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将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某一高度处竖直上抛,一段时间后物体回到原出发点,已知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所用时间与下降过程所用时间相等

B上升过程所用时间小于下降过程所用时间

C上升和下降过程,小球的机械能都减少,且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下降过程

D在出发点,上升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小于下降时的瞬时功率

正确答案

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关系是:vt="(2" 4t)m/s,则( )

A物体的初速度是4m/s

B物体的初速度是 4m/s

C物体的加速度是 4m/s2

D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3 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10 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正确答案

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5∶4

B4∶5

C3∶4

D4∶3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3

B2∶3

C16∶25

D16∶49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汽车以2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见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

A30 m

B40 m

C210 m

D120 m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一物体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s后到达斜面底端,并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s停止.则()

A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与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3:1

B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与在水平地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1:3 

C物体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与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1  

D物体在斜面上的速度变化量与在水平地面上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之比是1:1

正确答案

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一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受空气阻力,则物体

A刚抛出时的加速度最大

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降时间

D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总功等于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因故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0. 2m/s2,则刹车后汽车在1min内通过的位移为

A240m

B250m

C260m

D90m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B3:1

C3:4

D4:3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速度的变化快慢保持不变

D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相等的

正确答案

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3秒、第4秒内的总位移是1.2米,则第5秒内的位移是:()

A0.7米;

B0.9米;

C1.2米;

D1.4米。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当汽车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内与6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A1:1

B3:1

C3:4

D4:3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一个物体向东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2m/s,2s后速度变为向西,大小变为6m/s.则( )

A位移的大小8m 向东

B位移的大小4m 向西

C加速度的大小为4m/s2向西

D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向东

正确答案

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观察: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他需2s,全部车厢通过他需6s,则这列火车的节数为()

A3节

B5节

C7节

D9节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相互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