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下左图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下右图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l)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   。(3分)

(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   ,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   ,(4分)

(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   。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4分)

(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   。(填写字母)(2分)

正确答案

(13分)

(1)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

(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4)C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二和表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可以得出,每年3月中下旬青海湖附近地区气温回升,湖面解冻,适宜斑头雁飞回繁殖地,开始筑巢,产卵,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时期,有利于雁卵的孵化和幼雏的生长发育,8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不再适合斑头雁生存,于是开始向南迁移。

(2)分析右图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可知,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历经3个月的时间,迁徙距离接近1500km,中间有多次停留,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是迁徙过程的突出时空特点,沿途停留地多是青藏高原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地等高原湿地。

(3)南亚地区纬度低,海拔低,而且北部有喜马拉雅山地和青藏高原高原阻挡了北方南下的寒冷气流,所以冬季气候温暖,形成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恒河河口湿地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分明显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河湿地所属区域中年首付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气干旱半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

(4)斑头雁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要越过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气候条件恶劣,所以飞越喜马拉雅山成为斑头雁迁徙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3分)

(2)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3分)

(3)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相关。(3分)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3分)

(5)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这些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                      。(1分)

正确答案

(1)反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3)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强   甲

(4)地表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乙

(5)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9-10(横坐标表示辐射强度,纵坐标表示纬度),回答:  

(1)使大气增温热量根本来源是   辐射,直接来源是   辐射。

(2)一年中,地球上太阳辐射强度在4以上的纬度大约是  之间,原因是  

(3)在图中用左斜线    表示地面热量盈余部分,用右斜线   表示地面热量亏损部分。

(4)就全球而言,不会出现热量盈余部分越来越热,热量亏损部分越来越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使得不同纬度地区达到     

正确答案

:(1)太阳 地面 (2)南北纬30º 在此范围内,全年太阳高度角较大,所以太阳辐射强度大 (3) 略 (4)大气运动 热量转换 热量平衡

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但是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读图横坐标是太阳辐射强度找到4发现主要位于南北30度之间。是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的全年这些地区太阳高度角比较大,所以太阳辐射能量大。太阳辐射高于地面辐射的地方表示热量盈余地面辐射高于太阳辐射的地方表示热量亏损。就多年平均而言全球热量是平衡的,因为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等都具有调节 水热分布的特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图中A、B两地的纬度差异不大,但为什么获得的太阳年辐射总量不同?(8分)

正确答案

A地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的原因是:地势低,空气密度大;盆地地形,水流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降水多,阴天多、雾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B地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的原因是: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分)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我国北方某地阴天和晴天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后回答: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的气温曲线是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   

(4)霜冻多出现在晴天的夜里,这是由于   

正确答案

⑴A ⑵低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强 ⑶高 大气逆辐射强 ⑷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幅度大

本题通过气温日变化主要考查大气热力作用的两方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保温效应。A、B两曲线中,昼夜温差大的是晴天的气温曲线。这是因为白天阴天,云层把大部分太阳辐射反射掉,所以气温低。夜晚阴天云层的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好,所以气温比晴天高。因此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同理,晴天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幅度大,因而常发生霜冻。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明确白天气温高低取决于云层的反射作用,夜晚则取决于大气逆辐射强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影响气温的因素中,可得到重要天气系统对气温的影响特点过程为:

正确答案

冷锋过境的全过程:气温递减

暖锋过境的全过程:气温递增

气旋过境的全过程:气温先递增后递减

反气旋过境的全过程:气温先递减后递增

全题主包括了重要天气系统和天气状况的变化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甲、丁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____。(2分)

⑵若该模式图表示“海滨地区海陆风示意图”,图中甲地为陆地,乙地为海洋,则图中所示情况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1分)

⑶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则“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____环节。(1分)

⑷若该图为某大洋的大洋环流示意图,图中④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一个)若该图为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甲乙丙丁四地中有大渔场分布的是        。(2分)

正确答案

⑴甲>丁>丙>乙(1分) 甲(1分)

⑵B(1分)

⑶①(1分)

⑷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任答一个得1分) 甲(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10分)

(1)A表示_______________作用,其强弱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B表示_____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作用。

(3)C表示_________________作用。

正确答案

(1)反射  云层多少

(2)地面辐射  散射

(3)吸收

试题分析: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反射、吸收、散射,其中云层主要是反射作用,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所以A表示反射,强弱与云层多少有关。

(2)地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后,也要向外放射能量,叫地面辐射,B就是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一部分到了宇宙空间。D是以空气质量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散射作用。

(3)C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吸收作用,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区能量,还有臭氧吸收紫外区的能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说明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     ]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多项选择。(8分)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正确答案

(1)AC(2)AB

下一知识点 : 气压带和风带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