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共920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中心任务,这其实也是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是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在K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深化了我们对新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D.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正确答案为C。
二、综合分析题(127~140题)(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7-130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D.政治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前进的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推动社会的发展.并且决定着国家制度、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上层建筑,以此构成人类社会全部的历史发展画卷。我国现阶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部的工作都是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核心来进行的。创造条件发展生产力,利用现有全部物质和精神力量发展生产力,积极主动发展生产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大的本质。因此本题答案为A。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恰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85周年纪念。而十月革命发生时,古老的中国在经历了辛亥革命之后,仍然处在封建军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美国政府发言人艾奇逊曾说:“中国共产党是在二十年代初,期,在俄罗斯革命的思想推动之下建立起来的。”
你对这种说法怎样评判你认为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1928年10月,毛泽东指出:“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中国的民主革伞的内容,依国际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的剥削。”
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在哪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结果如何
(3)1937年5月,毛泽东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遵循什么原则处理和其他政治集团间的关系结果如何
(4)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有哪些重大举措
(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一反一正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评判:是客观的,符合史实。影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2)①领导丁人运动,掀起工运高潮。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给全国人民指明方向。③建立统一战线,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④领导工农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共同发动国民大革命。⑤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3)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①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②设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③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启示: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重大的挫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总结,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解析
[解析] 这道大题涉及到好几个小问题。乍看起来似乎难以下手,其实只要细心思考,每一问都不难回答。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最重要的是要把问题所涉及的背景、原因、过程、脉络、结果等细节梳理清楚。这样就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一问的判断是基本客观的,同时要指出中国国内的社会阶级基础对于党成立的决定意义。第二问强调党在大革命时期所进行的探索:工人运动、党的纲领、国共合作、国民革命、武装斗,争。第三问旨在说明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之际顾全大局、精诚团结。第四问的关键点在于指出改革开放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公安工作的重心和指导思想实现了战略转移,即______。
A.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
B.由以打击为主,转移到以防范为主上来
C.由单纯依靠公安机关,转移到公安机关与群众相结合上来
D.由主要依靠政策办事,转移到主要依靠法律办事上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公安事业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同样迈出了新的步伐,得到了长足发展。公安工作的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迅速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实现了公安工作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移。
(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A.改革开放
B.体制改革
C.科学发展观
D.一国两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要实现新阶段的发展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是
A.毫不动摇地实行改革开放
B.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毫不动摇地进行体制创新
D.毫不动摇地加强党自身的建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68~72 这5题出自胡锦涛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
A.加强原始创新
B.加强自主创新
C.加强集成创新
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85~86
这2题是对第6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造型国家的基本内容的考查,是新教材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原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集成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十七大以来,党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这是基于
A.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D.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BD。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十二五”规划》总报告中,把节能环保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还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选项C表述有误,用排谬法排除。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下列关于依法治国,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
B.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
C.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是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
D.依法治国这种制度和法律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主要体现在:(1)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依法治国法律实施的必要前提;(2)坚持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活动的基本要求;(3)实现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故A、B正确。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有:(1)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 (2)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故C正确。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故D错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是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深化了我们对新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D.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根据上述论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正确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①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道德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有重大的反作用。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①从增强爱国感情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思想信念。③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做起。④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①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家庭幸福和睦的迫切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②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关系上亿家庭切身利益的最大的民心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③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万古长青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现在的未成年人是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央作出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摘自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9月6日)
材料2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3
“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要适应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扩大和深化同各方的共同利益,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摘自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怎样看待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正确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以深圳特区建设为代表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可以从以下几点深入理解。从力度看,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从目的看,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从性质看,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意义看,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深圳特区建设等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
A.加强原始创新
B.加强自主创新
C.加强集成创新
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85~86 这2题是对第6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造型国家的基本内容的考查,是新教材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原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集成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