争强度就越高。
(4)消费者转换产品的成本水平。产品缺乏差异性或具有标准化,购买商可轻易转换供应商,则供应商间会互相竞争。
(5)经营的不确定性。一个企业不确定同行业中另一企业会如何经营时,更可能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战略来应对不确定性。
(6)退出壁垒。在通信行业,如果现有供应商难以退出该行业,或存在障碍,会令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化。
(7)战略重要性。如果企业最重要战略目标是获得成功,则企业可能会采取具有竞争力的行为,来达成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形成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的原因经常有( )。

A.操作疏忽致使废品增加
B.机器或工具不适用
C.供应厂家材料价格增加,迫使降低材料用量
D.紧急订货形成的采购成本增加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紧急订货形成的采购成本增加形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E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产品成本,并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有关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6公斤×1.5元/公斤=9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4小时×4元/小时=16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3元/小时=12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2元/小时=8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9+16+12+8=45元
(2)其他情况:
原材料:期初无库存原材料;本期购入3500公斤,单价1.6元/公斤,耗用3250公斤。在产品:原材料为一次投入,期初在产品存货40件,完工程度50%;本月投产450件,完工人库430件;期末在产品60件,完工程度50%。产成品:期初产成品存货30件,本期完工入库430件,本期销售440件。
本期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时,支付工资8820元,支付变动制造费用6480元,支付固定制造费用3900元;生产能量为2000小时。
要求:
按照实际耗用数量和采购数量分别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正确答案

按照实际耗用数量计算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6-1.5)×3250=325(元)
按照采购数量计算的材料价格差异=(1.6-1.5)×3500=35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0.1×150=15元
直接人工=5×4=20元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5+20+6+5=46元
本月生产A产品8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
直接材料=0.11×140=15.4元
直接人工=5.5×3.9=21.45元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5.4+21.45+5+6.25=48.10元
要求:
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800×5.5)×(3.9-4)
=-440(元)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800×5.5-800×5)×4
=16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440)+1600
=1160(元)
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1160元,为不利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0.1×150=15元
直接人工=5×4=20元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5+20+6+5=46元
本月生产A产品8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
直接材料=0.11×140=15.4元
直接人工=5.5×3.9=21.45元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5.4+21.45+5+6.25=48.10元
要求: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800×0.11)×(140-150)
=-880(元)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800×0.11-800×0.1)×150
=12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880)+1200
=320(元)
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材料成本下降880元;由于材料实际数量高于标准数量,使材料成本上升12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净上升 320元,为不利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