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的知识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用对立性和统一性的区别和联系回答)(12分)

正确答案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农户获得了100 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两者又是相互对立的。

(4)同一以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效率和公平的对立寓于该地养蟹业的发展中,没有效率作为前提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例如以前农户的撂荒。没有公平作保障的效率,调动不起劳动者的积极性,也不能真正提高效率。所以效率和公平既对立又统一,不可分割,推动了该地养蟹业的发展。

试题分析:材料要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矛盾对立的属性属于斗争性,统一的属性属于斗争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两者又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以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点评:做哲学主观题,一看知识范围,二回忆知识,三结合材料确定原理和方法论,然后组织答案:原理+方法论+简练的材料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某企业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以吸管为主要产品的民营企业,其创始人在十年打拼,两手空空的窘境下,既耐受寂寞,又放眼长远,抓住该地区建设小商品市场的契机,逐渐做大做强。从租赁摊位代销,到家庭自行生产;从确定商标构建自身形象,到收购多个同类厂家;从着手制定企业、行业、国家标准,到瞄准国际标准。企业产品从形状、材质、功能和包装上不断创新和拓展,力图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现在该企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吸管制造企业,占据世界吸管市场50%的份额,使小吸管成就了新高度。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该企业的成功经验。

正确答案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该企业在困境下坚定信心,自身发展符合企业成长规律,符合市场需求和环保需要,促使小产品成就新高度;(3分)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该企业针对自身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为有利,推动企业发展;(3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要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质变。该企业脚踏实地,适时抓住时机,有计划、分步骤实现企业发展,并不断为自身发展营造更为广阔的平台;(3分)辩证否定即扬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创新是发展的基本要求。该企业强调产品创新,在继承已有产品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形式、增添新内容,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3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某企业的成功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审读设问,限制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发展观的理解。发展观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途径和状态。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辩证否定即扬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创新是发展的基本要求。仔细审读材料可知运用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要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质变。辩证否定即扬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创新是发展的基本要求分析。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中心对照,确定恰当的理论要点,组织答案即可,注意做到观点统帅材料。

点评:在答哲学题目时,应该最先呈现哲学原理,然后书写该原理的方法论,最后联系材料结合哲理分析说明。这是解答哲学题普遍适用的方法。特别要重视第一部分即哲学原理的表述,该部分在一道题目的分数中占大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年轻人执着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但许多人都不理解他,因为他一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可是他却不以为然。人们惊诧于他那天真般的决定,他却说:“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眼中,与白昼何异!”  

没有人知道他眼前的黑暗是否真的会变为白昼,但是,有一点却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他的眼中其实早已没有了黑暗。一个人,已经看到了“光明”,此时,再来讨论他眼前的黑暗,反而成某种“无稽之谈”。  

(1)村料主要体现了该年轻人怎样的思维方法,并加以说明。(4分)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联系材料,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如何对待挫折与失败。(8分) 

正确答案

(1)该年轻人坚持了矛盾分析法。事物自身存在着既对立对统一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认识对立。在该年轻人的心中,因为有了坚定的信念,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寻找光明的过程中,早已肯定了自己。(4分)

 (2)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失败孕育者成功,我们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最终获得成功。(2分)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人生路上,挫折与失败是难免的,面对挫折与失败,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信念,坚定地走下去,走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3分)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之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的逆境,黑暗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充满信念,讲究方法,最终会获得成功,解决就业问题。(3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矛盾分析法、事物发展的趋势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第一问:考查思维方法,该年轻人坚持了矛盾分析法。事物自身存在着既对立对统一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认识对立。第二问:谈谈如何对待挫折与失败,他们本身是一对矛盾,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之路。

点评:本题考试的内容是高考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考试对于矛盾分析法要重点理解,本题是讲如何对待挫折与失败,考试可以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发挥主观能性,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之路,本题的难度适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世博时代,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交通两难”成为城市“癌症”、 新闻报道“15城市因堵车每天损失近10亿”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运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原理及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对城市的“痛”与“快”加以评析。(16分)

正确答案

①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存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属性。对立统一原理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待事物,反对片面的观点看问题。(6分)我们既要看到城市生活“痛与快”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一方面要看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城”长带来的种种困扰。(2分)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时、事事有矛盾,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6分)我们应该承认并敢于面对城市的“痛”与“快”的矛盾,正确分析并创造条件去解决它,从而推动城市发展。(2分)

本题以“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对立统一知识的理解。可以从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等方面结合材料回答。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