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星,呈金黄色,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体,亮度抵得上15颗天狼星。金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若处晨称“启明星”,若处黄昏则称“长庚星”。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人们常称金星是地球的姐妹行星。令人费解的是:金星自转方向为由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截然相反)。

材料二: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机遇”号火星车按照原计划于太平洋标准时间2004年1月24日晚9时05分(北京时间25日下午1时05分)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线索。

材料三:

 

⑴由材料一可以看出:在金星上看太阳是(  )(2分)

A.东升西落          B.西升东落           C.直升直落           D.不见太阳

⑵材料二中的“太平洋标准时间”指的是(   )(2分)

A.太平洋中部的地方时                 B.西五区的区时

C.120°W的地方时                   D.美国东部共同使用的时间

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火星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若有请说出它们的范围?(3分)

⑷分别阐述火星是否存在四季现象,为什么?(3分)

正确答案

(1)B(2分)。(2)C(2分) ⑶有极昼、极夜现象  其范围是66°01′~90°(3分)。⑷火星有,因为其存在赤道平面与公转平面夹角(23°59′);由于火星公转周期为地球的2倍,所以,其四季更替时间为地球的2倍。(3分)

着重考查知识迁移能力。⑴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看太阳东升西落。金星自东向西自转,看太阳应是西升东落。(2)“太平洋标准时间”可以通过区时计算得出,也可以记住。⑶极昼、极夜现象是在公转过程中,由于赤道平面与公转平面夹角的存在,一部分地区在一段时间内阳光照射不到产生的。极昼、极夜的范围与“赤道平面与公转平面的交角”有关。火星有“赤道平面与公转平面的交角”,有极昼、极夜现象,范围:(90°-23°59′)到极点。⑷四季是由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形成,火星有“赤道平面与公转平面的交角”,在公转过程中会产生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能形成四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在的天文观测和试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正确答案

在宇宙中寻找一颗稳定的恒星,考察其周围宇宙环境是否安全;在离恒星适当的位置范围内寻找行星;考察其质量、体积是否适中;进一步确定该行星上是否有充足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大气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星和_______星之间。

正确答案

火       木

本题考查太阳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恒星。

[     ]

正确答案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1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甲、乙、丙、丁中,表示地球公转轨道的是_____。

(2)(2)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生物繁衍生长提供了       。       

(3)如果人类想移居外行星,该行星需具备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

(5分)

(1)丙(1分)   

(2)能量或光热资源(1分)

(3)适宜的温度 液态水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点,每点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河外星系是比银河系低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同一级别。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4年8月27日,火星运行至近6万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契机,专家认为,新一轮探索火星的热潮已经到来。读下表回答(10分):

(1)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地球和火星按其物理性质与距日的远近,属于   行星。(2分)

(2)根据地球和火星“轴的倾斜度”大小推论,太阳直射的范围更大的是  ,极昼极夜的范围更大的是   ,地球和火星相比,四季更替的周期更长的是   。(6分)

(3)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更稀薄,其原因是                              。(2分)

正确答案

(1)类地 行星(2分)

(2) 火星    火星   火星   (6分)

(3)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更稀薄,其原因是   质量体积较小,没有足够的引力吸附大气 (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C为________。小行星带所属系统是________图。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图相同。月球所在的最低一级系统是________图,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总星系指图________。

2.宇宙间天体的相互________和相互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

正确答案

1.太阳系  C  B  D 地球  A

2.吸引 绕转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与地球相比,月球更容易受到小行星的撞击。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大气圈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能阻挡宇宙中的宇宙尘埃对地球的撞击。很多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未到达地球表现就已经被燃烧完毕。而月球表面大气稀薄,所以月球更容易受到小行星的撞击。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神奇的“提丢斯-波德”定则

提丢斯-波得定则(Titius-Bode law),简称“波得定律”,是关于太阳系中行星轨道的一个简单的几何学规则。 它是在1766年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戴维·提丢斯(Johann Daniel Titius)发现的。后来被柏林天文台的台长波得(Johann Elert Bode)归纳成了一个经验公式来表示。

(1)日地距离149.6×106千米被称为1个天文单位。把其它行星距日的距离用天文单位表示,填在下表中:

(2)1766年,德国的提丢斯提出,行星同太阳平均距离的经验定律。取一数列0,3,6 ,12,24,48,96,192……,然后将每个数加上4,再除以10,就可以近似地得到以天文单位表示的各个行星同太阳的平均距离。(此时人们只知道太阳系中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大行星)。请按公式计算,并将结果与上表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知道可能为什么吗?

(3)1772年德国的波得,在提丢斯的基础上,公开发表所总结的公式:an=0.4+0.3×2n-2,式中an是以天文单位表示的第n颗行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n是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但水星n=-∞为例外)。1781 年,英国天文学赫歇耳宣布,他在无意中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大行星—天王星。请按公式计算,并将结果与上表比较,符合程度如何?

(4)请按上述任一公式计算海王星,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程度如何?提丢斯-波德定则到底有何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渐渐淡忘了它,但不管怎样,提丢斯-波德定的理论成为了人们孜孜以求的世纪之谜......

正确答案

(1)0.39 0.72 1 1.52 5.20 9.8 19.18 30.05

(2)0.4(水) 0.7(金) 1(地) 1.6(火) 2.8 5.2(木) 10(土) 2.8处没有行星,可能是行星爆炸,目前我们人类在此发现了小行星带。

(3)19.6 较符合

(4)38.8 较不符合

下一知识点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