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变的价格
- 共9708题
据调查,空调在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拥有率是43.9%,正是受我国空调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空间和相对高利润率的刺激,许多企业争相进入空调市场,致使整个行业生产规模近年来以30%~4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尔、格力、美的等空调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科学管理和科技创新,开发静音空调、环保空调等,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利润。有的企业盲目跟风,不仅没有核心技术,而且管理混乱,濒临破产。
请联系材料说明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生产的?(10分)
正确答案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调节产量。空调生产的高利润吸引许多企业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向空调生产,空调业的生产规模扩大。(5分)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面对激烈的竞争,海尔等空调企业提高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管理,科学安排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经济效益。(5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结合本题材料,看到,巨大的利润让很多企业加入或扩大生产,空调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大的企业开始进一步加强管理科技创新,安排人才物力加入生产更好更先进的产品。体现调剂生产要素的投入。
CPI衡量的是一篮子商品价格的变化,旨在准确反映家庭支出的情况。有学者研究发现猪肉在中国CPI一篮子商品的食品部分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占整个一篮子商品的比重为10%。食品价格上涨主导CPI的上涨,而猪肉价格正是食品价格中的“带头大哥”,使得猪肉成为所占权重最大的单一组成商品.近十年来的物价走势,也反映出猪肉价格和物价如影随行。因此,CPI被戏称为“中国猪肉指数”(China. Pig Index)。2013年猪肉价格呈不断上涨趋势。人们对此有很多感慨,以下是部分网友针对猪肉价格上涨发表的言论:
网友一:养猪户积极性不高,生猪货源不足,猪肉价格上扬。
网友二:饲料价格、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网友三:此肉吃不起,另寻它肉去。
网友四:猪肉一劲涨,猪倌扩栏忙.
运用所学有关价格的理论知识,分别说明上述网友言论的合理性。(8分)
正确答案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网友一的观点体现了这一观点,由于生猪供应减少,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猪肉价格上扬。
(2)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越高。网友二的观点就体现了这一点,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提升,猪肉价值量变大,带动猪肉价格上涨。
(3)价格变动会引起人们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来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网友三的观点就体现了这一点,猪肉价格上涨,人们减少对其购买,转而去购买其他肉类产品。
(4)价格影响生产,会引起生产规模的调整。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网友四的观点就体现了这一点,猪肉价格上涨,养猪者利润增加,从而扩栏增加产量。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四个网友的观点分别反映了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具体包括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准确表述教材基本理论,然后结合网友观点一一对应进行分析,组织语言即可。
(27分)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51年法、意、西德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改变了不触及国家主权的松散的合作方式,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有权决定煤钢生产的价格、原料的分配,对违反规章的企业进行处罚。后来荷兰等国提议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几经磋商,到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能源价格改革为什么要坚持市场化方向。(5分)
正确答案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坚持能源价格改革市场化方向可以使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信息,有效配置资源。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市场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能源价格改革坚持市场化,解读设问,价格改革应该立足影响价格的因素,市场化,应该立足市场配置资源,即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坚持能源价格改革市场化方向可以使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信息,有效配置资源。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市场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15分)
正确答案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分),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4分)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3分),围绕价值上下波动。(4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准确、全面回答。从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角度认识和理解价值规律。学生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难度较小。
等价交换原则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正确答案
错误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价值规律,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相符,所以说等价交换并不是说每次交换价格与价值相等,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材料一
2011年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图
注:生产成本增加、城市化建设占用的耕地越来越多,导致蔬菜等农产品供应不足,一些不法商人囤积居奇、哄台物价等因素导致江苏居民消费价格不断上涨。
材料二 国务陆颁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稳定物价,在此之后,江苏省政府出台了稳定物价的15条措施。
(1)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江苏省政府应如何稳定物价。
正确答案
(1)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成本的增加和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导致江苏1至11月物价不断上涨。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市场上的不法行为,也是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出台稳定物价的措施后,预期江苏居民消费价格将逐渐回落。
(2)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调控,如实行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保障供应;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宏观调控等知识点,第(1)问: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首先需要考生了解图表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即物价1至11月份前上涨,后面有所回落,既然是解读,所以考生还要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考生可以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政府宏观调控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考查政府应如何稳定物价,主体是政府,考生可以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角度进行分析。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11个月的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涨幅比10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1-11月全国房价住宅均价达4600元/平米,比2008年均价上涨了1000元/平米,为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地方GDP的50%来自房地产,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靠出卖土地,土地价格猛增,增加了住房成本;中高收入者加大房地产投资,中低收入居民受盲目从众心理的影响也纷纷买房,导致房价上涨。
1)结合材料从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住房涨价的原因(6分)
2)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谈如何解决居民住房问题?(9分)
正确答案
(1)(6分)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土地价格高,导致了住房成本增加引起房价上涨。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中高收入者加大房地产投资,中低收入居民受盲从心理的影响也纷纷买房,导致住房供过于求,房价上涨。
(2)(9分)(1)解决住房问题主要靠市场调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
(3)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试题分析:该题以我国房价上涨为背景材料,第一问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该题运用的原理即价格多变的原因,包括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消费心理主导消费行为,引起供求变化,导致价格上涨。要结合材料内容从土地价格提高、中高收入者炒房、中低收入者盲目跟风等角度结合原理进行具体分析。第二问,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分析如何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具体回答
点评:该题材料新颖,是社会热点问题,导致房价上涨的原因,材料中有具体列举,回答原理时要和材料内容具体联系,从价值、供求、消费心理等全面分析。价格多变的原因经常出题,学生对原理表述不成问题,主要是对材料的解读和运用。难度一般。第二问运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如何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即对住房如何配置,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思考。难度适中。
近年来,中国和韩国两国的经济合作与交往密切。
事例一 2010年初,韩国发生旱灾,白菜严重减产,白菜价格由年初的每颗1600韩元上涨到9月的12000韩元。2010年,韩国下调中国进口白菜的关税税率。
事例二 2007年,韩国对中国开放了资本市场,到2010年,中国已有多家公司赴韩国上市发行股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回答。
(1)事例一韩国下调白菜进口关税对中韩两国经济各有影响(6分)
(2)事例二对中韩两国经济各有什么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①韩国政府下调白菜进口的关税,可以降低白菜的进口成本,增加白菜进口数量,缓解韩国白菜供不应求的矛盾,平抑白菜市场价格。(2分)②韩国白菜进口关税的下调,会增加对白菜的进口,中国白菜出口韩国增加,减少了国内市场的白菜供应,使得中国白菜价格上涨,一方面促进中国菜农收入增长,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中国菜农种植白菜的积极性,增加来年中国白菜的市场供应,引起白菜市场价格波动,从而增加中国菜农的经营风险。(4分)(2)①中国公司赴韩上市扩宽了中国公司的融资渠道,利用国际资本发展自己,是引进来(利用外资)的重要措施,可以增强中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3分)②中国公司赴韩上市,可丰富韩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选择,获得中国公司的利润,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3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本题不超过12分)
试题分析:(1)韩国下调白菜进口关税,对中国和韩国各种的影响要分别回答。对韩国来讲,白菜供求关系改善,稳定白菜价格;对中国来讲,减少了国内白菜供给,价格上涨,有利于调节生产,调动种植白菜的积极性,增加菜农风险。(2)中国公司赴韩上市的影响,对中国公司来讲,可以达到公司上市的融资目的、扩大引进外资规模;对韩国来讲,投资者的选择范围扩大,可以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张某是某高校大一学生。为了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2010年国庆期间他打算买一款手机。以下是他购买手机的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回答以下问题。
【前期调研】 张某通过网络以及和同学询问,了解到,手机的品牌众多、款式多样,不同品牌、性能的手机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不过与前几年相比,手机的价格普遍降低了。
(1)请简要分析手机价格普遍下降的原因。(4分)
【卖场体验】 一来到商场的手机专柜,就有许多服务员向张某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张某发现,所有品牌的手机都在以“庆国庆,送大礼”等名义搞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而竞相压价是普遍运用的促销手段。
(2)降价销售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手段,企业经营取得成功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6分)
正确答案
1)①供求影响价格。手机供给大于需求导致手机价格下降。(2分)
②价值决定价格。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机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下降,这是手机价格普遍降低的根本原因。(2分)
(2)公司经营成功,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分);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分);
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2分)
略
从今年6月底以来,由于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洪涝灾害,造成当地猪肉短缺,我省部分城市的生猪开始“支援”南方市场,再加上近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部分地区发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省生猪生产下降。2007年4月以来,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目前,我省部分城市的生猪、猪肉价格逐渐达到今年新高点,个别市的肉价甚至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猪肉价格一涨,苦了居民,喜了农民。农民有了按劳等值的收获,当然高兴。但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富了的城市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城市居民还是低收入者,面对十几元一斤的猪肉实在尴尬。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1)谈谈你对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原因的认识。(6分)
小题2:(2)简析猪肉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7分)
正确答案
小题1:(1)①价值决定价格。由于猪饲料等价格上涨,饲养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了猪肉价格上涨。(3分)②供求影响价格。由于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洪涝灾害,造成当地猪肉短缺,我省部分城市的生猪开始“支援”南方市场,再加上许多地区疫情严重,极大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从而使生猪和猪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扬。(3分)
小题1:(2)①从生产上看会调节生产规模。肉价上涨,养猪有利可图,会刺激农民扩大生猪养殖的规模,逐步增加生猪和猪肉的供应量;(3分) ②从生活上看,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所以人们会减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同时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仅影响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还会影响人们对相关商品的需求,所以人们会增加消费一些与猪肉可以互为替代的商品。(4分)
小题1:本题实质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点。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熟记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本题比较简单,可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两方面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知识点。注意两大方面分析问题一是对生产的影响二是对生活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可从调节生产规模,扩大供应这一角度分析。对生活的影响可从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的变化以及猪肉的互为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分析。注意论述要全面。
《华夏时报》报道,短短一个月里已经有十余个厂家的几十款车型加入价格战,其中销量前10名的乘用车企中有8家车企都对旗下主力车型进行了降价。涉及的企业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奇瑞、东风雪铁龙、天津一汽、东风标致和东风日产。我国8家主流汽车生产企业卷入价格战,销量均比降价前有所提升。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降低商品价格。(10分)
源
正确答案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取得价格优势,在竞争中取胜。(4分)
但是,低价格不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手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还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注重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品质好的产品;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等。(4分)
所以,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2分)
略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升,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升,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的人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的人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汽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柴油需求量不断上升。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6分)
(2)请你就汽车企业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提两条合理化建议?(6分)
正确答案
(1)①价格影响需求,价格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减少;价格低,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增加。油价的升高使人们对汽油的需求量减少。②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价格升高,需求减少,导致汽车需求减少;汽油与柴油是替代品,汽油价格升高,需求减少,导致对柴油的需求增多。
(2)①调节生产,由于汽车需求量减少,生产厂家应该适当地缩小生产规模。②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竞争优势。③依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④诚信经营,通过优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产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创名牌产品。⑤进行强强联合或者企业兼并,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形成规模效应。⑥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依据市场需求生产,善于创造消费需求。
试题分析:
(1)“如何影响”型简答题是需要回答体现什么原理观点,是如何体现的。其答题要求是:一般摆出理论依据,二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设问是回答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变动对互补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等知识点来展开。
(2)“如何做”型简答题是需要解释为什么、怎么办。所以其答题要求先摆出相关的理论依据,然后结合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措施。本题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从汽车企业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汽车企业调节生产、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诚信经营、进行强强联合或者企业兼并、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等去说明。
某农民向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他听完后说:“我不该投资上万元,一下子扩种了10多亩棉花,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4分)
(2)运用“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对该农民如何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正确答案
(1)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分)
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分)
(2)① 调节生产规模。在价格上涨的时候要预见价格的下跌,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在产品价格下跌时,要注意将要出现的价格上涨,合理调整种植结构。(3分)
② 提高劳动生产率。运用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自己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3分)
③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获得更大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多利润。(3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某农民根据棉花价格行情改变种植计划为材料,第一问考查学生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识记。该题设问指向明确,内容是经济生活的基础知识,着重与识记,学生要完整、准确的回答。第二问运用的原理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解决的问题是该农民如何生产。首先要回答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三点影响,然后结合材料中棉农的实际对每一个要点加以分析。该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点评:这两个题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学生对课本基本原理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回答时,原理表述要准确、完整,结合材料部分语言要精练,概述。
材料一: 2012年国际油价跌跌涨涨中走势上扬,受此影响国内油价也在短暂的下调后创出新高,一部分做着“轿车梦”的人又增了几分犹豫。同时,国内外黄金价格也表现出震荡上扬走势,受此影响黄金首饰价格上涨,也让不少珠宝商觉得生意没有以前红火了。
材料二 : 进入10月份以来,国内鸡蛋价格持续上涨。2012年11月7日,普通鲜鸡蛋已达每斤4.03元左右。但是市场上买鸡蛋的人并没有大幅减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价格变动对生活产生的影响?(4分)
(2)国内成品油涨价对一部分人的“轿车梦”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①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购买。 (2分)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鸡蛋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小,对黄金首饰等高档消费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大。 (2分)
(2)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商品。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引起人们对该种商品减少购买,同时也会引起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反之亦然。所以汽油价格的上涨,人们会减少对汽车的购买,影响了一部分人“轿车梦”的实现。(4分)
试题分析:(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涉及到的是需求法则——价格高,需求降低,价格低,需求提高。但是价格对不同商品的影响程度不同,对耐用品的影响大,对必需品的影响小。
(2)设问的关键词,一是成品油,二是轿车,成品油和轿车互为互补品,油价涨,人们对油的需求减少,对轿车的需求也会减少。根据材料,结合知识点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是比较简单的主观题,因为从设问中可以很容易的确定知识点。主观题的关键一步就是确定知识点,只要知识点定位准确,那就成功了一大半,在组织答案的时候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14分)
近年来,受我国空调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空间和相对高利润率的刺激,许多企业竞相进入空调市场,致使整个行业生产规模近年来以每年30%~40%的增长率猛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空调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科学管理,重视科技创新,开发科技含量高、质量好,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而有的企业盲目跟风,不仅没有核心技术,而且管理混乱,濒临破产。
(1)由于空调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空调价格不断下降,从而使电风扇的销售量不断减少。你认为这里的原因是什么?(5分)
(2)请你联系材料说明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生产的。(9分)
正确答案
(14分)
(1)在可以互相代替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将使消费者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空调和电风扇的功用相近,是互为替代品,因此,当空调价格下降后,老百姓会减少对电风扇的需求(5分)。
(2)①调节生产规模,空调生产的高利润吸引了许多企业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空调生产,空调业的生产规模扩大。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空调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了经济效益。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好,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9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