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货的期末计量
- 共1040题
下列存货盘亏损失,报经批准后,可转作管理费用的有______。
A.保管中产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B.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毁净损失
C.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D.计量不准确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考点] 存货清查的核算
存货的盘亏或毁损,经审批后,属于自然损耗造成的定额内损耗以及损失中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转作管理费用。故选A、C、D。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算法的效率只与问题的规模有关,而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C) 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是一一对应的
D)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一定相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在计算机内执行时所需时间的度量;与时间复杂度类似,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在计算机内执行时所需存储空间的度量。因此,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2u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190万元。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2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未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18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2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170
B.178
C.200
D.21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产成品的成本=200+190-390(万元),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30×20-20×2=360(万元,产品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故期末原材料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0×20-190-20×2=170(万元),高于材料成本,所以,期末材料账面价值为170万元。
丁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产成品的实际成本。2012年3月初产品的账面数量为200个,账面余额为12000元;本月10日和20日分别完工入库产成品4000个和6000个,单位成本分别为64.2元和62元;本月15日和25日分别销售产成品3800个和5000个。该公司3月末产成品的账面余额为( )元。
A.86800.0
B.86975.0
C.87952.9
D.8988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10日产成品入库后的加权平均单价=(12000+4000×64.2)÷(200+4000)=64(元/个)
20日产成品入库后的加权平均单价=(400×64+6000×62)÷(400+6000)=62.125(形个)
月末结存产成品成本=1400×62.125=86975(元)
本题涉及移动加权平均法下期末存货成本的计算。考生应熟记存货后续计量各种方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
甲公司2007年3月1日从资本市场上购入某公司1甲。的股份,并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其购买价格为350万元,其中,已宜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5万元。为此项交易,甲公司另支付了交易费用为277元。3月31 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365万元。甲公司在编制2007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时,因该股票投资而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 )万元。
A.13
B.15
C.18
D.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权益。本题的计算为:365-(350-5+2)=18(万元)。
下列各项业务在会计处理时,应冲减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是( )。
A.部分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B.收到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C.期末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D.收到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规定,只有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才结转其账面成本。本题涉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的核算。考生应熟练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持有期间、期末计量和处置的核算全过程。
(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甲公司2007年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为( )万元。
A.104
B.44
C.60
D.79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具体分析如下: (1)判断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并进行会计处理 ①事项(1)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9 600-8 100=1 500(万元) 所以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A组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1 500-1 400=1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坏账准备 100 ②事项(2) A产品: 有销售合同部分: A产品可变现净值=2 000×(1.2-0.15)=2 100(万元),成本=2 000×1=2 000(万元),这部分存货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超过合同数量部分: A产品可变现净值=1 000×(1.1-0.15)=950(万元),成本=1 000×1=1 000(万元),这部分存货需计提跌价准备50万元。 A产品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0-(45-30)=35(万元) B配件: B配件可变现净值=2 800×(1.1-0.3-0.15) =1 820(万元),成本=2 800×0.7=1 960(万元),B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 960-1 820=140(万元)。 C配件: D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 200×(4-0.4)=4 320(万元),成本=3 600+1 200×0.8=4 560(万元),D产品发生减值,C配件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C配件可变现净值=1 200×(4-0.8-0.4)=3 360(万元),成本3 6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 600-3 360=240(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415 贷: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 35 -B配件 140 -C配件 240 ③事项(3) X设备: 2007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X设备账面价值=(600-260-68)-(600-260-68)÷(5×12-2×12-2)×12=176(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32万元,2007年12月31日应计提减值准备=176-132=44(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132万元。 Y设备: 2007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Y设备账面价值=1 600-640=96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9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应计提减值准备=960-900=6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900万元。 Z设备: 2007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缶前Z设备账面价值=600-225=375(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4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不应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75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4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X设备 44 -Y设备 60 ④事项(4) 无形资产2007年12月31日可收回金额为27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为280万元, 2007年应计提减值准备=280-270=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 ⑤事项(5) 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⑥事项(6)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30
库存材料具有品种多,金额犬,而且性质、计量单位、购进时间、自然损耗各不相同等特点。因此,评估时应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其中说法不当的为( )。
A.在进行材料的价值评估前,首先应进行材料清查,做到账实相符
B.进行实物盘点时,应查明材料有无霉烂、变质、呆滞、毁损等情况
C.根据不同评估目的和待估资产的特点,应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要么采用成本法,要么采用市场法
D.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材料按照ABC分析法进行排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着重对重点材料进行评估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更多的是采用成本法或市场法,当这两种方法均不适用时宜采用分析法。
衡量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除了字长、存取周期、运算速度之外,通常还包括 (75) , 因为其反映了 (76) 。
A.外部设备的数量
B.计算机的制造成本
C.计算机的体积
D.主存储器容量大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会计期末企业根据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对存货进行会计处理,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属于定额内的自然损耗,计入企业管理费用
B.属于收发计量差错或管理不慎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或毁损,在扣除残料价值、保险赔款和过失人的赔偿后,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C.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在扣除残料价值、保险 赔款和过失人的赔偿后,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D.原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作为定额内自然损耗,应计入企业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D项原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作为定额内自然损耗,应计入原材料的成本。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