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地理
- 共1128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下表、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10年人口数及年龄构成状况,读图表回答6~8题。
6.右图中与2010年该城市人口年龄构成最接近的是
7.造成2010年该城市65岁以上人口比例特征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8.我国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对该城市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②有利于延缓老龄化进程
③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④减轻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可知,该城市总人口为2885万人,0~14岁人口为490万,约占17%;15~64岁人口为2061万,约占71.4%;65岁以上人口为334万,约占11.6%。根据三角形坐标图各点的判读,可知最接近的为④点,结合选项,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人口的年龄结构。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只需粗略的算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人口比重,再结合三角形坐标图,读图分析即可。
易错点
部分学生对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错误,容易错选成其它选项。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读图能力,需要学生细心作答。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寿命的延长、人口迁移等有关,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老年人口的比重下降,故最不可能的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结合选项,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的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设问较为简单,只需找出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即可作答。
易错点
部分学生会出现审题不清的情况,由于审题不清,在作答时回答成最可能的原因,而题干设问最不可能的原因。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内容较为简单,适合学生的基础练习,符合考查要求。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是出生人口增加,老年人口的比重相对下降,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进程,②正确;放开二孩政策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生育观,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失衡的状况,③正确;结合选项,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政策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认真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结合选项信息分析即可。
易错点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导致一定时间内出生人口增多,人口峰值推迟到来,①错误;新增人口较多,劳动人口的负担会加重,④错误。
1.下图为重庆市人口年龄结构(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和总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题。
表示65岁及以上的人口曲线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青少年出生率降低,曲线甲;老年人口比例增加,曲线丙;总人口不断增加,曲线乙,青壮年比例变化不大,曲线丁,故答案显选C。
考查方向
人口的自然增长
解题思路
根据图表中的曲线变化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青少年出生率降低,老年人口比例增加,总人口不断增加。
知识点
右图示意我国1950年~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含预测),阴影部分为人口红利期。读图回答5~7题。
5.我国人口红利期内
6.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又提前结束,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②计划生育使人口抚养比迅速下降
③出生率持续下降使老年人口抚养比迅速上升
④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使得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
7.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示,少年人口比重少于30%,A错;老年人口比重在2010之后大于7%,B错;非劳动力人口是青少年和老年人之和,超过30%,C错;劳动力人口大于65%,D正确。古答案选D。
考查方向
人口的自然增长
解题思路
根据图示比例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对图示比例读书错误,并对其所指意思理解错误
教师点评
利用图片进行考察,难度较大。
正确答案
解析
图示开始时间正好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初,人口出生率降低,但随着时间推移,老年人口增加,即可得出答案C。
考查方向
人口的自然增长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回答即可
易错点
根据图示时间,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教师点评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正确答案
解析
我国在1985年之前,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A错,B对;2030年之后,劳动力减少,就业压力小,工业化程度进程会减慢,C、D错。古答案选B。
考查方向
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变化对工业的影响
解题思路
结合图示人口增长情况和我国经济发展实情,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对人口红利的判断不正确,且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情
教师点评
结合材料和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即可。
7.中国曾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人口增长得到控制。下图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劳动人口增长率演变预测示意图。据图可知
正确答案
解析
据图判断2021年劳动人口开始减少,并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短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的时间出现在2036-2040年间,所以我国的人口数量预计在2036-2040年达到最大值;1981-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上升的,1991年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1951-196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劳动人口增长率上升,故ACD错误, B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关系,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对我国人口增长及劳动人口增长的影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对照题设和图表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人口数量预计在2036-2040年间达到最大值。
易错点
本题只要读图正确,并注意图中数据的变化,较易得出正确答案。
知识点
网络消费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并对地域经济产
生一定的影响。图1示意某代表性购物平台上2003-2011年万人网络消费人教的时空演变。据此完成1-3题。
1.图1反映了我国万人消费人数时空演变特征的是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下列因素中与“万人网络消费人数”数值大小关联度最小的是
3.网络消费增长将导致实体大型购物中心
①部分门店功能由销售转为展示
②建设规模显著扩大
③数量及类型大幅增加
④背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协总倾比重下降
正确答案
解析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所以网络消费增长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特征,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万人消费人数时空演变特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所以网络消费增长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特征。
易错点
掌握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各地的消费水平即可解题。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推测,下列因素中与“万人网络消费人数”数值大小,与当地的总人口数有关,与发达的物流体系有关,与居民的收入关系密切,但与先下时间的多少关系不大,如果经济收入过低,不能满足温饱问题,即使有再多的闲暇时间也不可能大量网购,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根据图示信息推测,与“万人网络消费人数”数值大小关联度最小因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示信息推测,下列因素中与“万人网络消费人数”数值大小,与当地的总人口数有关,与发达的物流体系有关,与居民的收入关系密切,但与先下时间的多少关系不大。
易错点
本题容易误选D ,认为万人网络消费人数与人口的总数关系不大,实际上人口过少,物流及其他配套建设就少,网购不便,就会限制网络消费的发展,故总人口数与网络消费关系密切。
正确答案
解析
网络消费的快速发展,是实体大型购物中心收到影响,①部分门店功能由销售转为展示,④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下降,实体大型购物中心的规模会缩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数量及类型都会减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网络消费对实体大型购物中心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网络消费的快速发展,是实体大型购物中心收到影响,①部分门店功能由销售转为展示,④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下降,实体大型购物中心的规模会缩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数量及类型都会减少。
易错点
掌握网络消费对实体大型购物中心的影响,导致营业额下降,规模变小与种类变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图2),回答3~4题。
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
图2
3. 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
4.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 )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我国老龄化严重实际情况,根据图示,我国在2015年之后,劳动力比例出现负增长,故答案选B。
考查方向
人口数量的变化
解题思路
根据图示比例的变化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从2015年之后出现负增长。
教师点评
考察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
正确答案
解析
我国开放二孩十年内,劳动力没有增加,但老龄化程度却在加重,故我国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的发展,故答案选D.
考查方向
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
解题思路
结合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青少年增加的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我国开放二孩,青少年在增加,同时我国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重。
2015年7月,新华网发布了题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的文章,文章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迅猛,预计2012~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1.94亿增长到4.83亿,老龄化水平由14. 3%提高到34.1%,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老龄问题将在我国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读201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有
①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
②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③老年人口高龄化显著
④老年人口比重高
2.我国的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的绝对规模大,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总量,故①正确;读图可知,目前我国60岁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速度快,说明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故②正确;据图可知,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体老人的比例较低,高龄化并不是很显著,故③错误;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的比重较大部分发达国家低,故④错误。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只要牢固掌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即可解题。
易错点
本题答题时易把老龄人口比重与人口高龄化弄混在一起,导致得出错误的答案。
正确答案
解析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一直保持较低的出生率,所以老龄化现象严重,造成我国的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一直保持较低的出生率,所以老龄化现象严重。
易错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只要想到这一方面即可解题。
下图为某四城市域区人口资料图。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四城市中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7.目前④城市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其原因最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①③两城市人口人口的变动值虽相同,但①城市总人口增长5万人,③城市总人口减少了5万人,增长率不同;②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③城市人口增长率约为-0.3%,而总人口变化为5万人,所以人口基数最大;④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比②、③大,故C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两个方面,即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注意人口的机械增长是指的人口的迁移。
解题思路
分析题目所给的柱状图,结合图例,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概念,即可正确解题。
易错点
解题时应综合一地的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两个方面来考虑,只从一个方面解答会出现错误。
正确答案
解析
④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大1%,人口机械增长率达-2%,人口变动达10万人,最有可能是中青年人口的大量迁出造成的,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一地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应从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迁移率、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
解题思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④城市人口负迁移比重高,说明外迁人口多,而外迁人口多数为青壮年,使的迁出地的老年人口比重相对升高,人口老龄化严重。
易错点
本题容易误选A,老龄化严重的原因可以是当地青壮年外迁造成的,也可能是老年人大量迁入造成,结合题设图可知,该地的人口老龄化加重是青壮年大量外迁造成的,故A错误。
9.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形区的气候特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气候广布,湿热的气候不适宜居住。
知识点
2、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较长时期的保持低水平,所以青少年比重明显降低,不可能达到50%水平,A项错;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仍很多,不存在增量小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B项错,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和升级,不存在因人口分布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D项错;而市场经济导致的人口大规模流动确实为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带来很大难度。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问题有关概念如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及其影响,也考察对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了解和认识
解题思路
本题依赖于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比较全面改和系统性的理解,然后再逐条分析,辨析正误。在方法技巧上可比较分析,采用先易后难的顺序直选正确答案。
易错点
1.A项,对青少年人口比例不易记住,又不善于推理就可能猜答
2.B项,多人口增长率与绝对数量增长概念混淆
知识点
25.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
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5.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①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有明显旱、雨季之分。
②该区的高山均由北向南延伸,大河由北向南流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沿河分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由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使得中南半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水稻产区,且水稻主要分布于各大河流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④由于沿河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多聚居于此,城市也多沿河分布,且主要分布于河口三角洲地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赍繇丰富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巴西高原东部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平,适宜居住。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