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业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逐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今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 3月)

材料三   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 l952年=100) 

——摘自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四   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张:教育救国。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

(2)背最: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

(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年代神续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60年代中期恢复。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4)关系: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觉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 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 (1928年11月)

材料三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不同: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张放慢发展速度;斯大林强调从当时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加速发展工业。

(2)从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实际出发,调整和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统筹兼顾,不断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之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31年土地改革路线

  材料二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执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 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中共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抗日战争时期采取什么土地政策?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何时?这次地改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土改在政策上同1931年土改政策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土改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中共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双减双交。

  作用:①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②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

(2)1950年。

  目的:①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②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3)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4)①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②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③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制定。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斯大林曾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国家就会变成外敌用武的对象。”为此,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和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都

[ ]

A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

B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C实现了国家富强计划

D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速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下列属于十年建设时期所取得的是

①“两弹一星”②青藏铁路③大庆油田④三峡水利工程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56—1966年,我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有

(1)建成武汉长江大桥(2)石油全部自给

(3)新修铁路八千公里(4)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 ]

A(1)(2)(3)

B(1)(2)(4)

C(2)(3)(4)

D(1)(3)(4)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开端的是

[ ]

A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B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建立了国营企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D中共八大提出“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25%,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