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他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计空气阻力)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从高处释放一小石块,经过1s后,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小石块,在两石块落地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石块距离保持不变

B两石块距离不断增大

C两石块相对速度保持不变

D两石块相对速度逐渐增大

正确答案

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  )

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少

B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

D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不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C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大,落地时速度也大

D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要处于同一地点,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相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g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都一样

Cg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

D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座水塔底部渗水,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落下.当第5个水滴离开水塔底部时,第1个水滴正好落到地面.水塔底部距地面高6m,则此时第3个水滴距地面的高度为(  )

A4.5m

B1.5m

C3.84m

D2.16m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关于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g没有方向,其值可取9.8 m/s2

B地球上不同地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

C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D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的值越小

正确答案

B,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  )

A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加速度不断变化

D位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铅球从教学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从开始下落到着地所用的时间t="2" s,则教学楼的高度h为(g取10 m/s2

A10 m

B15 m

C20 m

D25 m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质量为3kg的小球,从40m高处由静止落下,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则第2s内和第2s末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多少(  )

A450w,600w

B600w,600w

C300w,600w

D450w,450w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从楼顶让一石块自由下落,测得石块到达地面的时间是2s,则楼房的高度为(g=10m/s)()

A20m

B40m

C45m

D60m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B重物体的g值大

C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小于南北两极处(A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C当空气的阻力可忽略不计的时候,只要是下落的物体的运动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D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

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相互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