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物体质量m=2kg,放在水平面上,与地面间动摩擦因素μ=0.2,用F=50N的力沿与水平地面成37°角的方向斜向下推着物体,使物体从A点由静止运动到B点,AB相距15m,求:

(1)摩擦力做了多少功;

(2)B点处力F的瞬时功率.

正确答案

解:(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摩擦力f=μFN=0.2×(20+50×0.6)=10N,

则摩擦力做功W=fxcosθ=-10×15=-150J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根据得:

则B点处力F的瞬时功率P=Fvcosθ=50×=W

答:(1)摩擦力做了-150J的功;

(2)B点处力F的瞬时功率为600W.

解析

解:(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摩擦力f=μFN=0.2×(20+50×0.6)=10N,

则摩擦力做功W=fxcosθ=-10×15=-150J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根据得:

则B点处力F的瞬时功率P=Fvcosθ=50×=W

答:(1)摩擦力做了-150J的功;

(2)B点处力F的瞬时功率为600W.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高速连续曝光照相机可在底片上重叠形成多个图象.现利用这种照相机对某一家用汽车的加速性能进行研究,图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三次曝光照片,图中的标尺单位为cm,汽车的实际长度为L=4.2m,照相机每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1.0s,已知该汽车的质量为2.0×103kg,额定功率为80kW,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为1.6×103N.

(1)试利用图,求该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该型号的汽车以额定功率在此水平路面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3)今测得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8km/h的速度需要12s,求该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汽车的长度在标尺上是7mm=0.7cm,所以每1cm的标尺的长度表示的实际的长度为:m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段位移:x1=(2.5-1.5)×6=6m;第二段位移:x2=(3.7-2.5)×6=7.2m

由:△x=x2-x1=a•T2

a=m/s2=1.2 m/s2

(2)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有F=Ff=1600 N.

由P=Fv,得v= m/s.

(3)汽车加速的过程中牵引力与阻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所以:=37.5m

答:(1)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

(2)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50m/s;

(3)汽车在12s内的位移是37.5m.

解析

解:(1)由图可知,汽车的长度在标尺上是7mm=0.7cm,所以每1cm的标尺的长度表示的实际的长度为:m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段位移:x1=(2.5-1.5)×6=6m;第二段位移:x2=(3.7-2.5)×6=7.2m

由:△x=x2-x1=a•T2

a=m/s2=1.2 m/s2

(2)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有F=Ff=1600 N.

由P=Fv,得v= m/s.

(3)汽车加速的过程中牵引力与阻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所以:=37.5m

答:(1)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

(2)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50m/s;

(3)汽车在12s内的位移是37.5m.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刻,关于F的功率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

F=ma,所以a=

t1时刻的速度为v=at=t1

所以t1时刻F的功率为P=Fv=F•t1=,所以C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人要将货箱搬上离地12m高的阁楼.现有30个相同的货箱,每个货箱的质量均为5kg,如图所示为该人提升重物时发挥的功率与被提升物体质量的关系图,由图可知此人要发挥最大功率则每次应搬______个箱子;他最快需______s才能把货箱全部搬上去(不计下楼、搬起和放下箱子等时间).

正确答案

3

720

解析

解:根据图象可知当质量为15kg时,功率最大,则n==3个;

以最大功率提升箱子是,时间最短,

则搬运三个货箱时,根据Pt=3mgh,得t=

则要把货箱全部搬上楼,他对货箱做功的最少时间为t=10t=720s;

故答案为:3;72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质量为2000kg,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它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可达20m/s.现在汽车在该公路上由静止开始以2m/s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汽车运动中所受的阻力是恒定的,问:

(1)汽车所受阻力是多大?

(2)这个匀加速过程可以维持多长时间?

(3)开始运动后的第3s末,汽车的即时功率是多大?

正确答案

解:(1)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

则阻力f=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F=f+ma=4000+2000×2N=8000N,

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3)3s末的速度v′=at3=2×3m/s=6m/s,

则汽车的即时功率P=Fv′=8000×6W=48KW.

答:(1)汽车所受阻力是4000N.

(2)这个匀加速过程的时间为5s.

(3)开始运动后的第3s末,汽车的即时功率是48kW.

解析

解:(1)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

则阻力f=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F=f+ma=4000+2000×2N=8000N,

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3)3s末的速度v′=at3=2×3m/s=6m/s,

则汽车的即时功率P=Fv′=8000×6W=48KW.

答:(1)汽车所受阻力是4000N.

(2)这个匀加速过程的时间为5s.

(3)开始运动后的第3s末,汽车的即时功率是48kW.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台起重机从静止起匀加速地将质量1t的货物竖直吊起,在2s末货物的速度为4m/s.求起重机在这2s内的平均输出功率及2s末的瞬时功率.(g=10m/s2

正确答案

解:(1)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

a==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起重机的拉力:

F=m(g+a)=1.2×104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at2=×2×22=4m,

起重机做功的平均功率:

=2.4×104W;

(2)2s末的速度v=at=2×2=4m/s,

起重机在2s末的瞬时功率:

P=Fv=1.2×104×4=4.8×104W.

答:在这2s内的平均输出功率是2.4×104W;在2s末的瞬时功率是4.8×104W.

解析

解:(1)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

a==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起重机的拉力:

F=m(g+a)=1.2×104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at2=×2×22=4m,

起重机做功的平均功率:

=2.4×104W;

(2)2s末的速度v=at=2×2=4m/s,

起重机在2s末的瞬时功率:

P=Fv=1.2×104×4=4.8×104W.

答:在这2s内的平均输出功率是2.4×104W;在2s末的瞬时功率是4.8×104W.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

(1)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2)若动车组运动阻力正比于其速度,已知动车组最大功率P0时最大速度是v,若要求提速一倍,则动车组功率是多少?

(3)若动车组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1时间达到动车组最大功率P,然后以该最大功率继续加速,又经过t2时间达到最大速度v0,设运动阻力恒定,动车组总质量为m,求动车组整个加速距离.

正确答案

解:(1)每节动车的功率为P,每节动车的重力是G,阻力为kG

1节动车加3节拖车 P=F1V1  

其中牵引力F1=4kG

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

6P=F2V2

其中牵引力F2=9kG

V1=120km/h

代入解得:V2=320km/h.

(2)阻力正比于速度f=kv,最大速度时有:F=f    

则有: 

车速提升一倍,则有:P=k(2v)2=4kv2=4P0

(3)最大功率是P,最大速度是v0,则阻力f为,则f=   

匀加速过程功率随时间均匀增加,发动机的平均功率是,设总路程是s,有动能定理有:

解得:

答:(1)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320km/h;

(2)若动车组运动阻力正比于其速度,已知动车组最大功率P0时最大速度是v,若要求提速一倍,则动车组功率是4P0

(3)动车组整个加速距离为

解析

解:(1)每节动车的功率为P,每节动车的重力是G,阻力为kG

1节动车加3节拖车 P=F1V1  

其中牵引力F1=4kG

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

6P=F2V2

其中牵引力F2=9kG

V1=120km/h

代入解得:V2=320km/h.

(2)阻力正比于速度f=kv,最大速度时有:F=f    

则有: 

车速提升一倍,则有:P=k(2v)2=4kv2=4P0

(3)最大功率是P,最大速度是v0,则阻力f为,则f=   

匀加速过程功率随时间均匀增加,发动机的平均功率是,设总路程是s,有动能定理有:

解得:

答:(1)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320km/h;

(2)若动车组运动阻力正比于其速度,已知动车组最大功率P0时最大速度是v,若要求提速一倍,则动车组功率是4P0

(3)动车组整个加速距离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世界汽车保有量在不断上升,而石油等资源却逐渐短缺,氢动力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点.氢动力汽车的动力来自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只产生水,不排放其他废气,因此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是环保汽车.已知每摩尔氢气燃烧后能放出2.858×104J的热量.设某辆氢动力汽车的质量为6×103kg,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最大输出功率为60kW,求:

(1)此车以a=0.5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匀加速起动,这个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

(2)最大行驶速度是多少?

(3)若此车以最大速度行驶300km,发动机效率为50%,则需要多少mol氢气做燃料?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

F=ma+f=6×103×0.5+0.05×6×103×10N=6000N

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m/s=10m/s

t==s=20s

(2)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根据P=Fvm=fvm

得:=m/s=20m/s.

(3)此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发动机输出功率恒为60kw,设300km需要消耗的质量为M

则Pt2=

t2=

解得M≈126k,氢气的摩尔质量为M0=2g/mol

消耗的物质的量n==mol=6.3×104mol

答:(1)此车以a=0.5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匀加速起动,这个过程能持续20s;

(2)最大行驶速度是20m/s;

(3)若此车以最大速度行驶300km,发动机效率为50%,则需要6.3×104mol氢气做燃料.

解析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

F=ma+f=6×103×0.5+0.05×6×103×10N=6000N

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m/s=10m/s

t==s=20s

(2)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根据P=Fvm=fvm

得:=m/s=20m/s.

(3)此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发动机输出功率恒为60kw,设300km需要消耗的质量为M

则Pt2=

t2=

解得M≈126k,氢气的摩尔质量为M0=2g/mol

消耗的物质的量n==mol=6.3×104mol

答:(1)此车以a=0.5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匀加速起动,这个过程能持续20s;

(2)最大行驶速度是20m/s;

(3)若此车以最大速度行驶300km,发动机效率为50%,则需要6.3×104mol氢气做燃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最早建成并运营的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北京至天津段铁路全线长120km,列车正常行驶时间为0.5h,则列车在京津间正常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km/h.列车在正式运营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列车由静止开始到最大速度360km/h所用时间为550s,已知列车的总质量为440t,设列车所受牵引力的总功率恒为800kW,列车在运动中所受的阻力大小为______,则在这550s内列车牵引力做功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平均速度为:v=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故有:

牵引力做功为:W=Pt=8×105×550J=4.4×108J

故答案为:240,8×103N,4.4×108J

解析

解:平均速度为:v=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故有:

牵引力做功为:W=Pt=8×105×550J=4.4×108J

故答案为:240,8×103N,4.4×108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郫县一中某同学从郫县到都江堰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发现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当动车组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动车组0至600s内不同时刻的速率,部分数据列于表格中.

已知动车组的总质量M=2.0×105kg,假设动车组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取g=10m/s2.在该同学记录动车组速率这段时间内,求:

(1)动车组的两次加速的加速度大小;

(2)在该同学记录的时间段内动车组牵引力的最大功率;

(3)该动车若保持上问的最大功率继续运行,这该动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大?

正确答案

解:(1)通过记录表格可以看出,动车组有两个时间段处于加速状态,设加速度分别为a1、a2

    

代入数据得: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f=0.1Mg,

当加速度大时,牵引力也大,代入数据得:

F=f+MN

最大功率为:

P=Fv=2.4×105×80=1.92×107W

(3)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则最大速度为:

vmax==96m/s

答:(1)动车组的两次加速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0.1m/s2,0.2m/s2

(2)在该同学记录的时间段内动车组牵引力的最大功率为1.92×107W;

(3)该动车若保持上问的最大功率继续运行,这该动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96m/s.

解析

解:(1)通过记录表格可以看出,动车组有两个时间段处于加速状态,设加速度分别为a1、a2

    

代入数据得: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f=0.1Mg,

当加速度大时,牵引力也大,代入数据得:

F=f+MN

最大功率为:

P=Fv=2.4×105×80=1.92×107W

(3)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则最大速度为:

vmax==96m/s

答:(1)动车组的两次加速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0.1m/s2,0.2m/s2

(2)在该同学记录的时间段内动车组牵引力的最大功率为1.92×107W;

(3)该动车若保持上问的最大功率继续运行,这该动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96m/s.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跳绳运动员的质量为m=60kg,他1min跳N=180次,假设每次跳跃中,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则运动员的起跳速度大小为______,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正确答案

1m/s

300W

解析

解:每次跳跃的时间:

腾空时间:=0.2s

则起跳时的初速度:v=gt=g()=10×0.1=1m/s

(3)腾空高度:h=

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W=mgh=60×10×0.05J=30J

平均功率:

故答案为:1m/s;300W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年12月10日杭(州)长(沙)高铁正式开通运行.杭长高铁线路全长933公里,设计最高时速为350km,使杭州到长沙最快运行时间由目前的8小时15分压缩到3小时36分,同时杭州到广州等地的旅行时间也大大缩短,我们江山也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速运动的列车是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组成一个编组,称为动车组.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情况下若进行制动,须先采用“再生制动”,当速度较小时才实施机械制动.所谓“再生制动”就是列车靠惯性滑行时带动发电机发电,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设列车某次制动时速度从324km/h降低到90km/h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再生制动”,速度从90km/h降到零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机械制动.已知该动车组由八节车厢编组而成,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5×104Kg,动车组在“再生制动”阶段受到的阻力恒为车重的0.075倍,制动的两个阶段均按匀变速运动处理,取g=1Om/s2.(以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求该列车在“再生制动”阶段行驶的距离;

(2)要求该列车制动的总距离不大于6000m,则列车在机械制动阶段受到制动力的最小值是多少?

(3)若该列车满载480名旅客以324km/h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其重力的0.225倍,若驱动电机的效率是90%,请估算列车从江山到杭州(269km)人均耗电多少千瓦时?

正确答案

解:(1)设动车组在“再生制动”过程的初速度为v1,末速度为v2,加速度为a1,发生的为位移为x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0.075mg=ma1         (1)

又 v22-v12=2a1x1 (2)

代入数据解得:x1=5.0×103m;      (3)

(2)动车组在机械制动过程中最大位移为x2,最小加速度为a2,阻力的最小值为F,则得:x2=x-x1    (4)

又由运动学公式得:0-v22=2ax2

F=ma2         (5)

解得:F=1.3×105N       (6)

(3)功率P=Fv       (7)

因为匀速,则F=F=µmg=0.0225×8×5×104×10=9×104N       (8)

V==90m/s

代入解得:P=8.1×106W        (9)

P==9.0×106W             (10)

从江山到杭州运行时间:t==0.83h          (11)

人均耗电:W=Pt=16kwh        (12)

答:(1)该列车在“再生制动”阶段行驶的距离为5.0×103m;

(2)要求该列车制动的总距离不大于6000m,则列车在机械制动阶段受到制动力的最小值是1.3×105N       

(3)列车从江山到杭州(269km)人均耗电16kwh

解析

解:(1)设动车组在“再生制动”过程的初速度为v1,末速度为v2,加速度为a1,发生的为位移为x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0.075mg=ma1         (1)

又 v22-v12=2a1x1 (2)

代入数据解得:x1=5.0×103m;      (3)

(2)动车组在机械制动过程中最大位移为x2,最小加速度为a2,阻力的最小值为F,则得:x2=x-x1    (4)

又由运动学公式得:0-v22=2ax2

F=ma2         (5)

解得:F=1.3×105N       (6)

(3)功率P=Fv       (7)

因为匀速,则F=F=µmg=0.0225×8×5×104×10=9×104N       (8)

V==90m/s

代入解得:P=8.1×106W        (9)

P==9.0×106W             (10)

从江山到杭州运行时间:t==0.83h          (11)

人均耗电:W=Pt=16kwh        (12)

答:(1)该列车在“再生制动”阶段行驶的距离为5.0×103m;

(2)要求该列车制动的总距离不大于6000m,则列车在机械制动阶段受到制动力的最小值是1.3×105N       

(3)列车从江山到杭州(269km)人均耗电16kwh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铁道部决定在前3次火车提速的基础上还将实行两次大提速,旅客列车在500km左右实现“夕发朝至”,进一步适应旅客要求.为了适应提速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车的功率可保持不变

B机车的功率必须增大

C铁路转弯处的路基坡度应加大

D铁路转弯处的路基坡度应减小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B、火车匀速直线运动过程牵引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

P=Fv

F-f=0

联立得到

-f=0

v=

当功率变大时,火车最大速度变大,即匀速的速度变大,故A错误,B正确;

C、D、火车转弯过程做圆周运动,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tanθ=m

解得

v=

故tanθ变大,即铁路转弯处的路基坡度应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0=150kW,汽车的质量m=5.0×103㎏,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驶时,阻力是车重的k=0.10倍,重力加速度g=10m/s2.(所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从静止启动,当车速为v1=10m/s时其加速度a1 是多大?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a=1.0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维持这一过程的时间t是多长?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W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汽车运动中所受的阻力大小为:N.

(1)当汽车的速度为v1=10m/s时的牵引力为F1,根据功率公式P0=F1v1得: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Ff=ma1

汽车的加速度为:m/s2=2.0m/s2

(2)当汽车以恒定加速度a=1.0m/s2 匀加速运动时,汽车的牵引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         

此时汽车的牵引力为:=1.0×104N.         

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当P=P0时,匀加速运动过程结束时的速度vt为:

汽车的位移是:

汽车牵引力做功为:W=Fx=1.0×104×112.5=1.1×106J.

答:(1)当车速为v1=10m/s时其加速度a1 是2.0m/s2

(2)保持以a=1.0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维持这一过程的时间t是15s,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W是1.1×106J.

解析

解:汽车运动中所受的阻力大小为:N.

(1)当汽车的速度为v1=10m/s时的牵引力为F1,根据功率公式P0=F1v1得: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Ff=ma1

汽车的加速度为:m/s2=2.0m/s2

(2)当汽车以恒定加速度a=1.0m/s2 匀加速运动时,汽车的牵引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         

此时汽车的牵引力为:=1.0×104N.         

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当P=P0时,匀加速运动过程结束时的速度vt为:

汽车的位移是:

汽车牵引力做功为:W=Fx=1.0×104×112.5=1.1×106J.

答:(1)当车速为v1=10m/s时其加速度a1 是2.0m/s2

(2)保持以a=1.0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维持这一过程的时间t是15s,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W是1.1×106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m=3kg的物体,在水平力F=6N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求:

(1)力F在t=3s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

(2)在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3s内的位移为:x=

则拉力做功为:W=Fx=6×9=54J

力F的平均功率为:

(2)3s末的速度为:v=at=2×3=6m/s

则在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Fv=6×6=36W

答:(1)力F在t=3s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8W.

(2)在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36W.

解析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3s内的位移为:x=

则拉力做功为:W=Fx=6×9=54J

力F的平均功率为:

(2)3s末的速度为:v=at=2×3=6m/s

则在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Fv=6×6=36W

答:(1)力F在t=3s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8W.

(2)在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36W.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机械能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