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故A正确;

B、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B正确;

C、因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却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因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右图是反应CO(g)+2H2(g)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它条件不变,按曲线b线进行的反应,CH3OH的产率更高

B其它条件不变,分别按曲线a、b线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相同

C(1molCO+2molH2)中的键能之和比1molCH3OH中的键能之和大

D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91kJ•mol-1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只改变所以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所以反应物的转化率和生成物的产率不变,故A错误;

B、曲线a、b线进行的反应,b线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改变了反应速率,但平衡开始和终了的物质能量未变,所以反应的热效应相同,故B正确;

C、图象中表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拆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因此(1molCO+2molH2)中的键能之和比1molCH3OH中的键能之和小,故C错误;

D、图象中表示的是1molCO气体和2mol氢气反应生成1mol气态甲醇的反应热效应,反应放出热量=510KJ-419KJ=91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91kJ•mol-1,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1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H=-92kJ•mol-1

Ba曲线是加入正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若通入2 molN2和6 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则184>Q2>2Q1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注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的焓变,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故A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但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的热效应不变,故图象中的b曲线是加入正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故B错误;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但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的热效应不变,故C错误;

D、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mol H2,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kJ<92kJ;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N2和6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理论上讲应该是2×92kJ=184KJ,但反应物不可能充分进行彻底,所以Q2<184KJ,同时通入2mol N2和6mol H2的压强比通入1mol N2和3mol H2的大了,平衡还会向正向移动,放出的热量还会增大,即Q2>2Q1,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内生成0.8mol该物质

C化学键只能使原子相结合,不能使离子相结合

D天然气﹑石油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表现是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相等,故A正确;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会生成0.8mol该物质,故B错误;

C、化学键既能是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也能是离子间的强相互作用,故C错误;

D、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水煤气均属于“二级能源”,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是中和热

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H<0

D在101kPa、25℃时,1g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说明反应吸热,反应能否发生与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无关,例如氢氧化钡与硫酸铵结晶水合物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而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需在高温下才能进行,故A错误;

B.中和热是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弱酸、弱碱的电离吸热,所测中和热小于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酸碱的强弱不同,中和热的数值不等,故B错误;

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说明石墨的总能量小于金刚石的总能量,则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放热,故C正确;

D.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故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能量的相互转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