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 共1083题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采,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1~3月或l2月至次年3月);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一11月,春、秋季即可)。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井使水面与高台(台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34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缅甸曼德勒2013年7月23日电:由中国、缅甸、韩国、印度四国投资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7月28日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这标志经过3年建设的中缅油气管道跨国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材料二:中缅甸油气管道分布图
材料三:丹兑和葛礼瓦气候统计图
(1)读材料三左图,描述丹兑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2)读材料三两图,指出葛礼瓦和丹兑1月气温差异和7月气温差异及年降水量差异,并据材料二图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3)读材料二图并结合气候统计资料,从地质、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设不利的自然条件及其影响。(6分)
(4)指出该工程的建成对中国和缅甸最重要的意义。(4分)
正确答案
(34分)
(1)(12分)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2分)。终年高温(2分),年降水量5000mm以上(大)(2分),有明显旱雨两季(2分)(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形成原因: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2分),受季风环流控制(2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2)(12分)1月丹兑气温较高(2分)。原因主要是纬度较低,获得太阳辐射较多(2分)。7月丹兑气温较低(2分)。原因主要是阴雨天气较多(2分)。丹兑年降水量大于葛礼瓦(2分)。原因是丹兑位于山脉西侧,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葛礼瓦位于山脉东侧,削弱了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2分)。
(3)(6分)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施工难度大(2分);经众多山地和河流,地势起伏较大,施工难度大(2分);雨季多暴雨,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施工难度大。(2分)
(4)(4分)对中国:减轻对马六甲海峡的严重依赖,保障我国能源供给的安全。(2分)对缅甸:获得大量天然气过境费用,促进经济发展。(2分)
试题分析:。
(1)分析左图,丹兑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丹兑终年高温,年降水量5000mm以上,降水量很大,而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有明显旱雨两季,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因为丹兑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终年高温,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该地受季风环流控制,形成明显的旱雨两季。
(2)对比分析两图,丹兑和葛礼瓦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1月丹兑气温较高,葛礼瓦较低,主要因为丹兑较葛礼瓦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较葛礼瓦多,7月丹兑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丹兑7月阴雨天气较多,太阳辐射被削弱较多,获得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丹兑年降水量远大于葛礼瓦,因为给两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丹兑位于山脉西侧,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而葛礼瓦位于山脉东侧,处于山脉背风一侧,削弱了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因而降水较少。
(3)依据材料二图信息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施工难度大,中南半岛地区山河相间,南北纵列,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在西南季风影响下,雨季多暴雨,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施工难度大。
(4)该工程主要用于油气能源的输送,该工程的建成对中国主要是增加了能源输入渠道,可以减轻对马六甲海峡的严重依赖,保障我国能源供给的安全,而缅甸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天然气过境费用,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图文材料(左图为卡塔尔区域示意图,右图为该国首都多哈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达到90000美元。液化天然气是由气态天然气冷却加工而成的,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日本、西欧等地。
(1)简述多哈气候特征及其成因。(6分)
(2)说出卡塔尔的地形起伏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3)说出多哈解决城市用水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原因。(8分)
(4)①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港,简析其形成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全年高温(2分);全年降水稀少(2分);(或全年高温少雨) 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东北信风控制)(2分)
(2)中间高,沿海低;起伏较小(或地形平坦)(2分,答对一个即给2分) 理由:地处半岛(2分);交通线路成网状且分布均匀(或陆上天然气管道平直)(2分)。
(3)海水淡化(石油换水)(2分) 多哈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2分);临海(2分);经济发达(2分);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此答案专门针对石油换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4)有良好的港口条件(2分);靠近天然气田(资源丰富);产量大;(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附近有液化气加工厂(2分);与输出国距离远,适宜海运(2分)。
试题分析:
(1)结合左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其地处西亚地区,处于20°N~30°N之间的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年降水稀少,睛天多。结合右图可知,多哈全年高温,最低温仍在18°C以上,全年降水稀少,故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体现出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凉爽干燥,其成因除了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外,该地还受周围高原地形阻隔影响,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蒸发旺盛。
(2)卡塔尔地处半岛上,交通线路成网状且分布均匀,陆上天然气管道平直,体现出地形中间较高,沿海较低,地形起伏较小的特征。
(3)多哈为热带沙漠气候,解决城市用水最主要采取海水淡化或石油换水等措施,因为多哈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半岛临海,加上经济发达,有海水淡化技术,而且多哈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可以石油换水。
(4)①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港,因为①处有良好的海港条件,靠近天然气田,资源丰富,附近有液化气加工厂,且产量大,与输出国距离远,适宜海运。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下左)。
材料二: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上右)。
材料三: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
(1)简述材料一中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重量。单位为千克/平方米.年)差异并分别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A为原始森林情况下土壤肥力状况,依据材料二回答热带雨林中的土壤为什么一般比较贫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均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丙地位于来自大西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差异:热带雨林的生物量较大;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较小。
原因: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旺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低、降水较少,植物生长比较缓慢。
(3)雨林储存的养分最多;枯枝落叶分解释出的养分被地表径流带走释放到土壤中的养分少;土壤因淋溶作用而流失养分;土壤养分供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和补充养分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乙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
(2)以亚欧大陆为例,甲气候分布于该大陆的___________岸,分析该气候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乙气候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乙地河流进入汛期时,北印度洋洋流呈______方向,南亚吹_______风。
正确答案
(14分)
(1)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2)西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顺 西南
(1)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图示:甲的气候类型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乙的气候类型为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2)以亚欧大陆为例,地中海气候分布于该大陆的西岸,该气候的成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
(3)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当乙地河流进入汛期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方向,南亚吹西南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