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中的地球
- 共717题
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___;与其相邻的两颗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____、
____。(填字母)
(2)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它们都属于______行星。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其中心天体是
_____,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A;D
(2)E;F;巨
(3)两;太阳系;太阳;质量巨大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5)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8分)
小题1:图l、图2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 _,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 _。(单项选择)
小题3:2007年8月28日晚,上海学生看到的月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 _。(单项选择)
小题4:“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潮汐有大潮、小潮之分。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叠加时,形成大潮。潮汐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我国利用潮汐能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图1 三者一线,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 可再生、占地少、不污染环境、受季节限制少
海岸线漫长
小题1:日食发生时,地球上的某地位于月球的本影区,所以图1表示日食的成因。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三者一线,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小题2:日食发生时三者一线,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所以对应的月相必然是新月。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月食的发生是月球位于地球的本影区,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月食的区域与地月之间运动关系有关,月食区域向东减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本题考查潮汐的形成。当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相互叠加时,形成大潮。潮汐能具有再生、占地少、不污染环境、受季节限制少的优点。我国海岸线漫长,潮汐能资源丰富。
(11分)读下面“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C ,D 。
(2)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3)地球是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将下列事物的代号,根据其内在因果联系,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E.适宜的温度
F.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G.体积和质量适中
H.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正确答案
31.(共11分)(1)火星(1分) 天王星(1分)
(2)自西向东(逆时针)(1分)
(3)(8分)(上下顺序可颠倒,左右顺序不可)
试题分析:第(1)题,根据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关系,可知C为火星,D为天王星。
第(2)题,考查地球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地球A的公转方向如下图所示。
第(3)题,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根据其内在因果联系,从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强,结合图像信息及所学知识不难作答。
填写框图。(5分)
正确答案
左→右: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地球 月球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比总星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
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此时海上出现 潮。
正确答案
(1)C 月食
(2)B 西
(3)垂直小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天文潮汐的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等。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A位置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则应为新月,根据月球运动方向,B应为上弦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故第(1)题应为C点,此时可能产生月食现象;
第(2)题图中B时为上弦月,此时前半夜出现,月面应朝西,
第(3)题图中D点,日、月、地三者应为垂直关系,此时,应为小潮。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国际小行星中心2008年8月24日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万千米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
(1)图中所示包括 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 。(4分)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 ,③ 。与两行星比较,”北京奥运星”具有 小、 小的特点。(8分)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 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 上,说明其意义: 。(4分)
(4)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 ,分析这种特殊性存在的基本条件 。(4分)
正确答案
(1)2 太阳 (2)火星 木星 体积 质量
(3)标注略 同向 平面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4)存在生命 液态的水,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
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太阳系。(1)图示包括了太阳系和地月系等两级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较大行星则质量、体积小。(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自西向东,公转方向一致,即同向性;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上,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较安全的行星际空间。(4)①为地球,有生命存在。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可从地球的自身条件和宇宙环境分析。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____(名称),相邻外侧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名称)。
(2)图中C表示的是___________,B表示的是_________。
(3)2008年,人类的探测器又一次成功登陆E(字母)星球,并发回高清晰照片,从而证实了该星球曾
经存在大量________,并可能存在过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金星;火星
(2)小行星带;彗星
(3)水;生命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5)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6分)
E___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___
(2)属类地行星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2分)
(3)图示上方为北极星方向,请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附近表示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2分)
(4)用密集小圆点在适当的轨道位置表示出小行星带。(2分)
(5)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_。(4分)
(6)叙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木星 火星 地球
小题2: H G F
小题3:(逆时针)
小题4:(F E之间)
小题5:(地月 地球)
小题6: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①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②维持地表温度,维持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为人类提供能源:包括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试卷分析:
小题1: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排序即可。
小题2: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属于类地行星。
小题3:从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都呈逆时针。
小题4: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小题5: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其中心天体是地球。
小题6: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提供了地球上的各种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等。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系的基本概况及图示。知识性试题。
读下面“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无卫星的行星是 和 (填字母),字母序号表示地球的是 ,表示巨行星的是 和 。
(2)若哈雷彗星现在位于“1”处,那么经过 年后它又一次运行到1处。
(3)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点有:
① ;② ;③ 。
正确答案
(1)a、b、c、g、h (2)76 (3)火星、木星(或d、e) (4)同向性、近圆形、平面性
本题考查太阳系。(1)太阳系中,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根据距离太阳的距离,判断地球的位置,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2)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约76年。(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近似正圆,即近圆性;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一致,即同向性;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即共面性。
读图5—4,回答:
图5—4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其原因为 。
(3)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 月,位于D点时,其月相为 月。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 和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正确答案
(1)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日食
(2)三者共线,地球位于中间月食月球有时在地球的背日方面通过地球的本影和半影
(3)上弦下弦(4)农历星期
本题考查学生对月球运动情况及月相形成过程的理解,进而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由图可知A点,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月相为新月,此时,月球的影子可能掠过地球的向日半球而产生日食现象;C点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共线,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对应满月;月球可能在地球的背日方向上通过地球的本影和半影而产生日食。B和D的位置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为垂直关系,在B位置,太阳在月球的右侧即月球的亮面朝右应为上弦月;而D点太阳在月球的左侧,即月球的亮面朝左应为下弦月。第(4)问题考查月相规律的应用,月相的周期变化与历法中的农历和七天为一星期有密切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