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8%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经济总量一跃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00美元,到2010年超过4000美元。这一成就取得的原因中,属于经济角度的原因是

[ ]

A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C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D调整社会发展结构,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们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因为

[ ]

①它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它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它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④它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经过三年努力,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但国企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为了

[ ]

A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控制力

B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C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D保证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绝对优势

正确答案

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7月5日召开的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指出,我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GDP的50%以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意味着

[ ]

①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②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我国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成效显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

[ ]

A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以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制为补充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国有和集体为主导,发展其他所有制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私营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在全国工业增加值中私营经济产值增长率居首位。这表明

[ ]

A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私营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D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的基础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至2007年底,私营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在全国工业增加值中私营经济产值增长率居首位。这一材料表明

[ ]

A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私营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C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D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 ]

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中外合作、中外合资经济④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面对“国进民退”和“民进国退”的言论,温家宝2011年3月16日,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目前不存在所谓“国进民退”的问题,同样也不存在“民进国退”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下面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有

[ ]

①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落实这一要求

[ ]

①有利于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②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新兴文化生产力

③目的是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

④能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