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沿磁场边界从A点射入左侧磁场,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其中区域Ⅰ、Ⅲ内是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左边区域足够大,右边区域宽度为1.3d,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区域Ⅱ是两磁场间的无场区,两条竖直虚线是其边界线,宽度为d;粒子从左边界线A点射入磁场后,经过Ⅰ、Ⅱ、Ⅲ区域后能回到A点,若粒子在左侧磁场中的半径为d,整个装置在真空中,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粒子从A点射出到回到A点经历的时间t;

(2)若在区域Ⅱ内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粒子仍能回到A点,求:电场强度E.

正确答案

(1) t=    (2) (n=4、5、6、……)

试题分析:(1)因粒子从A点出发,经过Ⅰ、Ⅱ、Ⅲ区域后能回到A点,由对称性可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d

由Bqv=m   (2分) 

得v=   (2分)

所以运行时间为t= (2分)

(2)设在区域Ⅱ内加速的粒子到Ⅲ区的速度为v1

由动能定理:qEd=mmv(2分)

设在区域Ⅲ内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分析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粒子沿半径为d的半圆运动至Ⅱ区,经电场加速后,在Ⅲ区又经半圆运动返回电场减速到边界线的A点,此时设AN=x,则:   (1分)

此后,粒子每经历一次“回旋”,粒子沿边界线的距离就减小x,经过n次回旋后能返回A点。

必须满足: (n=1、2、3、……) (3分)

求得:(n=1、2、3、……) (1分)

半径r太大可能从右边飞出磁场,所以必须满足下面条件:

,得:  即…… (3分)

由公式:Bqv1=m;得:(n=4、5、6、……) (2分)

代入得:(n=4、5、6、……) (1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质量为25kg的小孩从高度为3.0m的弧形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m/s。则小孩所受重力对小孩做的功是____________J,小孩克服阻力做了__________J的功。(取g=10m/s2

正确答案

750;70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功率为P,质量为M的汽车,下坡时关闭油门,则速度不变。若不关闭油门,且保持功率不变,则在时间t内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汽车的初速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米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米,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自身所受重力的__________倍。

正确答案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有可视为质点的木块由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为4m/s水平向右运动,AB的长度为2m,物体和AB间动摩擦因素为μ1=0.1,BC无限长,物体和BC间动摩擦因素为μ2=, 求:

(1)物体第一次到达B点的速度

(2)通过计算说明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

正确答案

(1)2m/s   (2)A点

试题分析:(1)据题意,当物体从A运动到B点过程中,有:

带入数据求得:

(2)物体冲上斜面后,有:

解得:

则有:

解得:

即物体又回到了A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如图所示,同一竖直线上的A、B两点,固定有等量的异种点电荷,电荷量为q,正、负如图所示,△ABC为一等边三角形(边长为L),CD为AB边的中垂线,且与右侧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的最低点C相切,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现把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圆弧的最高点M静止释放,到最低点C时速度为v0.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现取D为电势零点,求:

(1)小球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2)在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φM.

正确答案

(1)k  方向竖直向下 (2)(mv-2mgR)

试题分析:(1)小球到达最低点C时,+q与-q对其的电场力F1、F2是大小相等的,有F1=F2=k

又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易知F1、F2的夹角是120°,所以二者的合力为F12=k,且方向竖直向下.

(2)小球由最高点M运动到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QUMCmv

可得M、C两点的电势差为

UMC(mv-2mgR)

又等量异种点电荷中垂线上的电势相等,即C、D两点电势相等,故M点的电势为

φM=UMC(mv-2mgR).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一半径R=0.50 m的光滑圆弧槽BCD,B点与圆心O等高,一水平面与圆弧槽相接于D点,质量m=0.10 kg的小球从B点正上方H=0.95 m高处的A点自由下落,由B点进入圆弧轨道,从D点飞出后落在水平面上的Q点,DQ间的距离x=2.4 m,球从D点飞出后的运动过程中相对水平面上升的最大高度h=0.80 m,g取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经过C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FN

(2)小球经过最高点P的速度大小vP

(3)D点与圆心O的高度差hOD.

正确答案

(1)6.8 N (2)3.0 m/s (3)0.30 m

试题分析:(1)设经过C点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有mg(H+R)=mv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

代入数据解得:FN=6.8 N.

(2)P点时速度为vP, P到Q做平抛运动有h=gt2=vPt

代入数据解得:vP=3.0 m/s.

(3)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v+mgh=mg(H+hOD),

代入数据,解得hOD=0.30 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滑行了20m后停下,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动能减少了    J,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正确答案

500,0.25

试题分析:物体从10m/s的速度变为静止,所以动能减小了,过程中只有摩擦力做功,所以根据动能定理可得:,解得

点评:基础题,很简单,关键是对公式的正确掌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水平地面AB=10.0m。BCD是半径为R=0.9m的光滑半圆轨道,O是圆心,DOB在同一竖直线上。一个质量m=1.0kg的物体静止在A点。现用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物体运动到B点时撤去F。之后物体沿BCD轨道运动,离开最高点D后落到地上的P点(图中未画出)。G取10m/s2。求:

(1)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

(3)物体落点P与B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

(1)10(m/s)(2)8(m/s)(3)4.8(m)

(1)物体受力如右图所示,物体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

 (4分)     (1分)代入数据求出   vB=10(m/s)  (1分)

(2)从B到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4分)求出  vD=8(m/s)(1分)

(3)物体离开D点后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     (3分)

水平方向   PB=vDt   (3分)    求出  PB=4.8(m) (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如图所示,粗糙水平轨道AB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半圆轨道BDC在B处平滑连接,B、C分别为半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D为半圆轨道的最右端。一个质量m的小物体P被一根细线拴住放在水平轨道上,细线的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在墙壁和P之间夹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此时P到B点的距离为x0。物体P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半圆轨道半径为R。现将细线剪断,P被弹簧向右弹出后滑上半圆轨道,恰好能通过C点。试求:

(1)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2)细线未剪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

(3)物体经过D点时合力的大小?

正确答案

(1)(2)(3)

试题分析:(1)由于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C,则

B到C机械能守恒,则

解得:

(2)P到B过程弹力、摩擦力做功,动能定理:

解得:,则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3)B到D机械能守恒,则

D点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

解得:,则物体经过D点时合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如图长为L=1.5m的水平轨道AB和光滑圆弧轨道BC平滑相接,圆弧轨道半径R=3m,圆心在B点正上方O处,弧BC所对的圆心角为=53O,具有动力装置的玩具小车质量为m=1kg,从A点开始以恒定功率P=10w由静止开始启动,运动至B点时撤去动力,小车继续沿圆弧轨道运动并冲出轨道。已知小车运动到B点时轨道对小车的支持力为FB=26N,小车在轨道AB上运动过程所受阻力大小恒为f=0.1mg小车可以被看成质点。取g=10m/s2,,sin53o=0.8,cos53o=0.6,求:

(1)动力小车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

(2)小车加速运动的时间t;

(3)小车从BC弧形轨道冲出后能达到的最大离地高度。

正确答案

(1)(2) (3)

试题分析:(1)B点为圆周运动最低点,重力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

带入数据得

(2)小车以恒定功率P=10w由静止开始启动,经过B点时的牵引力,所以从A到B小车一直在加速,根据动能定理有

整理得

(3)小车从B点到C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离开轨道后,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

竖直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速度减小到0时上升到最高点,即

小车从BC弧形轨道冲出后能达到的最大离地高度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1/4圆弧形的光滑且绝缘的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今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C点由静止释放,滑到水平轨道上的A点时速度减为零。若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求:(1)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水平轨道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

(1)(2)

试题分析:(1)小滑块从C到B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mgR-qER=

解得:

(2)小滑块从C到A的过程中,设小滑块在水平轨道AB上运动的距离为L,

由动能定理可得  mgR-qE(R+L)-μmgL=0

解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9所示,一个质量为的滑块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受到一个大小为,与水平方向成倾角斜向上恒力作用开始运动,当物体前进到达B点时撤去,滑块最终停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滑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求BC间的距离x。(cos37o=0.8,sin37o=0.6,

正确答案

x=1.3m

对滑块从A到C由动能定理得:

    …………………4分

解得:    x=1.3m                 ………………2分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的应用,可以以整个过程为研究对象,有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总功为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MPQ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MP是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轨道,它与水平轨道PQ相切于P,Q端固定一竖直挡板,PQ长为s。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M端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碰撞(碰撞无机械能损失)后停在距Q点为L的地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滑至圆弧轨道P点时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

(2)物块与PQ段动摩擦因数μ。

正确答案

(1)(2)或者

试题分析:(1)从M到P,由动能定理:     ①

在P点:    ②

得:     ③

(2)第一种情况:物块与Q处的竖直挡板相撞后,向左运动一段距离,停在距Q为L的地方。根据动能定理有:

    ④

得:     ⑤

第二种情况:物块与Q处的竖直挡板相撞后,向左运动冲上圆弧轨道后,返回水平轨道,停在距Q为L的地方。根据动能定理有:

   ⑥

得: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综合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木板质量为M,长为L,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细绳通过定滑轮将木板与质量为m的小木块相连,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小木块从木板的最左端拉到最右端,拉力至少要做的功是______.

正确答案

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做的功功最少,以M为研究对象,得知绳子拉力为:T=μmg,

则有:F=T+μmg=2μmg,

所以拉力做功的最小值为:W=F=μmgL.

故答案为:μmgL.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机械能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