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及其郊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变化表。

材料二:下图为该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

(1)图中a地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中心早期以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吸引了工业的集聚。中期,大量工厂纷纷搬出市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b工业区的主要优势区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市第Ⅲ阶段制订的企业准入“门槛”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评价该市郊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非农用地范围在不断扩大

(2)市场、交通、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市区环境污染

(3)邻近研究院分院;靠近高速公路

(4)环境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量小;资金密度大(占地少);符合当地产业规划(任答3点)

(5)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不利条件:水旱灾害频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及其郊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变化表。

 

材料二:上述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

 

(1)图中a地土地利用的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市中心早期以________优势吸引了工业的集聚。中期,大量工厂纷纷搬出市中心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b工业区的主要优势区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测该市第Ⅲ阶段制定的企业准入"门槛"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评价该市郊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非农用地范围在不断扩大

(2)市场、交通、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市区环境污染

(3)邻近研究分院;靠近高速公路

(4)环境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量小;资金密度大(占地少);符合当地产业规划政策。

(5)有利:地形平坦;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不利:水旱灾害频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上海市21世纪产业模式图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1992年底,仅占全市土地面积4.4%的原市区的工业企业、职工数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1.57%、54.79%、52.63%。

材料二:根据上海市政府制订的上海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目标,到2000年已经初步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浦东基本建成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

1.20世纪90年代前后,上海产业布局最突出的特点是:工业过分集中在原市中心。这种布局状况,给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市级发展轴线上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的交通。

3.第一产业的发展应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产品)的生产,在投入上应侧重于_______________和资金,形成专业化、工厂化生产。

4.上海宝山钢铁厂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功能区,主要考虑了接近_________的原则。

正确答案

(1) ①加重了市区的交通压力,导致交通堵塞②工业“三废”排放量大,污染了市区环境; ③市区内工业用地过大,不能使黄金地段的土地得到最佳利用效益,同时也影响了城市职能的转换。④工业企业用地紧张,无发展余地,阻碍了工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地铁、高速公路、轻轨、高架公路等(答2点即可)

(3)蔬菜、花卉、家禽、乳肉蛋(答2点即可);技术

(4)第一、二产业为主的综合;消费市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面西北某城镇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该城镇常年盛行____风,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镇每个小区有无商业中心_______,试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镇河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处与B处的林带所起的功能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该城镇拟建一甲醇厂,请从厂址①和②选出你认为较合适的,并说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偏东;该城镇规划有两个大区,工业区和居民住宅区,而且工业区在西,居民住宅区在东,后者应布局在上风向。

(2)有;因为商业中心包括商业街和商业小区,小区有面向居民生活的商业小区。

(3)冰雪融水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城镇位于新疆东部在戈壁滩上的一座城镇,四周为戈壁,其北部应为天山,故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为来自天山上的冰雪融水。

(4)A处林带的功能主要是防风;B 处则起隔离带的作用。

(5)建在①处,因为①处在该河流的下游地区,而②处在河流的上游地区,且靠近葡萄酒厂,易污染该区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

(2)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3)水资源缺乏。

(4)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寿光发展蔬菜大棚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

下一知识点 : 城市交通与生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农业布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