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这说明在我国:

①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地位相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在市场竞争中,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已有5010家长期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平稳有序的退出市场。在39个工业行业中,有18个行业国有企业总产值占比低于10%,。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国有经济的根本是看其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C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等措施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必然之举

D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等措施减弱了国有经济对重要稀缺资源的控制力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坚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且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非公有制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B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非公有制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D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范围遍及社会生产的各大领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依据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某地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建立起“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路子和“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从所有制上看,这种土地合作制属于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个体经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新华网2009年4月6日报道,工商总局将研究、制订和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以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维护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合同形式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表明( )

A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我国农村土地开始私有化

C我国依法保障和扩大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

D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GDP 的贡献率已超过60% ,税收贡献超过50% ,就业贡献超过80%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政策主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

①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②所受政策待遇与实际贡献相匹配

③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④进一步增强活力和创造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公有制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的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质和量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7月9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国民营企业代表之一的联想集团,以年度总营业额167.88亿美元的业绩,首次进入了500强。这说明

A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民营经济已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民营经济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D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经济学家推算,在现阶段的国内需求中,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是因为

①生产决定消费,投资增长是扩大消费的前提

②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③消费与生产是相互决定的

④消费是生产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生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