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月9日16时,第16届亚洲杯足球赛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幕,将于1月31日决出冠军。

  材料二:图14为亚洲杯承办城市分布图,图15为布里斯班或北京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图。

(1)亚洲杯期间墨尔本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            ,多盛行     风。

(2)图15中表示布里斯班气候资料的是       (甲、乙),北京和布里斯班相同的气候特征是                       ,不同的是                                        

(3)亚洲杯期间,一艘邮轮由悉尼驶往布里斯班。关于该邮轮的说法可信的是(      )

A.大部分时间逆着洋流航行   

B.经过世界著名大渔场

C.航行过程中气温逐渐升高  

D.沿途受到寒潮的侵袭

(4)亚洲杯比赛承办城市集中分布于该国_____部,简要分析该地区城市分布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昼渐短夜渐长;西北风

(2)乙 相同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不同点:北京冬季寒冷,布里斯班冬季温和(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布里斯班);北京年降水量小于布里斯班

(3)A

(4)东南部 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等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气候洋流分布及影响城市形态与城市区位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下左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 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如下右图)或公路涵洞的方式。

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铁路交通

D水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城市形态与城市区位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6为陕西省区域图

  材料二:陕西省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海拔最高3767米,最低740米,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年降水量823mm。表2为太白县四季平均气温资料。

(1)渭河平原与秦岭山地≥10℃积温的差异是  ▲   ,差异形成的原因是   ▲  

(2)渭河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    ▲   ,它们的地貌特点分别是   ▲     ▲  

(3)太白县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打造生态休闲产业,其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有 ▲  

(4)汉水谷地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差异:渭河平原为3500℃-4500℃之间,秦岭为2500℃-3500℃之间(或渭河平原≥10℃积温比秦岭高)

原因:渭河平原地势较秦岭低,积温较高(或秦岭地势较渭河平原高,积温较低)

(2)成因:渭河平原因断裂(或地堑)下陷而成(或断层一侧岩体下降而成);黄土高原因风力堆(沉)积作用而成

特点:渭河平原,地表平坦;黄土高原地表崎岖(或千沟万壑)

(3)地处秦岭山地,地表崎岖,地貌景观丰富;长冬无夏(或夏季凉爽、气候适宜);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或植被茂密、空气洁净等)。

(4)分布在河流沿岸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流水作业城市形态与城市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称为边缘城市。下图示意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6~7题。

6.该城际高铁站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零售业用地

B办公用地

C生产用地

D居住用地

7.该边缘城市核心区( )

A居住用地面积最大

B昼夜人口流动量大

C交通通达度高

D建筑物高大稠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图,该城际高铁站附近交通便利,结合图中各用地类型距高铁站的远近分析,首先出现的是商业用地,商业用地出现之后,办公和工业用地相继出现,人们为了工作方便,高铁站附近也出现居住用地,故答案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城市土地类型,考查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的调用和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利用交通最优原则,距离交通站越近,地租水平越高,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最高,选A。

易错点

商业用地出现之后,办公和工业用地相继出现,人们为了工作方便,高铁站附近也出现居住用地。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城市用地类型,在几年的个省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城市建设等知识点交汇出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读图,该边缘城市核心区,商业用地面积大,所以昼夜人口流动大,故A错,B对;核心区交通方式单一,通达度差,C错;中心商业区零售业分布在底层,该地零售商业为主,建筑物高度较低,D错;故答案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人口数量的变化。考查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的调用和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城市土地类型的特征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读图,核心区交通线单一,交通通达度差。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城市用地类型和人口数量的变化,近几年个省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城市功能区等知识点交汇出题。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6 分

(二)天际线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

4.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5.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新区开发

B旧城改造

C工业区迁移

D保护文化古迹

6.2000年~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③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④增加城市商业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仔细读图,注意对比 2000 年与 2012 年城西、东、南、北不同方位的城市轮廓差异,由图可知 2012 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方向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通过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进行新区开发,可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南京市的城市扩展方向,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仔细读图,注意对比 2000 年与 2012 年城西、东、南、北不同方位的城市轮廓差异,由图可知 2012 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

易错点

看图不仔细,判断错误,就会得出错误的答案。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方向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通过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进行新区开发,可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工业区的迁移建筑物一般较低,保护文化古迹一般在市中心,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南京市城市东南部建筑物增加的原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方向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通过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进行新区开发,可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工业区的迁移建筑物一般较低,保护文化古迹一般在市中心。

易错点

本题容易错选C,工业区应向城市的外围移动,但建筑物一般较低矮,故C错误,南京市的城市向东南方向发展,原因应该是新区的开发。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或者小城镇转移,南京市仅仅是城市周边范围的扩大;如果新区与市中心之间是住宅、学校与工作场所等之间关系,那么会增加市区通勤压力;建设新区,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会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故选C。

解题思路

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或者小城镇转移,南京市仅仅是城市周边范围的扩大;如果新区与市中心之间是住宅、学校与工作场所等之间关系,那么会增加市区通勤压力;建设新区,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会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易错点

本题容易错选A ,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或者小城镇转移,南京市仅仅是城市周边范围的扩大,不属于逆城市化现象,故A错误,建设新区,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会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0 分

(十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区域略图                   材料二   海参崴气候资料

材料三   中国近年来累计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土地面积近40万公顷,利用标准农机耕种,一台(套)农机只需四、五个工人就可耕种400公顷(6000亩)土地。预测今年末至明年初入境返销大豆总量将达两万吨,届时将有超过九成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返乡回国,这个现象被称为“俄粮返乡”。

31.说出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4分)

32.分析海参崴夏季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丰富的原因。(4分)

33.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4分)

34.概述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特点。(4分)

35.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俄粮返乡”的原因。(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港口,铁路终点,滨海边疆区最大城市(或行政中心),边境贸易频繁(经贸中心)。

解析

港口,铁路终点,滨海边疆区最大城市,边境贸易频繁,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可以从交通、政策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结合题设和读图较易得出答案。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海参崴纬度较高,临海,受寒流影响,使得夏季凉爽(2分);临海水汽充足,又受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导致降水较丰富。(2分)

解析

海参崴夏季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丰富的原因,可以从地形、风向等方面回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海参崴的气候特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海参崴纬度较高,临海,受寒流影响,使得夏季凉爽;临海水汽充足,又受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导致降水较丰富。

易错点

海参崴城市位置特殊气候特点特别,答题时注意不能遗漏要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冬季极寒天气,大风,暴雪,江冰凌汛,夜长昼短,多沼泽冻土(任选二点得4分)。

解析

该地纬度高,冬季极寒天气,大风,暴雪,江冰凌汛,夜长昼短,多沼泽冻土等修建道路的不利因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同江铁路大桥建设遇到的不利因素,可以从冻土、暴雪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问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2分),大规模,机械化,商品率高(2分)

解析

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大规模,机械化、商品率高。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特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商品率高。

易错点

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粮食生产地与我国东北距离近;国内市场大;水陆交通便利;国内粮食加工技术水平高或加工能力强.

解析

该粮食生产地与我国东北距离近;国内市场大;水陆交通便利;国内粮食加工技术水平高或加工能力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俄粮返乡”的原因,考查学生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俄粮返乡”的原因,可以从政策、市场、交通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回答问题要全面,不易漏掉重要的知识点,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若有以下程序段: struct st {int n; int*m: }; int a=2,b=3,c=5; struct st s[3]=({101,&a},{102,&c},{103,&b)}; main() {struct st*p; p=s; } 则以下表达式中值为5的是( )。

A.(*p).m
B.*(p+1)->m
C.*(p++)->n
D.(p++)(*m)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首先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然后定义了一个结构体变量s[3],并赋了初值。在主程序中,定义了一个指向结构体变量s的指针p,要使表达式的值为5,就应该引用s[1].m的值,使指针p指向s[1],++p可以实现将p指针加1,指向s[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完善的城市通风廊道系统,能够增强空气流通。读南京市主城区通风廊道建设规划图,完成1~2题。

1.城区建设通风廊道,能够缓解

A交通拥堵

B城市雨涝

C城市雾霾

D噪音污染

2.影响该市通风廊道线路设计的因素主要有

①街道②风向③水域④地势⑤绿地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说明城市通道的作用,即可得出选项C。

考查方向

城市化问题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说明城市通道的作用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曲解题意城市通道的作用

教师点评

利用材料和图文进行考察,材料较为新颖,设问较好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认识城市通风廊道的作用,即可得出答案。

考查方向

影响城市通道设计的因素,城市规划

解题思路

城市通风廊道作用是,降低城市的温度,增加湿度,提高城市的明亮度,从材料和图示说明中,可以看出城市通道设计的影响因素

易错点

城市通风廊道的作用理解错误,易选错。

教师点评

依据城市环境问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8.  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区开发

B旧城改造

C工业区迁移

D保护文化古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新区开发必然引起城市中心的迁移,而南京城市向西南的迁移空间潜力大,所以A选项对,旧城改造多在老区,工业区迁移也可能与新区开发一致而不能替代新区开发,保护文物古迹对城市空间变化影响有限,所以B、C、D选项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影响城市空间变化的因素,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

解题思路

结合地理原理,用比较发辨析几个选项之间的异同,选取最合理的选项。

易错点

错选D选项

知识点

城市形态与城市区位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1.下图是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210米)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10年来,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

A海拔较低的山地陡坡    

B海拔较低的河谷阶地

C海拔较高的山地缓坡  

D海拔较高的冲积平原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图示可以看出:2010年较2000年,该流域聚落分布的海拔增高了、分布的坡度增大了;但增加的幅度最大的聚落主要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和坡度较小的地区,即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平地少,人均耕地少,平坦的更接近水源的地区有利于生产生活,坡度较大的陡坡和海拔较高的山地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选B正确。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统计图表的读图理解和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对其涉及的地理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此类试题,多给考生必要的图文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选择合理的正确答案。重点考查考生对于人文地理中聚落的区位选择、环境脆弱区的生态问题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读、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易错点

该题学生不能读出图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海拔和坡度。

知识点

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城市形态与城市区位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 分

21.“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图11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21-22题。

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骑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3.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4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2.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4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A0~8km

B9~16km

C17~24km

D25~35 km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1.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4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1.图4a是2005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2010年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图4b)。该城市盛行西北风。按主导职能,该新区规划为(     )

A居住区

B文化区

C政务区

D工业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下一知识点 : 区域可持续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文地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