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 共113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为某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资料图,图2为该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该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4分)
(2)该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御台风灾害?(6分)
正确答案
(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各2分)
(2)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答对3点得6分)
略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甲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沙尘天气分布;表格为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4分)
(2)春季是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试分析其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黄土)广布;植被稀疏(4分)(答出任两点给4分)
(2)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表土疏松;植被稀疏;多大风天气(6分)(答出任三点给6分)
略
下图为“2008年6月16~17日我国各地受灾情况分布图”,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入汛以来各地统计
(1)图中阴影地区6月16~17日遭受的自然灾害类型是 ;这段时期,湖南省的天气特征为 。
(2)每年夏秋季节,福建沿海常受 灾害影响。
(3)图示阴影地区若发生大暴雨,常常会引发的地质灾害有 、 等,这是说明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
正确答案
洪灾 阴雨连绵 台风 泥石流 滑坡
略
(11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
材料二 图2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图1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4分) (2)图1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请分析其原因。(2分)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2分)
(4)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3分)
正确答案
(1)①地壳运动活跃,断裂构造发育;②岩层破碎、松散;③地形起伏大,大斜坡多,坡陡谷深;④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答中其中1点得1分,答中3点得满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2)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2分)
(3)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导致人口分布集中;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和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2分)
(4)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就快速向垂直于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2分)直到跑到相对安全的高度(1分)。(共3分)
本题考查泥石流有关地质灾害的知识点。
1、记忆内容,注意是自然原因。
2、A、B地理位置不同,从这方面着手。
3、人类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诱发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4、根据材料图答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达到各警戒级别比例逐月分布图,其中红色、橙色和黄色代超过当地警戒水位由高到低变化。据图归纳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超警戒潮位的时间分布特点,并提出防御措施。
正确答案
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中8、9月份最多。(4分)
防御措施: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海堤建设;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加强宣传,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任答三点得6分
试题分析:从图上可以总结出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超警戒潮位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中8、9月份最多。风暴潮危害很大,为了防御风暴潮,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防御措施,如: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海堤建设;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加强宣传,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