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距地面高度越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和周期越大

B线速度和周期越小

C线速度越大,周期越小

D线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两个行星各有一个卫星绕其表面运行,已知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2,两行星半径之比为2:1,则(  )

A两行星密度之比为3:1

B两行星质量之比为16:1

C两行星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8:1

D两卫星的速率之比为4:1

正确答案

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天线偶然折断了,天线将(  )

A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向地球

B做抛体运动,落向地球

C沿轨道切线方向飞出,远离地球

D继续和卫星一起沿轨道运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减小,仍然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离地面越近

B角速度越大

C周期越大.

D向心加速度越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近八十圈的太空飞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六号”飞船与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时比较(  )

A“神舟六号”的周期长

B“神舟六号”的轨道半径大

C“神舟六号”的线速度大

D“神舟六号”的加速度大

正确答案

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了探索神秘的宇宙,人类各种航天器相继升空.神舟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等工程相继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关于航天技术和相关物理学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最大发射速度

B万有引力为飞船提供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C爱因斯坦认为运动的时钟会变慢

D经典力学认为物体的质量与其运动速度无关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后,经过115小时32分的太空飞行,在离地面343 k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77圈,运动中需要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飞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到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 )

A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逐渐减少

B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所有人造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

B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大小相等

C卫星离地面越低,发射速度越大,而运行速度越小

D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中,用弹簧秤挂一物体,其示数为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嫦娥二号”正在距月球表面一定高度的轨道上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它可以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假设月球是密度分布均匀的球体,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若要较精确地测定月球的密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只需要测定嫦娥二号的轨道高度和运行周期

B只需要测定月球半径和嫦娥二号的运行周期

C只需要测定嫦娥二号的轨道高度和月球半径

D需要测定嫦娥二号的轨道高度、运行周期和月球半径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04年9月9日7时14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同时将两颗“实践”六号空间环境探测卫星成功地送入了太空.这两颗卫星主要进行空间环境探测、空间辐射环境及其效应探测、空间物理环境参数探测,以及其他相关的空间试验.下列有关这两颗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若天线突然折断,则天线将作平抛运动而落向地面

C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由于受到稀薄气体的阻力作用,速度将越来越小

D这两颗卫星的运行周期一定都小于24h

正确答案

A,D
下一知识点 : 宇宙航行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