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1年9月26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甲公司于2012年3月6日向乙公司销售电子设备10000台,每台1.52万元;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电子设备13000台,单位成本1.4万元;2011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4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1万元;2011年12月31日前结存的电子设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2011年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300
B.0
C.100
D.2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由于甲公司持有的电子设备数量13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10000台。因此,对于销售合同约定数量10000台,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而超过的部分3000台为其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1)有合同约定部分:①可变现净值=10000×1.52-10000×0.1-14200(万元);②账面成本=10000×1.4=14000(万元);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0(万元);(2)没有合同约定部分:①可变现净值=3000×1.4-3000×0.1=3900(万元);②账面成本=3000×1.4=4200(万元);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4200-3900=300(万元)。2011年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300=300(万元),所以选项A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是上市公司,拥有一家子公司――乙公司。2006~2008年发生的相关交易如下:
(1)2006年,甲公司将100件商品销售给乙公司,每件售价3万元,每件销售成本2万元,销售时甲公司已为该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每件1万元)。2006年乙公司销售了其中的20件,年末该批存货可变现净值为140万元。2007年乙公司对外售出40件,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2008年乙公司对外售出10件,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为45万元。
(2)甲公司2008年12月31 应收乙公司账款余额为600万元,年初应收乙公司账款余额为500万元。假定甲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5%。
假定两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存货应按历史成本计量;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损失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06年关于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处理中,对存货项目的影响额为( )万元。

A.-80
B.80
C.0
D.-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2006年的抵消分录为:
借:营业成本 80
(母公司销售存货时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80
借:营业收入 300
贷:营业成本 300
借:营业成本 80
贷:存货 80
2006年末集团角度存货成本160万元,可变现净值14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 20万元,已有余额80万元,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
2006年末子公司角度存货成本240万元,可变现净值14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6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60
2006年末集团角度存货账面价值140万元,计税基础24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40-140)×25%=25(万元)。
2006年末子公司存货账面价值140万元,计税基础240万元,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40-140)×25%=25(万元)。
所以所得税无需作抵消分录。
对存货项目的影响=-80-80+160=0。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算法的效率只与问题的规模有关,而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C.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是一一对应的
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一定相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中有关算法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数据的结构,直接影响算法的选择和效率。而数据结构包括两方面,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存储结构。因此,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都影响算法的效率。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在计算机内执行时所需时间的度量;与时间复杂度类似,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在计算机内执行时所需存储空间的度量。因此,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逻辑结构。通常分为四类基本逻辑结构,即集合、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存储器中的映象,它包含数据元素的映象和关系的映象。存储结构在计算机中有两种,即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可见,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有时人们为了提高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而以牺牲空间复杂度为代价。但是,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
B.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资产成本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应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冲减资产成本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投资收益,选项D不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有( )。

A.库存现金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应收票据
D.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其中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仅指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金融资产的范畴。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经批准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A.计量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
B.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
C.管理不善造成的固定资产盘亏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A、B、D选项计入管理费用。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存货盘亏一般不应作为( )处理。

A.营业外支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其他应收款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考点] 存货盘亏的会计处理
[解析] 存货发生的盘亏根据造成存货盘亏的原因,分别以下列情况进行处理:(1)属于过失人造成的,由过失人负责赔偿,计入其他应收款;(2)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3)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故本题选AC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是上市公司,拥有一家子公司――乙公司。2006~2008年发生的相关交易如下:
(1)2006年,甲公司将100件商品销售给乙公司,每件售价3万元,每件销售成本2万元,销售时甲公司已为该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每件1万元)。2006年乙公司销售了其中的20件,年末该批存货可变现净值为140万元。2007年乙公司对外售出40件,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2008年乙公司对外售出10件,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为45万元。
(2)甲公司2008年12月31 应收乙公司账款余额为600万元,年初应收乙公司账款余额为500万元。假定甲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5%。
假定两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存货应按历史成本计量;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损失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06年关于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处理中,对存货项目的影响额为( )万元。

A.-80
B.80
C.0
D.-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2006年的抵消分录为:
借:营业成本 80
(母公司销售存货时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80
借:营业收入 300
贷:营业成本 300
借:营业成本 80
贷:存货 80
2006年末集团角度存货成本160万元,可变现净值14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 20万元,已有余额80万元,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
2006年末子公司角度存货成本240万元,可变现净值14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6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60
2006年末集团角度存货账面价值140万元,计税基础24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40-140)×25%=25(万元)。
2006年末子公司存货账面价值140万元,计税基础240万元,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40-140)×25%=25(万元)。
所以所得税无需作抵消分录。
对存货项目的影响=-80-80+16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增值税税率为17%,2006年至2010年对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6年11月1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甲公司收购A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权,该部分股权占乙公司股权的20%,收购价格为2000万元,收购价款于协议生效后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股权协议生效日为2006年12月31日。该股权转让协议于2006年12月25日分别经甲公司和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依法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2)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500万元,除下列项目外,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同。
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原价 累计折旧 公允价值
存货 300 500
固定资产 1000 500 600
小计 1300 500 1100
乙公司该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甲公司在取得投资时乙公司账面上的存货分别于2007年对外出售80%,剩余20%于2008年全部对外售出。
(3)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收购股权价款20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并办理了相关的股权划转手续。甲公司持有的股份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
(4)2007年4月20日,乙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100万元。
(5)2007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2006年度现金股利。
(6)2007年9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800万元的某项商品以11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甲公司,甲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管理,当期对外出售60%。
(7)20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而确认增加资本公积150万元。
(8)2008年4月2日,乙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08年3月1日提出的20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分配现金股利120万元。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
(9)2008年度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本期末全部对外出售。
(10)2006年12月30日,乙公司由于管理部门内部结构调整,将自用的建筑物改为出租,会计上将其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转换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该建筑物系乙公司2007年12月为管理部门使用而购买,买价为300万元,购买时发生的相关税费为20万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该建筑物的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乙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11)2008年度,乙公司发生净亏损600万元。
(12)2009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的第一大股东B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一幢房屋及部分库存商品换取B公司所持有的乙公司40%的股权。假定双方股权过户手续当日完成。甲公司增资后,持有乙公司60%的股权,能够控制乙公司,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2009年1月1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500万元。
(13)2009年4月20日,乙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决定不分硒己现金股利。
2009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2010年4月2日,乙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10年3月1日提出的200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分配现金股利1200万元。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
(14)其他相关资料:甲公司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10%;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要求:
编制2009年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原20%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调整
A.调整原20%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原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借:盈余公积 9(9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1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90
B.追溯调整2007年、2008年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88(108-20)
贷:盈余公积 8.8(88×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9.2
C.追溯调整2007年、2008年乙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20
――乙公司――损益调整 24
贷:盈余公积 4.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9.6
D.追溯调整2007年、2008年乙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6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46
E.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明细科目调整转出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201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2010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2008年末库存A原材料账面余额800万元,A原材料全部用于w产品,预计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 000万元,生产W产品还需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成本为100万元,预计销售w产品的相关税费50万元。w产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60%,合同总价格为550万元。A原材料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为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为A材料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A.12
B.0
C.8
D.6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对于W产品,其生产成本是800+100=900(万元),同时分成有合同的成本和没有合同的成本两部分,有合同部分的成本是900×60%=540(万元),无合同部分的成本是900×40%=360(万元)。对于W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需要分两部分计算,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是550-50×60%=520(万元);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是1 000× 40%-50×40%=380(万元)。W产品有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则对应的材料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而W产品无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则对应的材料应按照成本计价,不应当计提跌价准备。材料部分的60%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该部分材料的成本是800×60%=48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为550-100×60%-50×60%= 460(万元)。所以A材料本期末跌价准备的余额是480-460=20(万元),而题目中已经告知该原材料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是8万元,所以本期末计提的跌价准备是12万元。

百度题库 > 中级会计师 > 中级会计实务 > 存货的期末计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