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四幅“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回答问题。(8分)

(1)四幅图中,全年降水稀少的是_____,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的是_____。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

(2)丙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                       ,成因是   

                                 。                         

(3)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         _ 。

(4)北京的气候与_______相似。

正确答案

(1) 丁 甲  丙(3分)

(2)类型:热带季风  特征: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分)

(3)大陆的西岸,纬度30—40°(1分)   

(4)乙(1分)

根据“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可知,

甲是地中海气候,分布30—40°大陆的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乙是温带季风气候,与北京的气候相似。

丙是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丁是热带沙漠气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气候类型分布空白示意图”(图2—39)完成下列要求。

  图2—39

  (1)按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

  (2)按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图中⑧处所在地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3)写出图中⑤处所在地风向的名称。

  (4)分析图中⑦处所在地风向的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1)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2)夏季受副热带等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3)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4)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洋的西岸,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南风。

:气候类型的分布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掌握时应注意寻找规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下图A是“我国某地区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图B中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8分)。

小题2:这种气候类型在我国分布面积较广,跨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寒温带三个热量带;该气候类型夏季常会有暴雨,主要由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暴雨集中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容易引起________________现象。(8分)

小题3:分析该地气候与同纬度日本相比较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小题4:下列哪些区域的气候与图中所示气候特点相符(   )(4分)

A 东北地区           B 青藏高原地区        C 南方丘陵地区

D 西北地区           E 西南地区

正确答案

小题1:略(8分);(气温曲线需用平滑曲线连画,降水柱状图需要注意长方组的标准)

小题2:暖温带(2分)、中温带(2分); 冷锋(2分)水土流失(2分)

小题3:该地气候与同纬度日本相比,夏季更高温、冬季更寒冷(1分),气温年较差较大(1分),降水更集中(1分),年际变化更大(1分);原因是日本受海洋影响显著(2分),该地受大陆影响显著(2分)(日本季风气候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该地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小题4:A(4分)

小题1:根据图B中已有的信息,横坐标表示月份,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再结合图A中各月份气温和降水量的情况来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小题2:根据图A中气温和降水量的情况,可知是温带季风气候,在我国分布面积较广,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三个热量带;该气候类型夏季常会有暴雨,主要由冷锋天气系统造成的,暴雨集中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现象。

小题3:该地气候与同纬度日本相比较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日本是岛屿,受海洋影响大,而该地受大陆影响大。

小题4:结合选项,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的是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山气候,南方丘陵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4分)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6分)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②地常年盛行风______,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 (填字母)(2分)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                         等主要环节上。(2分)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试从大气环流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正确答案

(14分)

(1)

(2)②    地形(2分)

(3)西南(西)     D(2分)

(4)降水 陆地径流(写“地表径流”可以给分)(2分)

(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2分,如只写亚热带季风气候不给分,必须以大气运动来回答)

试题分析:

第(1)题,结合②④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②位于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2)题,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明显;①⑤均位于赤道附近,但①处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⑤处由于地势高,故气温略低,对流运动不旺,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第(3)题,②地由于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其风向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

第(4)题,③地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降水少,而地表径流少;①地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降水丰富,地表径流丰富;

第(5)题,④地由于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故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季风环流,在季风环流影响下,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面“风向分布模式图”和“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14分)

(1)左图是       半球       季;(2分)

(2)右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甲、乙、丙、丁在左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4分)

(3)除南极洲外,其它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填代号,下同)(1分)

(4)E、F同为300N~400N的大陆, E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F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两地的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                        

                       。(4分)

(5)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的是___________。(1分)

(6)甲气候代表的地点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丁气候代表的地点可能是下列中的   。(2分)

正确答案

(1)北;冬

(2)E;A;B;F

(3)E;

(4)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位于大陆西岸,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乙位于大陆东岸,受到季风环流的影响。

(5)A;

(6)C;A。

(1)根据图中的纬度分布,判断为北半球,根据30°-40°之间受西风控制,气压带向南移,为北半球的冬季。

(2)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对应E,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A,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B,丁地为亚热季风气候,对应F。

(3)除南极洲外,其它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图中字母为E。

(4)E、F同为300N~400N的大陆, E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F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的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甲位于大陆西岸,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乙位于大陆东岸,受到季风环流的影响。

(5)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的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6)甲为地中海气候,罗马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开普敦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