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

[ ]

A5m/s

B10m/s

C20m/s 

D30m/s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为了测出教学楼的高度,在楼顶由静止释放一块石子,忽略空气阻力,则通过以下哪个数据不能计算出楼的高度

[ ]

A石子下落的总时间

B石子落地时的瞬时速度

C石子下落最初1s的位移

D石子最后1s下落的距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测得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除已知的重力加速度g外,再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还不能够算出楼房的高度的是

[ ]

A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B石块下落第1s内的位移

C石块落地前1s内的位移

D石块通过最后1m位移的时间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

A10m

B20m

C30m

D40m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s内下落的位移是第1s内下落位移的

[ ]

A2倍

B3倍

C6倍

D9倍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1s内、第2s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B第1s内、第2s内速度变化相同

C第1m内、第2m内所用时间相同

D第1m内、第2m内平均速度相同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

A20m

B25m

C30m

D40m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

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正确答案

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层塔楼的15层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高度是3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10m/s2

[ ]

A3.0s

B1.7s

C0.4s

D1.3s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位同学做一小实验来测定反应时间。一位同学用两手指捏住1m长木尺顶端零刻度处,第二位同学的一只手在木尺的下端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不碰到尺。当他看到第一位同学松手时,立即握住木尺,手握处的读数为0.55m,g取10m/s2,则第二位同学的反应时间为(单位:s)

[ ]

A0.10

B0.30

C0.11

D0.33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乙两个小球,先后从空中同一位置自由下落,甲比乙先下落0.5s,则在下落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相对乙做自由落体运动

B甲相对乙做向下的匀速运动

C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D甲、乙两球的位移之差越来越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m,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视为自由下落)

[ ]

A100m/s

B300m/s

C200m/s

D140m/s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为

[ ]

A1∶3∶5

B2∶6∶5

C2∶8∶7

D4∶12∶9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s内下落的距离是第1s内下落距离的

[ ]

A2倍

B3倍

C6倍

D9倍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相互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