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共1368题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虐。旱灾呈现持续时间长、干旱面积大、影响程度重的特点,部分地区遭受了六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也给春耕备耕带来不利影响。
材料二:据统计,截至2010年3月10日,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五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达7935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86%;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1371万人,占全国的75%。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对五省区市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一场万众一心降伏旱魃的战役,在西南大地上打响。
(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如何正确抗旱保民生、促春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旱灾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各地积极抗旱,体现了人的能动性。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旱灾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③人们可以利用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趋利避害,造福人类。通过多种方式抗旱保民生、促春耕,体现了这一点。
(2)①必须承认自然的客观性,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必须面对现实,正视自然,从实际出发。面对旱情抓春耕时机,制定正确的方案措施,是正视自然,从实际出发的表现。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抗旱中既要保障居民饮水,又要保春耕,各地应共同努力。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抗旱保民生、促春耕,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做到持续发展。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必须按规律办事。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必须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这一数字也创下28个月来最大升幅,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了11.7%,拉动CPI上涨3.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4%。另据专家分析由于近两年我国连续增加货币投放量、市场投机、国际经济环境等也是造成物价较大增长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果断决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市政策,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针对物价上涨过快,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的客观现实,201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为了继续拉动经济发展,使之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幅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决定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目前物价上涨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中央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价值决定价格。从国内来看,食品类商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其价格不断上涨,推动相关商品价格的上升。②供求影响价格。由于部分商品在市场上的供应量减少,再加上因连续增加货币投放量,导致市场需求增大,从而拉动了物价上涨。③市场具有自发性。少数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借机囤积商品,哄抬价格,进一步加剧了物价上涨。④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增强,国际市场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传导到国内,引起物价上涨。
(2)①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要求我们做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央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正是这一方法论原则的体现。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我们的决策和行动也要随之变化。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正确把握了变化发展的实际。中央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到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中央认真研究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决策,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做到了求真务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一五”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
注:2005年,我国政府宣布“十一五”时期将在当年基础上,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2010年这一指标有望完成同期我国经济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
注:据有关资料,同期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50%之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维持在35%—45%之间;而世界各国的这两个指标则分别一般维持在20%—30%和60%—70%之间。
材料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1)结合表一、表二,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到的“五个坚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政治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表一反映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表二反映了我国投资与消费增长不协调,投资快于消费,与世界一般水平相比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②依靠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③投资和消费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们不仅要发挥投资、更要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2)①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②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体现了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的道理。③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的道理。④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体现了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⑤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体现了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⑥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体现了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道理。
(3)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实践其宗旨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性,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