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成本计算
- 共502题
某企业上月生产A产品1500件,使用材料共37200公斤,该产品的材料消耗标准为25公斤/件;购买材料的实际价格为51元/公斤,材料的标准价格为50元/公斤,试计算该产品的材料成本差异,并说明其差异为有利差异或不利差异。
正确答案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51×37200-50×37500=22200分析材料成本差异为正值,为不利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有关标准成本责任中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本中心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
B.成本中心决定设备购置
C.成本中心有时也对部分固定成本负责
D.成本中心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产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标准成本中心不需要作出产量决策,由此可知D不是答案;标准成本中心的设备购置决策通常由职能管理部门作出而不是由成本中心的管理人员作出,由此可知,B不是答案;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而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由此可知,A不是答案;如果采用全额成本法,成本中心不对闲置能量差异负责,对于固定成本的其他差异要承担责任,由此可知,C是答案。
下列各项不属于成本差异中价格差异的有( )。
A.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B.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
C.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
D.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析] 用量偏离标准,属于数量差异;价格偏离标准,属于价格差异。
已知甲公司是一加工制造企业,相关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6千克×1.5元/千克=9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3小时×5元/小时=15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4元/小时=16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2元/小时=8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9+15+16+8=48元
(2)原材料:期初无库存原材料;本期购入5000千克,单价1.7元/千克,耗用4500千克。
在产品:原材料为一次投入,期初在产品存货60件,完工程度50%;本月投产600件,完工入库500件;期末在产品80件,完工程度50%。
产成品:期初产成品存货70件,本期完工入库500件,本期销售550件。
本期耗用直接人工2500小时,支付工资13500元,支付变动制造费用11500元,支付固定制造费用5500元;生产能量为3000小时。(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产品成本,并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
要求:
(1)计算本期完成的约当产品数量。
(2)按照实际耗用数量和采购数量分别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3)计算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以及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量差。
(4)计算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价差。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6)计算本期“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
(7)写出完工产品入库和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分录。
(8)分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出现的可能原因(每个差异写出2个原因即可),并说明是否是生产部门的责任。
(9)结转本期的成本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假设账户名称与成本差异的名称一致)。
(10)计算企业期末存货成本。
正确答案
(1)本期完成的约当产品数量=500+80×50%-60×50%=510(件)
(2)按照实际耗用数量计算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7-1.5)×4500=900(元)
按照采购数量计算的材料价格差异=(1.7-1.5)×5000=1000(元)
(3)直接材料数量差异=(4500-600×6)×1.5=135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2500-510×3)×5=485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500-510×4)×4=1840(元)
(4)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3500÷2500-5)×2500=1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消耗差异=(11500÷2500-4)×2500=15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500―3000×2=-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3000-510×4)×2=192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500-510×4)×2=920(元)
(6)应耗材料标准成本=600×9=5400(元)
实际领料标准成本=4500×1.5=6750(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510×15=7650(元)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135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10×16=8160(元)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11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10×8=4080(元)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5500(元)
本期“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5400+7650+8160+4080=25290(元)
(7)完工产品标准成本=500×48=24000(元)
借:产成品 24000
贷:生产成本 24000
已销产品标准成本=550×48=264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26400
贷:产成品 26400
(8)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由题可知超支差是由于价格高于标准产生的,具体原因可能是供应厂家价格提高、途中损耗等。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不应由生产部门负责。
(9)
借:本年利润 12960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500
贷: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1000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1350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4850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000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500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84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1920
(10)期末存货成本
原材料期末成本=(5000-4500)×1.5=750(元)
在产品期末成本=80×9+80×50%×(15+16+8)=228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在Telnet中,引入NVT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A.屏蔽不同计算机系统对键盘输入的差异
B.提升用户使用Telnet的速度
C.避免用户多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D.为Telnet增加文件下载功能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服务[评析] 在Telnet协议中引入了NVT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标准的键盘定义,以此来屏蔽各种系统间的差异。
关于标准成本控制,下列表达式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B.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C.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
D.总差异-纯差异=混合差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所以B错误。
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是( )的基础。
A.计算标准成本
B.进行成本控制
C.进行成本分析
D.进行成本规划
E.消除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标准成本制度由于是在标准成本的基础上计算产品成本的,因此,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是进行标准成本计算和进行成本控制、分析的基础。
在标准成本管理中,成本总差异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其计算公式是( )。
A.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B.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预算产量下实际成本
C.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预算产量下标准成本
D.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成本总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下列有关标准成本责任中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本中心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
B.成本中心决定设备购置
C.成本中心有时也对部分固定成本负责
D.成本中心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产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标准成本中心不需要作出产量决策,由此可知D不是答案;标准成本中心的设备购置决策通常由职能管理部门作出而不是由成本中心的管理人员作出,由此可知,B不是答案;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而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由此可知,A不是答案;如果采用全额成本法,成本中心不对闲置能量差异负责,对于固定成本的其他差异要承担责任,由此可知,C是答案。
分部经理认为近期毛利的增长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以下哪项审计程序与这一结论最为相关
A.对存货进行实物盘点。
B.抽取产品样本,将当年单位成本与上一年的相比较,测试成本组成,并分析标准成本差异。
C.对设备进行盘点以确定是否有重大变化。
D.抽取产成品存货样本,将原材料成本追查至购入价格,以便确定原材料成本记录的准确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A.不正确。这一程序只用于确定原因是否是存货高估。
B.正确。分析经营情况与评价经营效率相关。
C.不正确。设备的变化可能是经营效率提高的信号,但相比之下选项B更相关。
D.不正确。这一程序与评价原材料采购正确性相关,却无法提供有关经营效率方面的信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