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表1为我国重点流域冰川融水未来的变化趋势(单位:亿立方米)。读表,完成10—11题:

10.未来河流流量仍将增加的重点流域是

A乌鲁木齐河、阿克苏河、叶尔羌河

B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玛纳斯河

C叶尔羌河、玛纳斯河和塔里木河

D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

11.对于流量已经经历峰值的重点区域应

A上游大量增加水库

B全流域统一调配水资源

C禁止移民进入开发

D将下游聚落全部迁往上游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考查方向

考查读取表格-河流流量数据的能力

解题思路

看表中数据,从大到小-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可以得知答案D

教师点评

数据分析题,简单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生会被“水往低处流”的思维误导,峰值期迁往上游来不及了。

考查方向

考查河流流量的峰值期带来的影响

解题思路

从表中得知塔里木河流量出现峰值,可能会导致水灾,因此需要控制流量,调配水资源

易错点

误选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若已包括头文件<stdio.h>和<string.h>,运行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chars1[10]="12345",s2[10]="089",s3[]="67"; strcat(strcpy(s1,s2),s3); puts(s1);

A.08967
B.0894567
C.089567
D.089567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字符串复制函数和字符串连接函数:字符串复制函数strcpy(s1,s2)是把s2的字符串复制给s1,执行后s1=089;字符串连接函数streat(s1,s2),功能是把s2字符串连接到s1字符串的末尾,执行后s1=08967。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 分

26. 图13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14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读图回答25-26题。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

B.加快发展新能源

C.加强科技创新

D.缩减生产规模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8.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图9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20.《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图11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图11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表6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

(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正确答案

(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

(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

(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7.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图9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7.图10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

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8.图10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

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19.《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图11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35.下图为针对我国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该农业生产模式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   

A三江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36.下图为针对我国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鱼塘水质将转化为咸水

B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C因地制宜,减轻水涝

D可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0.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

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

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循环农业是魅力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循环农业是魅力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平原

D闽浙平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下一知识点 : 区域可持续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文地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