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 共1083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
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与东南亚、南亚部分国家示意图
(1)比较拉萨、昆明、三亚气候特点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十几年来,我国新建了青藏铁路、南昆铁路、粤海铁路,试分析上述三条铁路线相同的主要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拉萨:冬寒夏凉,空气稀薄,日光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昆明: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降水集中在夏季,受夏季风强弱或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秋、冬、春旱季长短有差异:三亚:全年皆夏,光照、热量、降水丰富。
(2)加快资源开发、货物流通、商品交换、旅客流动、信息和资金的流动,推动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行优势互补。
读下图,图中箭头表示20世纪下半叶本地区产业转移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国除了多火山、地震外,还经常发生哪些地质灾害?并简要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国夏季东南部沿海多降雨,冬季西北部沿海多降雪,请阐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请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中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2)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原因:①A国多山,地形复杂,相对高度大;②A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岩石遭受强烈破坏;③A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3)A国(日本)为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吹来,加之日本暖流的影响,太平洋沿岸(东南沿海)降水较多;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时,会携带一定的水汽,加之西北季风为寒冷气流,所以日本海沿岸(西北沿海)降雪较多。
(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②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④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原生产地地价昂贵,原生产地环境污染严重)。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概述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途经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天山山脉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
(3)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4)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铁路沿线。关注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5)使亚欧大陆交通更为便捷,贸易距离缩短,推进商品交换,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
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
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青藏高原局部地区年降水量≥10℃的积温分布图。
(1)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
该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
(2)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热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4)下列叙述能反映青藏高原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 ]
A、特有的文化风景是马头琴声和那达慕节庆
B、传统民居为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
C、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D、坎儿井、清真寺和节奏强烈的民族歌舞展现西域风情
(5)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既属于“三江并流”中的河流,又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河
流是_____________,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水能蕴藏量居全国之
最,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处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GPS技术(或全球定位系统)
(2)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3)C
(4)B
(5)①②;③④;山高谷深,水位落差大,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
(6)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充足的水汽;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读亚洲部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①和②表示两种自然带:则①_________________带,②__________________带,其大致分界
线是:____________。
(2)如果③和④表示两种气候类型:则③________________气候,④_______________气候。
(3)与①形成相同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变化规律,主要受____________因素
的制约。
正确答案
(1)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线
(2)热带季风;热带雨林
(3)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
(4)纬度地带分异;热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