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波尔理论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能级假设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玻尔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故A正确.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故B错误.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C错误.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观点的科学家是(  )

A胡克

B笛卡尔

C伽利略

D牛顿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在物理学史上,用科学推理的方法论证了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古代,人们对于天体的运动存在着“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对立的看法,“地心说”认为______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心说”认为______是静止不动的;这两种认识中,______更科学一些.

正确答案

地球

太阳

“日心说”

解析

解:公元2世纪时,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不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确立了思辨性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

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提出古代朴素的“日心说”;到了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天文观察,利用工作余暇写成以“日心说”为主要论点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日心说”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天体运行的数据有力地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科学家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日心说”更科学一些.

故答案为:地球,太阳,“日心说”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诸暨市校级期末)下列三位物理学家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生活的年代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牛顿、伽利略、法拉第

B伽利略、法拉第、牛顿

C法拉第、牛顿、伽利略

D伽利略、牛顿、法拉第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伦敦病逝.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4秋•腾冲县期中)富兰克林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______现象,并在1753年发明了______

正确答案

尖端放电

避雷针

解析

解:富兰克林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并在1753年发明了避雷针.这是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道路上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故答案为:尖端放电,避雷针.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5秋•洛阳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通过一根沿东西方向放置的直导线在通电时使它下方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这一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也可以产生电场

C楞次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第一个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楞次定律

D法拉第在实验中,在通过恒定电流的法拉第线圈中,出现了感应电流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奥斯特是在南北方向的导线下面放置了小磁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

B、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电磁场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故B正确.

C、法拉第第一个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C错误.

D、法拉第在实验中,在通过恒定电流的法拉第线圈中,出现了感应电流,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延边州校级期末)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奥斯特第一个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的磁感线方向

B欧姆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D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首先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故A错误.

B、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做了大量的实验精确的确定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发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B错误.

C、库伦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故C错误.

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首先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的发现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

A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B库仑总结得出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最早用实验得出了元电荷电量

C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D伽利略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

A、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D正确.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库仑定律,密里根用实验得出了元电荷电量,故B错误;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C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 向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然后根据台秤的示数算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建立“质点”的概念

B建立“点电荷”的理论

C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

D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质点和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采用的理想化的方法,所以AB错误.

C、电场强度是采用的比值定义法,所以C错误.

D、合力和分力是等效的,它们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______首先提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______首先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A.电子的发现   B.质子的发现 C.中子的发现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正确答案

A

D

解析

解:电子发现后,由于原子是中性的,说明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部分,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

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出的,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故答案为: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保定期末)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物理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B奥斯特通过实验总结出了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方法-右手螺旋定则

C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能使缝衣针磁化

D法拉第提出了“在电荷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的观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故A正确;

B、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发现了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的定则,故B错误;

C、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能使缝衣针磁化,故C正确;

D、法拉第提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由它产生的电场的观点,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在国际单位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米、牛顿、秒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故B正确.

C、洛伦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故C错误.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淮南期末)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很大贡献,以下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欧姆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最初是由焦耳通过实验得到的

C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第一个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

D安培在研究磁场与电流、运动电荷的相互作用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力公式和洛伦兹力公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做了大量的实验精确的确定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发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正确;

B、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了导体中的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焦耳定律.故B正确;

C、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第一个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正确;

D、安培在研究磁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洛伦兹推导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也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洛伦兹力.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量ε和动量p跟它对所应的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遵从关系v=和λ=

C卢瑟福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其中

D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普朗克最先提出了量子理论,认为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是量子化的.故A正确;

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量ε和动量p跟它对所应的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遵从关系v=和λ=,故B正确

C、卢瑟福的实验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C错误.

D、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不能解释复杂的原子光谱的规律,故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厦门期末)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奥斯特通过实验测定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C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的两静止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

B、安培通过实验测定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故B错误.

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出了真空中的两静止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库仑定律,故C正确.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故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相互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