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关于交付使用财产的成小计算,表述错误的是( )。

A.运输设备一般计算采购成本和待摊投资
B.砌筑锅炉及各种特殊炉的建筑工程成本,应分摊的待摊投资
C.工(器)具、家具等固定资产一般仅计算采购成本,不计分摊的待摊投资
D.房屋、建筑物、管道、线路等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建筑工程成果和待分摊的待摊投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以下交易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符合“资产”定义的有( )。

A.超过正常信用期限分期购买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固定资产成本
B.期末对外提供报告前,将待处理财产损失予以转销
C.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
D.将已出租的房屋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凡是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则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下列项目应计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有( )。

A.工程耗用原材料
B.工程人员工资
C.工程领用本企业的商品实际成本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生产经营而发生的费用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D选项应计入管理费用。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 )等。

A.运输费
B.装卸费
C.安装费
D.专业人员服务费
E.保险费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广丰公司计划进行一项投资活动,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以选择,有关资料如下:
(1)甲方案:固定资产原始投资230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1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银行借款,年利率为8%,利息按年支付,项目结束时一次还本。该项目运营期10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70万元,每年经营成本60万元。
(2)乙方案:固定资产原始投资15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5万元。全部固定资产原始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2年,运营期5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无形资产从投产年份起分5年平均摊销,无形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于建设期期末投入,项目结束收回。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70万元,年经营成本80万元。
(3)该企业按直线法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要求的最低投资回报率为10%。
要求:
(1)计算甲方案建设期资本化利息、运营期每年支付的利息和投资总额;
(2)计算甲方案固定资产原值、项目计算期、运营期每年折旧、营运成本、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后利润和终结点回收额;
(3)计算乙方案的原始投资、项目计算期、运营期每年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后利润和终结点回收额;
(4)计算甲,乙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5)计算甲、乙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并评价它们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
(6)计算甲、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并进行决策;
(7)根据最短计算期法对方案进行决策。

正确答案

(1)甲方案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30×8%=18.4(万元)
甲方案运营期每年支付的利息=230×8%=18.4(万元)
甲方案的投资总额=230+18.4=248.4(万元)
(2)甲方案固定资产原值=230+18.4=248.4(万元)
甲方案的项目计算期=1+10=11(年)
甲方案运营期每年折旧=(248.4-8)/10=24.04(万元)
甲方案运营期每年营运成本=60+24.04=84.04(万元)
甲方案运营期每年息税前利润=170-84.04=85.96(万元)
甲方案运营期每年息前税后利润=85.96×(1-25%)=64.47(万元)
甲方案终结点回收额=8(万元)
(3)乙方案的原始投资=150+25+65=240(万元)
乙方案的项目计算期=2+5=7(年)
乙方案运营期每年折旧=(150-8)/5=28.4(万元)
乙方案运营期每年无形资产摊销额=25/5=5(万元)
乙方案运营期每年营运成本=80+28.4+5=113.4(万元)
乙方案运营期每年息税前利润=170-113.4=56.6(万元)
乙方案每年息前税后利润=56.6×(1-25%)=42.45(万元)
乙方案终结点回收额=8+65=73(万元)
(4)甲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NCF0=-230(万元)
NCF1=0(万元)
NCF2~10=64.47+24.04=88.51(万元)
NCF11=88.51+8=96.51(万元)
乙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NCF0=-150(万元)
NCF1=0
NCF2=-90(万元)
NCF3~6=42.45+28.4+5=75.85(万元)
NCF7=75.85+73=148.85(万元)
(5)甲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30÷88.51=2.60(年)
甲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60+1=3.60(年)
甲方案净现值=-230+88.51×[(P/A,10%,10)-(P/F,10%,1)]+96.51×(P/F,10%,11)
=-230+88.51×(6.1446-0.9091)+96.51×0.3505
=267.22(万元)
因为2.60年<10/2=5年,3.60年<11/2=5.5年,267.22万元>0所以,甲方案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
乙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40÷75.85=3.16(年)
乙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3.16+2=5.16(年)
乙方案净现值=-150-90×(P/F,10%,2)+75.85×[(P/A,10%,6)-(P/A,10%,2)]+148.85×(P/F,10%,7)
=-150-90×0.8264+75.85×(4.3553-1.7355)+148.85×0.5132
=50.73(万元)
因为3.16年>/2=2.5年,5.16年>7/2=3.5年,50.72万元>0所以,乙方案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
(6)计算甲、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
甲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267.22÷(P/A,10%,11)
=267.22÷6.1446
=43.49(万元)
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50.72÷(P/A,10%,7)
=50.72÷4.8684
=10.42(万元)
由于甲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大于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所以,应选择甲方案。
(7)以7年为最短计算期,甲方案调整后的净现值=43.49×(P/A,10%,7)= 43.49×4.8684=211.73(万元),甲方案调整后的净现值大于乙方案的净现值,所以,应选择甲方案。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固定资产的账户设置
百度题库 > 会计从业资格 > 会计基础 > 固定资产的成本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