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地理
- 共1128题
39.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一
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积聚起雄视“山东”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2)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
材料三
延安市位置见图9。延安市土地面积约370万公顷,人均约1.7公顷,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石油储量7.5亿吨,煤炭71亿吨。延安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如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山等。
(5)根据延安地区的资源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就延安产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材料四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的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6)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1)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
(2)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
(3)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4)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先后建立跨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
(5)发展以林果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适宜林果业等特色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以石油、煤炭等工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石油、煤炭等储量丰富,为发展相应的工业提供了基础。
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该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今天,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意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的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于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会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界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界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C);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济丰富的)技术工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文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费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
(1)
①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一冲积扇地带)。
②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7.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_________。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诧异的原因 __________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信风控制。
(2)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
(3)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
(4)聚落;矿产资源;地形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下图分别为广东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及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力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 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2) 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
(3) 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正确答案
(1)
①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
③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
(2)
①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
②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有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的质量。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
①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足,市场意识强,发展经济的经验丰富。
②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