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资产的成本
- 共1607题
甲公司为工业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2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产品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
(2)产品销售成本为1000万元;
(3)支付广告费100万元;
(4)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20万元;
(5)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60万元;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200万元;
(7)收到增值税返还50万元;
(8)计提坏账准备80万元;
(9)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217.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小题。
甲公司2012年度因上述交易或事项而确认的综合收益总额为( )万元。
A.722.5
B.150
C.772.5
D.572.5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甲公司2012年度因上述交易或事项而确认的综合收益总额=(800+50-60-217.5)+200×(1-25%)=722.5(万元)
在下列流动资产中,一般能够短时期内转化为现金的为( )。
A.应收票据
B.预付账款
C.存货
D.待摊费用
E.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项目,可以在短时期内变现,而存货、待摊费用等项目变现时间较长。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租入固定资产而支付的下列租赁费用,不能直接作为费用扣除的是( )。
A.经营性租赁方式发生的租赁费
B.融资性租赁方式发生的租赁费
C.承租方支付的手续费
D.安装交付使用后产生的借款利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预收出租固定资产租金这笔业务使企业( )。
A.资产增加同时负债增加
B.资产增加同时收入增加
C.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费用减少
D.资产增加同时负债减少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预收账款的会计处理
[解析] 预收出租固定资产租金,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账款,因此资产增加同时负债增加。故选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确认为收入的事项,在确认收入时,必须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如果未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的,则不应确认为任何收入
B.如果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的,实际价格低于或等于所出售资产或转移债权账面价值的,仍按有关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C.收购未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品的企业,收购时代扣代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入存货成本
D.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对应付债券溢价进行摊销时,应付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增加,应负担的利息费用也随之逐期增加
E.企业应定期复核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如果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则应改按新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其他投资支出的内容有( ),为可行性研究购置固定资产的费用;购买或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费用,递延资产。
A.房屋购置
B.铁路建设
C.基本畜禽支出
D.培育森林支出
E.办公生活用家具、器具购置费用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按建标[2003]206号文的规定,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企业管理费包括( )。
A.工程后评价费用
B.教育费附加
C.职工教育经费
D.财务费
E.房产税
正确答案
C,D,E
解析
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房产税等)、其他。“教育费附加”属于纳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税金之一。
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4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60万元的商品,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20万元。甲公司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220万元,已计提折旧6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清理过程中甲公司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乙公司换出商品的账面余额为18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甲公司换入商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60
B.165
C.136.75
D.15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甲公司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补价=140-160/(1+17%)×17%+20=136.75(万元)。
某企业计划进行某项投资活动,拟有甲、乙两个方案。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1:甲方案原始投资为1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50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该项目建设期为0,运营期为5年,到期残值收入5万元,预计投产后年营业收入90万元,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20万元,工资及福利费18万元,修理费2万元,其他费用1万元。
资料2:乙方案原始投资为2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流动资产投资65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5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无形资产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该项目投资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70万元,年不包含财务费用的年总成本费用107.4万元。
资料3:该企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所得税率25%,折现率为10%。
资料4:为了简化计算,假设营业税金及附加占营业收入的2%。
要求(按照税后净现金流量):
1.采用净现值指标评价甲、乙方案的可行性。
正确答案
甲方案:
项目计算期5年
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100-5)/5=19(万元)
运营期年经营成本=20+18+2+1=41(万元)
运营期年营业税金及附加=90×2%=1.8(万元)
NCF0=-150(万元)
NCF1~4=(90-41-19-1.8)×(1-25%)+19=40.15(万元)
终结点回收额=55万元
NCF5=40.15+55=95.15(万元)
净现值=40.15×(P/A,10%,5)+55×(P/F,10%,5)-150=40.15×3.7908+55×0.6209-150=36.35(万元)
乙方案:
项目计算期7年
固定资产原值=120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120-8)/5=22=4(万元)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25/5=5(万元)
运营期年营业税金及附加=170×2%=3.4(万元)
运营期年息税前利润=170-107.4-3.4=59.2(万元)
运营期年息前税后利润=59.2×(1-25%)=44.4(万元)
NCF0=-210(万元)
NCF3~6=44.4+22.4+5=71.8(万元)
终结点回收额=65+8=73(万元)
NCF7=71.8+73=144.8(万元)
净现值=71.8×F(P/A,10%,7)-(P/A,10%,2)]+73×(P/F,10%,7)-210=71.8×(4.8684-1.7355)+73×0.5132-210=52.41(万元)
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均大于0,两方案均可行。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关于周转材料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
B.周转材料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核算
C.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属于周转材料
D.建造企业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对其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进行摊销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