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两段相等高度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  )

A1:2

B:2

C1:4

D((+1)):1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物体从t=0时刻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下列如图中正确表示该物体下落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带电金属小球A、B,其中A固定,让B在A的正上方H高处自由下落,B与A碰后上升的高度为h,设A、B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若两球带等量同种电荷,H=h

B若两球带不等量同种电荷,H>h

C若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H=h

D若两球带不等量异种电荷,H<h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重力,若把自由落体的总距离分成相等的上下两段,则由上到下经过这两段距离所需的时间之比是()

A1 : 1

B1 :

C: 1

D1 :(-1)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秒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在最后1秒内位移的,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g="10" m/s2)()

A5m

B11.25m

C20m

D31.25m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n 秒内通过的位移比在前一秒内通过的位移多 ( )

A9.8m

B

C0

D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

C在运动过程中某连续三个1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D在开始连续的三段相等位移内的时间之比是1: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则到达中点的速度和到达地面的速度之比为(  )

A:1

B:2

C2:1

D4:1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地面某高处一物体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若下落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t,则物体下落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 )

At

B4t

C2t

D2t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球从空中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不计碰撞时间)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已知,小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3秒末小球下落的速度为4m/s

B小球第一次触地后反弹的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长为5 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5 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g取10 m/s2)(  )

As

B(-1) s

C(+1) s

D(+1) s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2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高处自由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乙两物体下落的时间相同

B甲物体比乙物体下落的时间长

C甲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比乙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

D甲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比乙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大

正确答案

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前一半位移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与后一半位移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  )

A1∶5

B1∶4

C1∶(-1)

D1∶(+1)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t时间落地,则当下落时,离地高度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  )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

B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是s

C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满足xAB:xBC:xCD=1:3:5

D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4:9

正确答案

B,C
下一知识点 : 相互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