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地理
- 共1128题
13.图8为“丹麦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A区域的重要出口农产品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4.图8为“丹麦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影响丹麦A与B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3.图14为“全球稻—鱼系统分布图”。稻-鱼系统是通过有效利用水土资源同时产出稻谷和水产品的重要农业方式。该农业类型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在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知识点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6为陕西省区域图
材料二:陕西省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海拔最高3767米,最低740米,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年降水量823mm。表2为太白县四季平均气温资料。
(1)渭河平原与秦岭山地≥10℃积温的差异是 ▲ ,差异形成的原因是 ▲ 。
(2)渭河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 、 ▲ ,它们的地貌特点分别是 ▲ 、 ▲ 。
(3)太白县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打造生态休闲产业,其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有 ▲ 。
(4)汉水谷地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1)差异:渭河平原为3500℃-4500℃之间,秦岭为2500℃-3500℃之间(或渭河平原≥10℃积温比秦岭高)
原因:渭河平原地势较秦岭低,积温较高(或秦岭地势较渭河平原高,积温较低)
(2)成因:渭河平原因断裂(或地堑)下陷而成(或断层一侧岩体下降而成);黄土高原因风力堆(沉)积作用而成
特点:渭河平原,地表平坦;黄土高原地表崎岖(或千沟万壑)
(3)地处秦岭山地,地表崎岖,地貌景观丰富;长冬无夏(或夏季凉爽、气候适宜);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或植被茂密、空气洁净等)。
(4)分布在河流沿岸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 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大,图4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读图,回答第8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通过“茶马古道”将西南茶区的茶叶运往高寒的青藏地区,“茶马古道” 兴盛的主导因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将西南茶区的茶叶运往高寒的青藏地区即为“茶马古道”产生的基本条件,显然藏族同胞对茶叶的巨大需求是“茶马古道” 兴盛的主导因素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利用“茶马古道” 这一典型地理现象说明交通运输区位因素的地理基本能力。
解题思路
抓住“茶马古道”将西南茶区的茶叶运往高寒的青藏地区的关键句理解问题即可
易错点
B选项,从字面意思理解“茶马古道”即为交通线,不能系统性思考问题,整合所学知识,突破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
知识点
29. 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土耳其的地理位置。 “棉花堡”是土耳其著名地质景观(图14)。该地温泉水不断从地底上涌,在此过程中溶解了大量岩石中的矿物质。泉水顺山坡流淌,逐渐形成层层相叠的半圆形白色天然阶梯,如城堡般堆积,远看又似棉花团般蓬松,因而成为“棉花堡”
(2)依据资料说明“棉花堡”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 土库曼斯坦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国之一,农业生产的需水量大。2015年其农业部又计划进一步扩大畜牧业生产。
(3)简述其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为助力“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不断深化国际能源合作。从2014年年初开始,中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公司每年向我国输送超过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1330万吨标准燃煤。中、土天然气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4)简述中、土两国能源合作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正确答案
(1)北半球;中纬度;跨亚欧两洲;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
(2)内力作用:地处板块交界处,多岩浆活动(形成温泉);外力作用:石灰质等矿物质经流水侵蚀、搬运,流水沉积作用。
(3)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问题;土地盐渍化(盐碱化)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
(4)经济意义:提供充足天然气,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证能源安全);生态意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解析
(1)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尤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方面考虑。
(2)从内力作用考虑处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形成许多温泉,从外力作用考虑,石灰岩在温泉水的溶蚀、再沉积作用下形成特定的堆积地貌。
(3)土库曼棉花生产体现的是绿洲农业,在干旱,生态脆弱条件下不合理的灌溉和扩大灌溉面积,可能引起水源不足、荒漠化、土地盐碱化问题。盲目垦荒还会导致植被破坏等问题。
(4)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多途径的油气进口,对稳定油气供应、能源安全十分重要,就当前看,进口天然气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保意义重大,另外这种能源合作对加强双方全面经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
考查方向
地理图表的综合解析能力。绿洲农业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问题、我国能源问题及应对措施;对两种地质作用以及典型地貌的成因分析。
解题思路
(1)注意利用地图从不同角度分析土耳其地理位置特点
(2)从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解释从温泉的形成到温泉水作用下“棉花堡”的形成。
(3)联系绿洲农业分布区一般的自然条件背景理解 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
(4)结合我国能源尤其油气资源现状,东部能源消费结构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能源安全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回答题设问题。
易错点
(1)对地理位置的描述,抓不住重点,理不顺条理 .
(2)不能从内力作用的角度解释温泉的形成,从外力作用解释温泉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和再沉积。
(3)缺乏对绿洲农业的系统了解
(4)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供需状况、能源结构及存在问题不够了解。取法对地理热点问题的关注
知识点
16.茶,常绿灌木,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鲜叶需人工采摘。“南茶北引”是我国农业科学家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设想,经过50多年的不断摸索,目前在在青岛、日照、临沂等地已经形成规模.
近年来,茶叶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茶叶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茶叶投入因素的变化,与土地、气候、种植面积等相比,工人工资增长变化较大。所以,主要原因为劳动力成本。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了解茶叶生产投入的要素有哪些,然后对突入要素进行筛选和分析。
易错点
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知识点
11.导致图中Ⅱ地区冬、夏半年比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上题可知,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由于冬夏半年降水差异较大,所以导致播种面积夏季比重大,冬季比重小。故选B。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1、冬、夏半年比重不同的主导因素先排除社会经济因素。
2、自然因素中考虑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热量充足,排除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大,故选降水。
易错点
学生由于定位不准确容易错选气温。
知识点
7.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大,图4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题。 我国四大茶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山东半岛沿海也有产茶区分布,这里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所以A选项错;即使北方茶区, 山东半岛沿海迎风地带也属于湿润区,降水对于蒸发,D茶区的地形不仅仅为丘陵,有山地、也不排除高原、甚至平原,所以C选项错;山区甚至山地陡峭的坡地都可种茶,土壤谈不上肥沃、深厚,所以D选项错。
考查方向
农业区位条件,中国的农业
解题思路
注意通过读图了解我国产茶区的分布,结合中国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逐条思考分析回答。
易错点
A选项,容易忽略北方产茶区冬季气温与南方产茶区的差异
知识点
10.导致图4a中I、Ⅱ两区域比重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大陆轮廓和经纬度判断,该国为东南亚的柬埔寨,为典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由上图可以看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II区播种面积的比重都比I区大,同时可以看出II区有河流和湖泊为该地提供灌溉水源。该地位于热带,II区与I区比较光照、热量、土壤差异不大。故选C。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1、根据大陆轮廓和经纬度判断,该国为东南亚某国,,为典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2、由上图可以看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II区播种面积的比重都比I区大,同时可以看出II区有河流和湖泊为该地提供灌溉水源。该地位于热带,II区与I区比较光照、热量、土壤差异不大。
易错点
该题学生不能从图中反映的信息中推导出水源的差异,而从地形差异容易错选土壤。
知识点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阴影部分是渭河以北、黄土高原边缘的“旱腰带”地区,该区域十年九旱,许多县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农学专家经多年努力培育出了与旱塬相适应的小麦良种,亩产由20世纪60年代的61.1公斤逐步提高到现在的450多公斤。
12.分析“旱腰带”地区小麦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13.早年“旱腰带”地区小麦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干旱,说明其干旱的自然原因。(8分)
14.现在“旱腰带”地区小麦单产大幅提高,推测除生物技术外人们可能还采取的措施。(6分)
15.简述在“旱腰带”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正确答案
光照条件好;热量适宜;昼夜温差较大。海拔大致在500m~1000m,地形适宜小麦生长,土层深厚且富肥力。粉沙性黄土适合小麦根系发育。(6分)
解析
农业生产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方面分析。该地称为“旱腰带”,说明降水少,晴天多,所以光照条件好。位于暖温带,热量适宜。晴天多,昼夜温差较大。海拔大致在500m~1000m,地形适宜小麦生长,土层深厚且富肥力。位于黄土高原边缘,粉沙性黄土适合小麦根系发育。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考查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的调用和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解题思路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体现在光热水土,据此回答即可。
易错点
结合该地的自然条件和小麦的生长习性即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非常高,常与区域产业的发展等知识点交汇出题。
正确答案
降水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蒸发强烈;地形破碎,位于地形过渡区,地势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水容易下渗。(答对4点即可得8分)
解析
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气温较高,蒸发强烈。地形破碎,位于地形过渡区,地势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水容易下渗。形成该地干旱的环境特点。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气候干旱的原因,考查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的调用和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解题思路
气候干旱的自然原因主要体现在气候类型、降水的总量、季节分布、蒸发情况、地表水的贮存情况(地形地势、植被覆盖状况、图纸情况)等,据此回答即可。
易错点
本题限制词是自然原因,体现在降水的总量、季节分布、蒸发情况、地表水的贮存情况(地形地势、植被覆盖状况、图纸情况)等,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干旱的自然原因,在近几年各省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区域农业发展等知识点交汇出题。
正确答案
修建水利工程,采取滴灌喷灌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耕作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精准农业,科学施肥;(答对3点即可,6分)
解析
“旱腰带”地区小麦单产大幅提高,除生物技术外,人们可能还采取修建水利工程,采取滴灌喷灌技术,合理灌溉。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耕作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精准农业,科学施肥等措施。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考查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的调用和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解题思路
农业生产产量的提高,可在灌溉技术,耕作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土质等方面回答即可。
易错点
灌溉技术,耕作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土质等方面回答即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提高农业生产的措施,在近几年各省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区域农业发展等知识点交汇出题。
正确答案
大力发展种植业,加剧水资源短缺;陡坡开垦,加剧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不利于生态保护。(答对2点即可,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根据种植业发展的地形、水源条件分析,“旱腰带”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陡坡开垦,容易加剧水土流失。可能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不利于生态保护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查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的调用和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解题思路
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植被、水、土和整体环境优劣状况。
易错点
此题的关键词体现在生态环境上。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大力发展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非常高,常与区域长夜发展等知识点交汇出题。
胃肠减压期间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病人应禁食及停口服药物
B.随时观察吸引是否有效
C.注意口腔护理
D.及时更换收集瓶
E.若发现胃管有鲜红血液吸出,继续持续吸引
正确答案
E
解析
[考点] 胃肠减压护理[重点等级]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智利以盛产优质且廉价的葡萄酒而著称于世。智利葡萄的栽培和酿酒起始于上世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这里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许多企业在智利投资葡萄酒的生产,其产品多出口海外。
30.说出智利主要葡萄种植区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葡萄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5分)
31.分析智利葡萄少病害的自然原因。(4分)
32.简述智利葡萄酒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若该地区不断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可能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指出葡萄酒产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主要葡萄种植区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葡萄的生长期长;夏季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养分的积累;(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形成的)众多河流(及地下水)保证了葡萄的灌溉;山麓(或山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葡萄园布局)。
解析
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确定该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葡萄生长的条件,气候上夏季炎热干燥,因为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地形方面相对平坦,土壤较肥沃,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较多。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及种植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解题思路
根据所给的葡萄种植区的位置即位于32°S以南,大陆的西岸,确认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影响葡萄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四个方面加以描述。需要指出的是葡萄生长季节主要是在夏季,气候分析要细化答案,按照热量、光照、昼夜温差依次表达。
易错点
分析气候时,表达过于简单,如气候适宜,究竟怎样适宜,没有表达清楚,没有得分点。
教师点评
试题注重气候及其对种植业影响的考查。注重宏观分析与微观描述。
正确答案
东部有高大的山脉,北部为干旱的沙漠,西部(和南部)为浩瀚的海洋,环境具有封闭性;葡萄种植区夏季炎热干燥,紫外线强。这些因素阻碍了葡萄病害的入侵,减少了葡萄病害的发生。
解析
萄萄种植区相对处于比较封闭的环境,不易受到其它农业区的影响;二是从自身环境考虑,气候干燥、气温高,光照强,能够有一个自我保护,病虫害少。
考查方向
考查区域环境的特点,影响病虫害的因素。
解题思路
病虫害少,说明区域环境比较封闭,不易受周边地区影响。二是本身环境的特点,如过干、过热、光照强等。
易错点
答题片面,缺少对周围环境的分析。
教师点评
试题新颖,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正确答案
自然条件优越,葡萄品质优良;酿酒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丰富;土地廉价;距海近,便于出口;国际市场广阔。
解析
该地区葡萄品质优良,产量大,为葡萄酒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因酿酒始于上世纪,说明历史悠久,技术先进;该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土地廉价;因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故国外市场广阔,出口主要依托港口,作为临海国家,海运便利。
考查方向
考查加工工业的区位条件。
解题思路
葡萄酒生产属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影响其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原料、技术(传统工业主要靠经验)、劳动力、土地、交通、市场等。
易错点
答题片面,忘答、漏答。
教师点评
试题较常规,在考查种植业基础上考查工业。有利于学生对加工工业的认识。
正确答案
加剧水资源紧张;导致荒漠化范围广大;使区域环境更脆弱;引起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
解析
主要从过度用水,使本来干旱的地区更干旱,从而引起荒漠化广大,土壤退化以及整体生态环境更脆弱。另外,可能因施药不当,可能会引起土壤污染。
考查方向
考查种植业对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
主要从过度用水,使本来干旱的地区更干旱,从而引起荒漠化广大,土壤退化以及整体生态环境更脆弱。另外,可能因施药不当,可能会引起土壤污染。
易错点
答题不全面。
教师点评
深化了对问题的全面认识,使考查更全面。
正确答案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安排就业;有于相关产业的发展。
解析
经济方面,主要是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社会方面,主要是安排就业。
考查方向
考查工业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
解题思路
经济方面,主要是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社会方面,主要是安排就业。
易错点
有的同学审题不认真,缺答社会方面影响。
教师点评
引导学生提高对葡萄酒产业的认识。
墨西哥湾海域油气资源丰富,海岸沙滩、湿地、生物等开发度高,沿海平原种植业规模大。下图为墨西哥湾及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示意图。
12.分析墨西哥湾沿海平原发展种植业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8分)
13.简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生成条件。(6分)
14.韦拉克鲁斯素有墨西哥“东方门户”之称,试分析其原因。(6分)
15.墨西哥湾由于过度开发,海洋生态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沿岸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正确答案
(1)有利:地处热带、亚热带,热量充足;受海洋影响大,雨水较充沛;冲积平原,土壤较肥沃;河流较多,有便利灌溉水源。
不利:多飓风风灾;地势低平易受洪水威胁。
(每点2分,满分8分。如“有利”或“不利”未答,不能得满分)
解析
种植业发展条件主要从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方面分析。墨西哥湾沿海平原地处热带、亚热带,热量充足。受海洋影响大,雨水较充沛。沿海冲积平原,土壤较肥沃。河流较多,有便利灌溉水源。有利于种植业发展。但沿海地区多飓风风灾,地势低平易受洪水威胁。对种植业发展不利。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墨西哥湾沿海平原发展种植业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时可以从该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问题,主要从气候、水源、土壤、地形方面分析。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正确答案
(2)密西西比河携带有大量泥沙;河口地带地势低平,河汊众多,流速减缓;受海水顶托,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每点2分,满分6分)
解析
密西西比河水量大,携带有大量泥沙,河口地带地势低平,河汊众多,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受海水顶托,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生成的条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密西西比河水量大,携带有大量泥沙,河口地带地势低平,河汊众多,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受海水顶托,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易错点
注意部分学生在分析成因上,可能会出现条理不清晰的情况。
正确答案
(3)位于墨西哥东海岸中部;交通便捷,对内、对外联系便利;进出口商贸发达。(每点2分,满分6分)
解析
读图,韦拉克鲁斯位于墨西哥东海岸中部,交通便捷,对内、对外联系便利,进出口商贸发达。对墨西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所以被称为墨西哥“东方门户”。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韦拉克鲁斯素有墨西哥“东方门户”之称的原因,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韦拉克鲁斯位于墨西哥东海岸中部,交通便捷,对内、对外联系便利,进出口商贸发达。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正确答案
(4)加强区域合作,统筹规划,共同治理;合理开采油气资源,尽可能降低对海洋生态破坏;控制农业污染,保护河流水质;恢复与保护沿岸地带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每点2分,满分8分)
解析
理海洋生态退化,沿海国家需要加强区域合作,统筹规划,共同治理。合理开采油气资源,尽可能降低对海洋生态破坏。控制农业污染,保护河流水质。恢复与保护沿岸地带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墨西哥湾沿岸国家为解决海洋生态退化采取的措施,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理海洋生态退化,沿海国家需要加强区域合作,统筹规划,共同治理。
易错点
本题知识点较多,答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注意不能遗漏要点。
10. 该地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与世界主要商品粮基地类似,土地资源优势最重要,所以B选项对,当地不会是季风气候,经营方式不属于精耕细作,劳动力并不丰富,所以A、C、D选项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农业的区位因素,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理。
解题思路
仔细读图,了解当地地平原为主的形特点,进而推测商品谷物的优势条件。
易错点
错选D选项,错以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都是劳动密集型。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