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 共75题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步骤如下:
13.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的刻度部分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mm。
14.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的刻度部分如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15.选用多用电表“×10”电阻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
16.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的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同柱体R
直流电源E(4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
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
滑动变阻器R1(0~15,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0~2K,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电流表应选择 ,电压表应选择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选填仪器代号),请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
正确答案
50.45(2分)
解析
由图1所示游标卡尺可知,游标卡尺示数为:50mm+9×0.05mm=50.45mm;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游标卡尺主尺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示数;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欧姆表读数,实验器材选择、设计实验电路等问题;游标卡尺主尺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示数;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读数时要注意游标尺的精度,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与可动刻度示数之和是螺旋测微器示数,螺旋测微器需要估读
正确答案
4.750(4.748-4.752)(2分)
解析
由图2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螺旋测微器示数为:4.5mm+25.0×0.01mm=4.750mm;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与可动刻度示数之和是螺旋测微器示数;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欧姆表读数,实验器材选择、设计实验电路等问题;游标卡尺主尺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示数;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读数时要注意游标尺的精度,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与可动刻度示数之和是螺旋测微器示数,螺旋测微器需要估读
正确答案
240(2分)
解析
选用多用电表“×10”的电阻档,由图3所示可知,电阻阻值为:24×10=240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欧姆表指针示数与挡位的乘积是欧姆表示数;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欧姆表读数,实验器材选择、设计实验电路等问题;游标卡尺主尺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示数;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读数时要注意游标尺的精度,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与可动刻度示数之和是螺旋测微器示数,螺旋测微器需要估读
正确答案
解析
电源电动势为4V,电压表应选V1;电路最大电流约为:I==
=0.0125A=12.5mA,则电流表选A2;
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R1;待测电阻阻值约为24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5Ω,为测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电压表内阻约为1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30Ω,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阻值,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电路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根据电源电动势选择电压表,为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根据题意与实验器材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接法,然后作出实验电路图.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欧姆表读数,实验器材选择、设计实验电路等问题;游标卡尺主尺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示数;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读数时要注意游标尺的精度,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与可动刻度示数之和是螺旋测微器示数,螺旋测微器需要估读
11.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a)和(b)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cm,高度为________mm。
正确答案
,
解析
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2mm+4﹡0.05mm=12.20mm=1.220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6.5mm+36.1﹡0.01mm=6.861mm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仪表特点分析
易错点
估读问题
知识点
13.某同学利用如甲图所示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图中A、B、C、D各点间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先将光电门固定于A处,通过电磁铁控制一直径为d的小球每次都从O点释放,在小球经过光电门时,计时器记录下时间tA;依次将光电门置于B、C、D各处,每次均将小球从O点释放,得到时间tB、tC、tD。(1)如图乙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为 mm;
(2)小球通过A处的速度表达式为vA= (用字母表示)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2mm+7×0.05=12.35mm(2)根据瞬时速度的公式 vD=d/t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解题思路
游标卡尺的读数=整数毫米+格数×精确度
易错点
游标卡的读数原理,瞬时速度的概念
知识点
12.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小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释放)、网兜。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则:
(1)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则小球直径为__________cm。
(2)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小球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v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h=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t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75 ,, 2k
解析
(1)游标卡尺的读书方法:主尺上的整毫米数+n×精确度;
(2)在两光电门之间,
,由以上两式可得
(3)由(2)可知,即
,故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运动学公式及根据图像求解相关的物理量。
解题思路
通过图像求解某个物理量时,一般都是通过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间的关系表达式来解决。
易错点
游标卡尺读书不需要估读,并且20分度的精确度为0.05mm;根据图像求解相关物理量时,一般根据横纵轴物理量的关系式求解;
知识点
9.有一根细而均匀的导电材料样品,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图甲所示,其示数L= 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D= mm.
正确答案
30.35;10.294
解析
游标卡尺读数:30+7×0.05=30.35mm
螺旋测微器读数:10+29.4×0.01=10.294mm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解题思路
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
易错点
1、游标卡尺读数的时候注意游标尺零刻线左边的数据为主尺数而非游标尺边缘。
2、螺旋测微器读数时一定要向下估读一位。
知识点
15.下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____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_______mm。
正确答案
(1)9.60,(2)5.695(5.693-5.697均给分)
解析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9mm,游标读数为0.05×12mm=0.60mm,所以最终读数为9.60mm
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5.5mm,可动刻度为0.01×19.5=0.195mm,所以最终读数为5.695mm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解题思路
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易错点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知识点
9.某同学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由于长期使用,测量脚磨损严重,当两测量脚直接合并在一起时,游标尺的零线与主尺的零线不重合,出现如图(a)所示的情况,测量圆柱的直径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图(b)的示数为 ▲▲▲ mm,所测圆柱的直径为 ▲▲▲ mm。
正确答案
23.5mm(3分)、24.1mm(3分)。
考查方向
1、考查游标卡尺的基本原理: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
2、考查游标卡尺的误差分析,及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确度)mm。
解题思路
1、首先看游标卡尺的格数,明确游标卡尺的精确度。
2、根据图a读出误差值,根据图b读出测量值,再用测量值加上误差值即得实际值。
易错点
1、容易根据图a误读出误差值:4×0.1mm=0.4mm。
2、容易误将读出的示数减去误差值:23.5mm-0.6mm=22.9mm。
知识点
22.某同学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由于长期使用,测量脚磨损严重,当两测量脚直接合并在一起时,游标尺的零线与主尺的零线不重合,出现如图(a)所示的情况,测量圆柱的直径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图(b)的示数为 mm,所测圆柱的直径为 mm。
正确答案
图b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23.5mm,所测圆柱的直径为24.1mm.
解析
游标卡尺若完好的话,游标的10刻度线应与主尺的9对齐,而现在为游标的4刻度线与主尺的3对齐,因游标的每一小刻度比主尺的最小刻度小0.1mm,则可知,游标部分应向左移动了0.6mm,故两零刻度相差0.6mm;图b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23mm+5×0.1mm=23.5mm,由于游标卡尺的误差为0.6mm,正确的读数小了0.6mm,所以真实的结果为24.1mm.
考查方向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解题思路
由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可知两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易错点
关键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及原理.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知识点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3.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mm.
14.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16.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 图象.(选填“t2﹣F”、“”或“
”).
正确答案
2.30mm
解析
由图知第6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
d=2mm+6×0.05mm=2.30mm
考查方向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解题思路
游标卡尺读数结果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不需要估读.
易错点
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与原理.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正确答案
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
解析
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得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
考查方向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解题思路
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解答.
易错点
关键明确实验的原理,根据运动学公式确定还要测量的物理量.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正确答案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因此有:v2=2aL,,
则有:,所以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
图象.
考查方向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解题思路
由运动学公式及加速度公式联立导出要做图象的函数关系.
易错点
关键根据实验原理推导要做图象的函数关系式.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图象法知识点交汇命题.
22.如图甲所示实验着墨,可以测量滑块经过斜面底端的瞬时速度。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可读得d= cm;
(2)让装有挡光片的滑块从斜面上端由静止释放,测得它经过光电门时挡片的挡光时间为0.002s,则滑块经过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 m/s(保留二位有效数字);挡光片平行安装于滑块运动的竖直平面,但未与斜面垂直(如图丙),则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
(3)若测得滑块下滑高度为h ,水平位移为x ,则可得出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符号h.v.x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正确答案
(1)1.02(2分);(2)5.1(1分) 小(1分);(3)(2分)
解析
(1)主尺读数为10mm,游标读数是2×0.1mm=0.2mm,故最后读数为:10mm+0.2mm=10.2mm=1.02cm.
(2)用滑块通过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大小,有:
挡光片平行安装于滑块运动的竖直平面,但未与斜面垂直,当通过光电门时,使得时间变长,然而在求瞬时速度时,仍用挡光片的宽度与变长的时间的比值,导致瞬时速度变小,则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3)设下滑位移为l,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
v2=2a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
其中,
联立解得:
考查方向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题思路
(1)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注意不需要估读;
(2)由于木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因此可以用其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大小,挡光片未与斜面垂直时,导致通过光电门,时间变长,即可分析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写出出表达式,即可求出摩擦因数的大小.
易错点
关键理解实验的原理,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会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纸带的处理,动能定理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