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科技新时代》杂志(美国著名科普杂志《PopularScience》简体中文版)12月号公布了一年一度的“100项最佳科技成果”,涉及航空航天、工程、运动休闲、家用、绿色、健康医疗、安全、汽车。电脑、娱乐通信、摄影摄像等11个领域。

在本届“百佳科技成果”评选获奖成果中,你将看到像纸一样薄的电视机、带着你飞上百米高空的喷气背包、无人驾驶的汽车、能再生的器官……这些人们梦想了数十年的事情,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

辩析: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创造出全新的事物。

正确答案

①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2分),因此,创新必须遵

循事物自身发展规律,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创新并不意味着创造出与旧事物没有联系的全新的事物。(2分)

② 科学的使命就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从而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推动事物的发展。科学技术的

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3分)

③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

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能够创造出新的事物。(3分)

因此,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

辩证否定观没有考过,创新也是我国国家要大力倡导的,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和安危。涉及知识点较多,要求要较强的思维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思想政治

请考生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提出,通过下放投资审批事项、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等措施,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就近管理的优势。

(1)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说明(3分)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③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④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监督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有人认为,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只有给地方政府放权,才能把地方的事情做好。请给予评析。(7分)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收获季节,有人发现一片田里的甘蔗产量比往年竟然提高了50%。原来,在栽种前一个月,有一辆拉水泥的车翻在这里,水泥洒得遍地都是。土壤学家说,这里的土壤是酸性的,而水泥中的硅酸钙是碱性的,酸碱中和,土壤得到了改艮,当然会增产。化验证明这说法正确。

(l)材料中土壤学家的思维方法有(3分)

①分析方法   ②直觉方法   ③综合方法   ④想象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有人认为,矛盾分析法是上述思维方法的集中表现。请给予评析。(7分)

正确答案

A.(1)(3分)B

(2)(7分)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只有适当给地方政府放权,才能更好地让地方因地制宜主动开展工作。(2分)②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各级地方利益都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3分)③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2分)

B.(1)(3分)B

(2)(7分)①辩证的分析和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集中体现。(2分)②任何事物都矛盾的统一体。人们要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分析矛盾,才能综合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分)③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综合之中有分析,分析之中有综合(或者答: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由向高级发展)。(2分)

试题分析:A.(1)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表明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同时也表明了国务院作为最高行政机关与全国人大这一最高权力机关的关系,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因此选①③;②与题干无关;④错误。本题答案选A。(2)给地方政府放权就是分析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把地方的事情做好,需要地方掌握一定的权力,这一观点需要肯定;但必须指出“只有给地方政府放权,才能把地方的事情做好”的观点过于绝对化,应从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应服从中央的角度进行说明,最后归纳应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即可。B.(1)土壤学家对土壤的成份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当然会增产”结论,这一过程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因此①③入选。本题答案选B。(2)矛盾分析法是辩证的分析和综合思维方法的集中表现这一观点充分表明了矛盾分析法与辩证的分析和综合思维方法的关系。首先概括两者关系,其次从认识事物的角度说明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再次从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中说明体现即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观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

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正确答案

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解决好农业和粮食问题,要放在发展的全局中来统筹。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新四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③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新四化中核心是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体现了抓重点的认识方法。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坚持与时俱时,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是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说明的就是这一道理。(答出3点可得1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分析也可得分,但不能超过12分。)

试题分析:对上述材料的内容需要准确理解和全面分析,抓住关键字眼考虑体现的哲学道理。“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四化同步”的新表述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我国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确定为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革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方法的?(6分)

正确答案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稳与进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稳是进的前提,进可以为稳提供物质基础。(2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稳中求进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就是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③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012年经济工作总基调的确定就体现了抓主要矛盾。(2分)

本题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矛盾知识的理解。可以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特殊性、主要矛盾等方面分析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核电运行虽然也发生过泄露事件,但总体上是安全的。日本3.11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引发全球对核安全的反思。我国政府表示,将全面检查核设施,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但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安排不会改变。

结合材料,请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在发展核电问题上的立场。(6分)

正确答案

(每个要点2分,共6分)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正视核安全问题,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在发展核电问题上的立场是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发展核电为人类作出贡献是主流。

本题考查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矛盾分析法的知识范畴,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矛盾分析法包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或抓主要矛盾、抓主流)。其次,仔细阅读材料,将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完美结合,得出本题的答案。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