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 共1083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2010年3月4日上午从海南三亚某军港码头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四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______(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经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航线,运输的主要资源是_____,世界上该物资的最大输出地是_____。
(3)三亚到亚丁湾航线附近陆地地区的气候类型有______。(双选)
(4)图中正确表示冬季洋流流向的是______(①或②),其成因是____________。
(5)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洋流②的成因,并说明它对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小;位于赤道无风带
(2)石油;中东(波斯湾沿岸或西亚)
(3)AD
(4)①;该季节盛行东北季风
(5)沿岸夏季盛行离岸风(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离开海岸,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寒流。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形成荒漠景观。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将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代表字母,填入表中相应界线名称后的空白栏内。
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C.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D.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下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请将这四个城市所在区域的数字代号填在空格中: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④区的交界线上有____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
(4)④区域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
(2 )④;① ; ③ ; ②
(3 )昆仑 ; 阿尔金; 祁连
(4 )气温低; 地势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南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指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0年前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2002年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10、3540、2000美元,该指标差距加大,同时劳动力成本差距也增大。
(4) 结合图3,说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述北海沿岸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海的温度、盐度均低于南海。两者油气资源丰富;北海有世界著名渔场。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2)南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热量充足(高温),降水丰沛(多雨),土壤肥沃。
(4)产量及排名下降。马来西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天然橡胶生产成本加大,导致产量下降。
(5)海洋运输。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适合运输大宗货物;橡胶运输时限要求不高。
(6)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量较多且全年分配均匀;常年受西风控制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图1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2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成因是 。据图1、图2,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 ,F是 。
(2)当图1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
(3)图3是图1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图3,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4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2、图4,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图2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沟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而形成,有便利的海运。交通条件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接近煤、铁产地)
(2)
(3)该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面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或起伏和缓);半岛东西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狭长)平原。
(4)原因:M岛位手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地区,气候凉爽,适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垣,利于农业发展。
(5)
(6)差异:乙岛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
理由:乙岛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海洋上,气温受海洋热力性质影响(或增温慢、降温慢);乙岛3月气温回升缓慢,9月气温下降缓慢,故月平均气温3月低于9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