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是许多能源紧缺国家为应付能源价格高涨、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耗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指导意见》指出,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制度是指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电力消费量分段定价,居民用电越多,支付的电价越高的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各地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全面试行。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利用价格杠杆可以有效地节约电力资源。

(2)我国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是如何体现用矛盾的观点解决问题的?

正确答案

(1)①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②利用价格杠杆可以有效调节电力资源的供求。③实施阶梯式电价,可以抑制对电力资源的浪费性使用,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①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就是为了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这个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我国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就是借鉴了能源紧缺国家解决能源紧张问题的经验而采取的具体做法。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按照电力消费分段定价,就是坚持这一原则的体现。

第(1)问价格杠杆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可从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价格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方面来回答。第(2)问属于“体现类”设问,可以矛盾观点为核心,联系材料展开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1-10月,主要受气候异常影响,我国蔬菜产量减少,加上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蔬菜种植成本有所提高,菜价出现较大的涨幅。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菜价上涨的原因。(4分)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菜价上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8分)

正确答案

1)①供求影响价格,(1分)蔬菜产量减少导致菜价出现较大涨幅。(1分)

②价值决定价格,(1分)蔬菜种植成本有所提高导致菜价上涨。(1分)

(2)蔬菜涨价对生活的影响:①消费者会减少购买蔬菜,(1分)但因蔬菜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不大;(1分)

②肉类等替代商品需求量会上升;蔬菜配料等互补商品需求量会下降。(2分)

蔬菜涨价对生产的影响:①经营者会扩大蔬菜生产规模;(1分)

②经营者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争取竞争优势;(1分)

③经营者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争取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2011年伊始,“汉语盘点2010”活动揭晓,“涨”字排名第一。人们选“涨”,主要表达了对物价上涨的强烈感受。物价既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又是民众感受的“温度计”。虽然说物价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是物价过高、涨速过快,就会对生产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物价过高、涨速过快”对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物价上涨在短期内可能使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但“物价过高、涨速过快”也会造成生产投资大、成本高,从而使商品价格更高,导致销售困难等。(4分)

对生活而言,在收入水平没有相应提高的前提下,“物价过高、涨速过快”,尤其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会使百姓消费信心和热情下降,抑制消费需求,生活水平降低。(4分)

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注意设问是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来说的,要分清层次,同时结合题目给的情景材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份以来,国内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以及蔬菜、畜禽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水平逐月攀升,10月份CPI达到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

材料二 针对物价上涨的形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2010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采取发展生产、加大吞吐调节力度、保障市场供应等多种手段,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采取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等方式,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第二,针对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政府有关部门经过缜密调查,依法查处了一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的典型案件,维护了市场秩序。第三,必要时行政部门可以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1)你认为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可能有哪些?(6分)

(2)在材料二中,政府是如何采取措施稳定物价的?(6分)

正确答案

(1)①供求影响价格。(2分)国外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国内减产预期等综合因素对消费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消费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1分)②价值决定价格。(2分)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消费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分)

(2)①政府采取经济手段来稳定物价。如积极采取发展生产、加大吞吐调节力度、保障市场供应,采取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等方式,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等。②政府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稳定物价。如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可以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③政府采取法律手段来稳定物价。如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依法查处了一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的案件等。(6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材料一:自1998年以来,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扬,许多地方的住房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为了抑制房价,2006年4月28日央行再次上调房贷利率,5年期以上利率提高到6.39%;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出台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2007年9月,央行、银监会发布第359号文,要求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2008年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2%,涨幅比4月低0.9个百分点。这是继2月份后,房价涨幅第四个月出现下降。全国房价涨幅总体放缓。

请分析房地产价格回落对消费者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房地产价格回落对消费者的影响:它意味着人们购房成本下降,使中低收入的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量增加,可提高中低收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2)房地产价格回落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一些企业转而生产其他产品,也会促使房地产企业优胜劣汰,优化房地产市场;会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出更多的适销对路的房产品。

1、读:(1)读设问。关键词为“价格的影响”“消费者”“生产经营”(2)读材料。材料一反映的是针对1998年来不断上涨的房价,国家不断的出台政策加以抑制。材料二反映的是房价涨幅逐步下降,“全国房价涨幅总体放缓”。2、找:从设问中就应当能敏感到此题围绕的中心点是: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表现。

3、定:材料一中央政府各部门合力出台政策调控房地产是材料二“全国房价涨幅总体放缓”的原因,二者存在因果联系。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正如材料一中所说“许多地方的住房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房价下跌,则多数老百姓就可以买的起房,改善生活条件。材料二中“房价涨幅第四个月出现下降” “全国房价涨幅总体放缓”,这些信号应当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要么适者生存,要么优胜劣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CPI 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的食品价格上涨主导CPI的上涨,而猪肉价格又是食品价格中的“带头大哥”,近十年来的物价走势,也反映出猪肉价格和物价如影随行。因此,CPI被戏称为“中国猪肉指数”(China. Pig Index)。今年猪肉价格较去年有所上涨。人们对此有很多感慨,以下是部分网友针对猪肉价格上涨发表的言论:

网友一:养猪户积极性不高,生猪货源不足,猪肉价格上扬。

网友二:饲料价格、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网友三:猪肉一劲涨,猪倌扩栏忙。

运用所学有关价格的理论知识,分别说明上述网友言论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网友一的观点体现了这一观点,由于生猪供应减少,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猪肉价格上扬。

(2)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越高。网友二的观点就体现了这一点,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提升,猪肉价值量变大,带动猪肉价格上涨。

(3)价格变动影响生产,会调节产量。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网友三的观点就体现了这一点,猪肉价格上涨,养猪者利润增加,从而扩栏增加产量。

试题分析:该题需要具体分析三位网友的观点,找准他们言论的角度。“货源不足”是从供求关系上分析;“成本上涨”要从价值决定价格上分析;“扩栏”即养殖规模扩大,这体现了价格变动对生产规模的调节。抓住关键字眼逐个进行分析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次贷危机后,下一场危机将是农产品危机。”这是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标题。它也真切地反映了全球对农产品,特别是对粮食价格的忧虑。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耕地面积有缩小趋势。同时,受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及其农副产品价格也不断攀升。

(1)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的粮食价格为什么会不断攀升。(6分)

(2)粮价的上涨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①价值决定价格,粮食价格的上涨,根本上取决于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材料中耕地的减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都是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3分)

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耕地面积减少带来的产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求的不平衡,从而影响着粮食的价格上涨。(3分)

(2)①价格调节生产,政府应自觉遵循价值规律,保护耕地,合理引导生产资料、劳动力向粮食生产部门流动,以增加粮食的稳定供应。(2分)

②价格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政府应引导粮食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粮食产量。(2分)

③价格引导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政府应及时淘汰落后的粮食生产部门和地区,集中优势地区,优化生产结构,推出适合市场的优质低价产品。(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价格的变动,第(1)问: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考生可以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是调节生产、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等,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点评:对于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高考的重点问题,考生要重点注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影响商品消费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下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对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电视、手机等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价格战此起彼伏,企业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1)从经济学上看,上述商品价格不断下跌是否符合价值规律?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5分)

(2)上述商品价格不断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正确答案

(1)符合价值规律。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5分)

(2)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此类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导致商品价值量的减少。(5分)

考点分析:(1)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商品价格下跌这是符合价值规律要求的。价值规律的内容略。

(2)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价值量降低,而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因此纠其根源在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住房是人们安居之所,房产价格是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N市某校高一(1)班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了解到N市的商品房价格偏高,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该校同学通过调查研究,从中了解到N市商品房价格偏高的原因,并对人们的住房消费行为进行了归类。请你根据这一事实,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导致商品房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6分)

(2)假如你家里现在急需住房,请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住房消费的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3)在住房消费方面,要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践行哪些正确的消费原则?(8分)

正确答案

(1)①价值决定价格。近年来,随着建筑材料价格、工人工钱等的提高,商品房的成本(价值量)也随之增加,所以商品房的价格会上涨。(3分)②供求影响价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商品房的需求增加,商品房供不应求,导致商品房价格上涨。(3分)

(2)(此题答案多元化,只要言之有理,就可酌情给分。)答出消费方式及理由,酌情给分。(4分)

(3)在住房消费方面,要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践行的正确的消费原则有: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结合材料说明,各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果粉”:指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的狂热爱好者。在中国就有着成千上万的“果粉”。2013年10月iPhone5s在中国售价高达6000多元,但仍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其中不乏一些透支消费的“果粉”。

材料二 苹果公司经营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它独特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策略,而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它的产品设计的不断创新,苹果凭产品研发设计优势所赚利润占全部利润的70%以上,中国工人分得iPhone总价值只有1.8%,不足10美元;没有自己的品牌,替别人代工或跟风山寨永远成不了制造强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果粉”们疯狂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苹果公司的经营成功对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1)①生产决定消费,为消费创造动力。“苹果”系列产品的生产使人们产生对它的强烈向往。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对奢侈品的消费。③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从众、攀比、求异心理也刺激一些“果粉”对“苹果”系列产品的消费。

(2)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确定适合本企业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企业要增强品牌意识,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④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试题分析:(1)“果粉”的行为是消费,是对苹果产品的疯狂消费,造成他们疯狂消费的原因,可以从生产决定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等几个角度分析。结合果粉们的具体消费行为进行解释。

(2)该题以苹果公司的成功经营为例子,考查学生对企业成功经营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个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主要是回答课本要点,包括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还要结合材料中苹果公司的做法加以阐释,如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地芹菜因为独特的土壤、水质和气候条件,因而空心无筋、鲜嫩酥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现在已成为我国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叶类蔬菜产品,价格比普通芹菜高出20倍左右。

为保护蔬菜品牌,帮助农民增收,人们开始尝试借用工业品牌的营销理念对当地芹菜进行直供直销,两年专营代理权,最终以40万元成交。通过蔬菜品牌专营,1万多亩的芹菜种子还没播,两年的销路、价格和品牌已经有了保障。

请你探究下列问题:

(1)当地芹菜比普通芹菜高出20倍左右的原因有哪些?(4分)

(2)价格变动对生产会有什么影响?(6分)

(3)该地芹菜经营成功的经营经验有哪些?(4分)

正确答案

(1)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名牌商品优质优价,成为名牌商品的马家沟芹菜比普通芹菜高出二十倍左右,一是因为其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二是因为产品供不应求。   

(2)价格影响生产表现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价格变动引导生产者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满足人们进行绿色消费、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

(3)正确的经营战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试题分析:(1)商品价格高的原因有两点: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名牌商品优质优价,成为名牌商品的马家沟芹菜比普通芹菜高出二十倍左右,一是因为其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二是因为产品供不应求。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有: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城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以上三点结合材料简单分析即可。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此类问题的回答,首先一定要重视各个问题中的关键词,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1970年,原油价格每桶还不到两美元,到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油价为每桶37美元左右,2008年6月,油价直逼每桶140美元。尽管近期油价有所回落,但是全世界已经告别了“轻松石油”的时代,踏上了“艰难石油”的路程。

材料二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受油价上涨的影响最大,因为我们的技术低、消耗大、需求多、油价低、补贴多,如何应对高油价是中国21世纪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小题1:请你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16分)

小题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中国面对高油价提出应对之策。(12分)

正确答案

小题1: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最终都通过供求关系来表现。(8分)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价格的上升(3分);同时美元贬值,以美元计算的油价不断上升(3分);一些石油生产国处于动乱地区,会影响价格(2分)。(共16分)

小题1:应对高油价,关键是推动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提高国内石油的价格来影响人们的需求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每点3分,共12分)

本考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受油价上涨的影响最大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经济知识的理解。

小题1:可以从价格由价值决定、供求关系、美元贬值、动乱地区等方面来分析回答。

小题1:可以从技术创新、新能源的开发、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探究小组利用周末时间走访本市蔬菜批发市场时了解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一般有机蔬菜由于无污染,富营养,品质高,具有自然本色,其价格是普通蔬菜的2—3倍。

信息二:有机蔬菜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同时还必须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其种植需要精耕细作,但产量不高,目前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很少,产品供不应求。

简要分析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价格高的经济道理。

正确答案

(12分)(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生产有机蔬菜要求严格,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价值量大,价格自然要高于普通蔬菜。(6分)

(2)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有机蔬菜的市场供应量小、需求量大,导致市场上有机蔬菜供不应求,引起价格上涨。(6分)

试题分析: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价值决定价格,二是供求影响价格。依据材料从这两方面分析有机蔬菜价格高的原因即可。

点评: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是基础性的影响。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求不能决定商品价格,只能影响商品价格,但供求却能决定商品价格涨跌幅度的大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2012年2月起,某省l4个省辖市同时启动家电下乡工程,对购买下乡家电产品的农民按最终销售价格的l3%给予财政补贴。5月份,全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月销售量环比增长46%。目前该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已突破40万台,销售额突破7亿元,补贴金额3723万元,销售量、销售额一直在全国第二批启动的9个省市中稳居第一(全国排名第四)。

下列图1为2011年该省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家电拥有情况,图2为补贴前后农村家电需求量变化情况。

材料二:该省是家电制造大省,企业众多,产能很大。当前,由于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内需不足,家电企业遇到极大困难。家电下乡对湖南家电制造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信息,并分析家电下乡对农民生活的积极影响。(8分)

(2)有人认为,占领农村市场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请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8分)

正确答案

(1)图1反映出该市每百户农村居民家电拥有量低于城镇,(2分)图2反映出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实行财政补贴后,家电需求量增加。(2分)图1图2共同说明农村家电消费市场广阔,潜力巨大。(2分)从中可以看出家电下乡有利于刺激农村消费,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2分)

(2)占领农村市场有利于企业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2分)企业要在竞争中制胜,还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2分)必须加强自主创新,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分)必须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2分)

本题以全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财政知识的理解。(1)注意认真读图,注意从图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标题会给我们最好的提醒,主要从农村居民家电拥有量低于城镇、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2)本小题回答时难度不大,主要是从企业经营取得成功的因素方面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2分)民富才能国强,民安才能国稳,故民生乃国之根本。

农民增产不增收,是农户致富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家庭农场主老马种的是统一的优质稻,面积大、品质好,让他有能力挑粮商。但由于缺乏烘干设施,无法控制自己卖粮的节奏,只能以1.44元的价格卖出粮食。同样卖稻子,农村合作社负责人老胡,既能借助新型粮食经营模式(如图所示),又有国家补贴大半的专业统一的烘干设备,自主选择了卖粮的好时机,以1.7元的价格卖出粮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注:“粮食银行”是一种采取市场化运作,吸收农民手中余粮“储蓄”,“储户”可凭“存折”随时提取、购粮、折现的新型粮食经营业态。

(1)简要说明为什么老马和老胡获得的收益不同。(3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农民如何才能控制卖粮节奏,实现增收。(9分)

当前,我国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关键是要把已有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推进以法治方式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坚持统筹城市和农村、兼顾当前和长远、政府救助与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并举,切实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应怎样使困难群众获得有效救助。(10分)

建设武汉“市民之家”,是武汉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市民之家现有66个单位进驻,设立318个受理窗口、办理426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它的配套建设分为城市规划展示馆和中庭文化展示区,它们是一座集政务服务、规划展示、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项目被市政府列为2012年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首。

(4)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说明武汉市委是如何践行为民执政理念的。(10分)

正确答案

(1)由于技术手段和经营模式不同,老马和老胡选择的卖粮时机不同,获得了不同的收益。(3分)

(2)①农民借助粮食银行的经营模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分)

②政府发挥财政作用,实施支农补贴政策,支持农民购买技术设备。(3分)

③供求影响价格,供给相对减少时,农民选择恰当时机卖粮,实现增收。(3分)

(3)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全面地看问题。救助困难群众,需要统筹城乡、兼顾当前和长远、政府救助与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并举。(4分)

②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当前社会救助的完善和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制度与法律保障。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才能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6分)

(4)武汉市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城市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3分)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2分)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市民之家,方便企业和市民办事。(5分)

试题分析:(1)该题需要准确概述材料内容,总结二人收益不同的原因。二人卖粮的时机不同,价格不同,导致其收益差距。具体原因包括:烘干技术影响价格,经营模式不同。

(2)根据第一问的分析,从卖粮时机、经营模式、烘干设备等角度回答。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此时卖出,获利增加;采用新型的经营模式,降低经营成本,增加收益;政府实施支农补贴政策,农户购买相关设备,增加收益。

(3)该题的原理指向性明确,矛盾的相关知识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根据材料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分析。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的“关键”,体现了要抓主要矛盾;救助困难群众,需要统筹城乡、兼顾当前和长远、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等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该题以武汉市委、市政府建设武汉市民之家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建设武汉市民之家的活动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地位、执政方式等,结合其具体行为阐释,注重体现如何为民执政的。

下一知识点 : 多彩的消费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多变的价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