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它们由同一位置出发后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晚出发t0时间

Bt1时刻乙追上甲

Ct2时刻乙在甲前面

D乙追上甲前两车最远距离一定大于v1t0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两物体相遇的时刻是2s末和6s末

B前2s内乙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2s后沿负方向做匀减速运动

C前2s内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1s末

D4s后甲在乙的前面

正确答案

A,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小物体分别沿着两个不同的光滑面从静止开始下滑,开始时两物高度相同,滑过的路程相同,则下滑时间()

AtA>tB

BtA<tB

CtA= tB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以下四幅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个相同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

B0-t1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

C丙、丁两物体再次相遇前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t2时刻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小于丁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右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一t图象,其中t2=2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t1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

C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正确答案

B,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知(  )

A这是速度-时间图象

B这是位移-时间图象

C1s内的位移是3m

D1s末的速度是3m/s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起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为( )

A1.5s

B3s

C6s

D18s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1、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

B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

C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

D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以度v逆时针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上端,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则图中能够正确地描述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初速度为v0,经过时间t,它的速度变为v,则物体在时刻的速度(也叫时间中点速度)大小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一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1s末撤去恒力F,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恒力F和物体所受阻力f的大小是(  )

AF=8N

BF=9N

Cf=2N

Df=3N

正确答案

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t后停止.现将该木板改置成倾角为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物块上滑到最高位置所需时间与t之比为()

A

B

C

D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质量为1600kg的轿车,启动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该轿车(  )

A0一4s内速度变化了2m/s

B0~4s内加速度变化了2m/s2

C所受合力,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F=1600tN

D所受合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F=400tN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相互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