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共552题
20世纪开始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已经可观”,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基础。
(1)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2)1953——1983年这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中间也经历了几次波折。
①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Ⅱ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政治:护国运动等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五四运动促进国民觉醒。经济: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文化: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弘扬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2)时期Ⅰ(1953——1957年)成就:“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原因:进行三大改造,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苏联的经济援助;为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奠定基础,为国家实现独立自主提供保障。
时期Ⅱ(1959——1965年)状况:国民经济发展先经历困难,出现下滑,后来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影响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后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 ]
正确答案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 ]
正确答案
在一个多年废弃不用的大宅院的大门上,上面的一副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写于
[ ]
正确答案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强调的原则是
[ ]
正确答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思想有
①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②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③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④“改革开放”的方针
[ ]
正确答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共八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在
[ ]
正确答案
1956年,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关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正确答案
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遇到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八字方针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