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地理
- 共1128题
22.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
据图,有关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具有的特点,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3.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
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9.读世界22个大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1990年至2005年间,下列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下图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
从1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曲线①为江苏省总人口数量变化曲线,1982年为6000万,2010年为8000万,所以从1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2 000万,C正确。
知识点
2.下图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
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正确答案
解析
曲线②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说明江苏省人口老龄化一直再增加,其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这两个使得老年人数量较多,另外出生率下降,导致青少年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从而推高了人口老龄化速度和比重,D正确。
知识点
5.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
下列有关表中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2000年农村人口比重为62.03%,2010年变为46.67%,其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吸引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D正确。
知识点
1.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15~64岁劳动人口增长率趋势图。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 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1.图11为江苏省近四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化图,江苏省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在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知识点
12.图9是我国2014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有关图9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洽谈,其中“莫斯科—喀山—北京”的高铁途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三国,全长超过7000公里,是欧亚高速运输走廊的试点项目。
材料二 图17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莫斯科—喀山—北京高铁线、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和中俄原油管道”。
材料三 图18为“俄罗斯概况”图。
(1)分析俄罗斯鄂毕河下游大面积沼泽分布的原因。 ▲
(2)比较①与③两类条运输线路
(3)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 ▲ 和 ▲ 地区,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4)分析中俄原油管道对我国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 。
正确答案
(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层存在;有凌汛。
(2)
(3)南部
南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温暖;矿产资源丰富。
(4)经济意义: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带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
生态意义:改善大气环境。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下图为韩国1980-2005年不同年龄段生育率变化图,可知此期间该国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根据图中曲线,25-29,30-34年龄段生育率呈波状变化趋势,A错误;人口自然增长减慢,B错误;生育高峰年龄段没有明显变化,C错误;2005年生育高峰年龄段在30-34岁的百分比增加,说明有推迟生育的趋势,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韩国人口增长的变化,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2005年生育高峰年龄段在30-34岁的百分比增加,说明有推迟生育的趋势。
易错点
本题只要能够正确读图,可以从图中信息得出答案。
知识点
(七)德国统计局2015年8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人口增长出现明显转机,出生人口较2013年增长 4.8%。死亡人数则较前一年减少2.
8%,但持续了43年的人口负增长趋势没有根本改观。读人口增长示意图。
18.图中甲、乙、丙、丁与德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
19.2014年出现的人口增长转机,将首先改变德国的
正确答案
解析
目前,德国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读图可知,甲、乙、丙都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只有丁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丁与德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目前,德国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读图可知,甲、乙、丙都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只有丁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丁与德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
易错点
本题只要能正确判读人口增长模式点状图即可解题。
正确答案
解析
德国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出现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根据“2014年人口增长出现明显转机,出生人口较2013年增长4.8%,死亡人数则较前一年减少2.8%,”可知,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上升将首先改变其人口老龄化现象,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德国人口增长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德国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出现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根据“2014年人口增长出现明显转机,出生人口较2013年增长4.8%,死亡人数则较前一年减少2.8%,”可知,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上升将首先改变其人口老龄化现象。
易错点
人口的出生率增加,可以改变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减缓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十八)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左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右图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45.简述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3分)
46.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3分)
47.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有哪些?(3分)
正确答案
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3分)
解析
读图可知,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解题思路
该省人口结构的变化特点是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易错点
问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正确答案
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2分)
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1分)
解析
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不能遗漏问题,分析问题要全面。
正确答案
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或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3分)
解析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结合题设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17.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可知,25岁年龄阶段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再70%以上,是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主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参与率大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5—1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低的原因是该年龄段人口大部分正处于受教育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所以选择C【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依据图表提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判读。
易错点
读图能力较差;没有看清楚图例区分度不够。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