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28.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丽.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些年来渭北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陕西省地形差异明显,其主要地形特点是                                      

(2)渭北高原红地球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3)因红地球葡萄广受消费者青睐,当地政府欲扩大红地球葡萄种植规模,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4)请为拓展红地球葡萄消费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                                

正确答案

(1)地形复杂多样;北部以高原为主,中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山地为主

(2)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光热充足;降水较多,灌溉便利;高原地形,多向阳坡地等.

(3)合理   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

或 不合理   规模过大,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加剧旱涝灾害等.

(4)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品牌;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加大营销力度等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5.描述图10所示地区年均温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16.图10中甲附近地区为畜牧业区,据图简述该畜牧业区分布的有利条件。(6分)

17.严寒灾害是我国吉林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图11为吉林省严寒灾害发生时间统计图。

简述吉林省严寒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0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主要特点:年均温自南(低纬)向北(高纬)渐低(2分);极小值(小于-2℃)位于图示地区西北部(1分);中部地区(等温线向北凸出)年均温比同纬度的东西两侧高(2分);西北部地区(等温线较其他地区密集)年均温的变化幅度较大(1分)。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2分)

解析

从数值来看,图示区域最小值(小于-2℃)位于图示地区西北部,年均温自南(低纬)向北(高纬)渐低;从弯曲方向来看,年中部地区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年均温比同纬度的东西两侧高;从疏密状况来看,西北部地区等温线较其他地区密集,年均温的变化幅度较大

考查方向

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解题思路

从数值、弯曲方向、疏密状况三方面描述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低山丘陵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降水在400毫米左右,有优质草原的分布;位于耕作业区与林区之间,饲料较丰富。(36分)

解析

从海拔高度可知甲地位于低山丘陵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降水在400毫米左右,有利于优质草原的生长;位于松嫩平原耕作业区与大兴安岭林区之间,饲料供应充足。

考查方向

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优势条件

解题思路

结合图示和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分析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征:严寒灾害出现的次数在12月中旬后明显增加(2分),1月中旬出现次数最大(2分),2月中旬以后出现很少(2分)。

预防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制定严寒灾害应急方案;建立严寒灾害保险机制等。(其他措施合理即可给分)(2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0 分

(十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区域略图                   材料二   海参崴气候资料

材料三   中国近年来累计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土地面积近40万公顷,利用标准农机耕种,一台(套)农机只需四、五个工人就可耕种400公顷(6000亩)土地。预测今年末至明年初入境返销大豆总量将达两万吨,届时将有超过九成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返乡回国,这个现象被称为“俄粮返乡”。

31.说出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4分)

32.分析海参崴夏季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丰富的原因。(4分)

33.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4分)

34.概述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特点。(4分)

35.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俄粮返乡”的原因。(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港口,铁路终点,滨海边疆区最大城市(或行政中心),边境贸易频繁(经贸中心)。

解析

港口,铁路终点,滨海边疆区最大城市,边境贸易频繁,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可以从交通、政策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结合题设和读图较易得出答案。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海参崴纬度较高,临海,受寒流影响,使得夏季凉爽(2分);临海水汽充足,又受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导致降水较丰富。(2分)

解析

海参崴夏季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丰富的原因,可以从地形、风向等方面回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海参崴的气候特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海参崴纬度较高,临海,受寒流影响,使得夏季凉爽;临海水汽充足,又受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导致降水较丰富。

易错点

海参崴城市位置特殊气候特点特别,答题时注意不能遗漏要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冬季极寒天气,大风,暴雪,江冰凌汛,夜长昼短,多沼泽冻土(任选二点得4分)。

解析

该地纬度高,冬季极寒天气,大风,暴雪,江冰凌汛,夜长昼短,多沼泽冻土等修建道路的不利因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同江铁路大桥建设遇到的不利因素,可以从冻土、暴雪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问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2分),大规模,机械化,商品率高(2分)

解析

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大规模,机械化、商品率高。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特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商品率高。

易错点

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粮食生产地与我国东北距离近;国内市场大;水陆交通便利;国内粮食加工技术水平高或加工能力强.

解析

该粮食生产地与我国东北距离近;国内市场大;水陆交通便利;国内粮食加工技术水平高或加工能力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俄粮返乡”的原因,考查学生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俄粮返乡”的原因,可以从政策、市场、交通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回答问题要全面,不易漏掉重要的知识点,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8 分

在地理学科中,以一点为原点,从原点出发分3个方向,从3个方向来表示工农业生产情况并形如靶子的地理模型叫做“靶子图”。读①②③三个“靶子图”(图3),回答6-7题。

6.在下列省份中,②地可能是( )

A新疆

B西藏

C河南

D上海

7.有关①②③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C③为混合农业

D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②中种植业、商品率、畜牧业的比重判断,该地种植业比重较大,畜牧业比重较小,说明是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较低,故可能是河南省,C项正确,D项错误;新疆、西藏等地区是以畜牧业为主,故A、B项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某地种植业、畜牧业和商品率的理解,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图表中的数据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图中②中种植业、商品率、畜牧业的比重判断,该地种植业比重较大,畜牧业比重较小,说明是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较低,故可能是河南省。

易错点

本题能够正确读图,结合各省区的三大产业占的比重即可解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中种植业、商品率、畜牧业的比重判断,①为混合农业,故A项错误;①③的比重较高,故B项错误;③为大牧场放牧业,故C项错误;②为季风水田农业,,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学生对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的把握程度,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综合归纳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 三地的种植业、商品率、畜牧业的比重不同,根据三地的种植业、商品率、畜牧业的比重可以判断出:①为混合农业,故A项错误;①③的比重较高,故B项错误;③为大牧场放牧业,故C项错误;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易错点

本题只要能够正确读出三地各自的种植业、商品率、畜牧业的比重特征,结合题设即可解答。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8 分

我国肉牛生产优势区域的分布格局经历了从牧区到农区的变化过程,、逐步形成了东北、西北、西南和华北平原四大肉牛生产优势区。图2示意我国l980~2011年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移动过程中

①集约化程度加大

②良种率变化不大

③圈养比重上升

④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牛肉超过猪肉

⑤牛肉商品率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影响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牧区土地荒漠化面积的不断扩大

B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

C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D农区土地撂荒现象日益增多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说明和图示肉牛中心的变化,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农业种植区分布,市场的需求即可得出答案。

考查方向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变化与分布。

解题思路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图示中心的变化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肉牛发展中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相关

教师点评

通过材料和图文,考察对图文材料分析归纳能力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重心变化的原因。1980年以前,我国养牛主要是为了役用,1980年以后,养牛转为以肉用与奶用为主。养牛主要目的的转变给农区传统的饲养体系带来重大变化;我国农区农作物秸秆丰富,秸秆逐渐成为肉牛重要的饲料来源,促进了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的变化;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对牛肉需求量逐渐增大,也是引起肉牛产业发展重心变化的原因。选C。

考查方向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解题思路

结合图示中心的移动及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扩大,误认为被迫向东部和北部移动,忽略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市场的需求。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6 分

(六)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

15.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根据表中数据推论,乙省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游牧畜牧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17.根据表中数据推论,甲、丙两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大豆、哈密瓜

B咖啡、葡萄

C甜菜、柑橘

D棉花、橡胶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耕地即水田和旱地一般分布在平原上,所以有效灌溉面积与地形无关,①错误;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气候干旱的地区农业发展离不开灌溉,由此可知,新疆的有效灌溉面积最大,而海南省降水量大,农业发展大多不需要灌溉,有效灌溉面积应最小,所以有效灌溉面积受降水量的影响,②正确;有效灌溉面积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而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③正确;根据定义可知,劳动力数量与有效灌溉面积没有关系,④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差异较多的原因,考查学生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而水田和旱地一般分布在平原上,所以有效灌溉面积与地形无关,①错误;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气候干旱的地区农业发展离不开灌溉,由此可知,新疆的有效灌溉面积最大,而海南省降水量大,农业发展大多不需要灌溉,有效灌溉面积应最小,所以有效灌溉面积受降水量的影响,②正确;有效灌溉面积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而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③正确;根据定义可知,劳动力数量与有效灌溉面积没有关系,④错误。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A,一般认为地形对有效灌溉面积有一定的影响,但水田和旱地一般分布在平原上,所以有效灌溉面积与地形无关,A错误,降水与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来影响有效灌溉面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是新疆,丙是海南。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浙江工业发达,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小,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耕地面积大于乙,所以丁是黑龙江,乙是浙江。浙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季风水田农业,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乙省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考查学生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是新疆,丙是海南。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浙江工业发达,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小,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耕地面积大于乙,所以丁是黑龙江,乙是浙江。浙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季风水田农业。

易错点

本题根据各省区的耕地面积得出具体的省份,结合各地的特点得出结论。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甲是新疆,丙是海南,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长绒棉基地,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基地,属于两地的经济作物分别是棉花和橡胶,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各省区的农作物的分布情况,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甲是新疆,丙是海南,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长绒棉基地,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基地,属于两地的经济作物分别是棉花和橡胶。

易错点

判断对省区,具体的作物品种较易解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29.读我国两大著名三角洲示意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两个三角洲形成的共同原因。

(2)分析A三角洲地区没有形成大港口的原因。

(3)说出B三角洲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正确答案

(1)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黄河的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阻塞河道,航运条件较差;河道摇摆不定;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有断流现象;经济腹地较小。 (3)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条件: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历史悠久。

解析

(1)A为黄河三角洲,B为长江三角洲。都靠近海边,河流携带泥沙在此堆积而形成。还有海水的顶托作用。

(2)港口一般都要在水深港阔的地方修建,还要有城市作为依撑。该地位于河流下游,泥沙淤积严重,而且周围没有大城市。

(3)农业地域类型有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等,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适合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再根据季风水田农业特点就可以答出形成条件,即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劳动力,饮食爱好,历史等去回答。

考查方向

(1)考察我国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形成的条件。

解题思路

(1)审题是关键,先找到各个三角洲形成的原因,再找到他们形成的共同点即可。

(2先找到港口形成的有利条件,而题目问该地没有形成港口的有利条件,那就把形成港口的有利条件变为不利条件。

(3)根据图中的杭州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三角洲,该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水稻种植区,就应该知道是季风水田农业。结合书本所学知识即可答出。

知识点

流水作业农业地域类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9. 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大,图4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读图,回答第9题。

江南茶区中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

A科技投入大,机械化水平高

B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多发

C家庭大农场经营,商品率高

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山区为主的江南茶区,能适宜水稻种植的水田十分有限 ,这里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精耕细作以获取高产便成为当地农业的必然选择,所以D 选项对A、C选项体现的是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不合题意, B选项不属于农业生产特点而错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及我国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以及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抓住江南茶区地形特点以及水稻种植的基本生产特点,理解本题难度不大。

易错点

B选项错误. 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多发是我国季风区包括水稻种植区的气候特点,由于概念不清误认为是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知识点

农业地域类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5.有关新疆耕地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1975—1985年间耕地变化以开垦为主

B1975—1985年间土地开垦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

C1985年净增耕地最多

D1998年土地开垦力度最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读图从新疆在1975-1985年间耕地变化来看,上左图的各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耕地的面积都小于上右图退耕的数值(注意坐标系数值不同)可以知道,在该时间段耕地以减少为主,故A错。上左图从1975-1985年各种土地转化耕地的面积逐渐减少,故B对。结合上面两图,1985年其它用途转为耕地的面积基本为0而右侧图改年退耕面积较大,所以年耕地面积减少,故C错。2006年各种土地用途转化为耕地的面积最大,故D错。

考查方向

地理统计图

解题思路

地理统计图读取和对比分析

易错点

忽视两图纵坐标数值不同

知识点

农业地域类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22.对不同国家间谷物生产特征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较②国气候条件更加优越

B③国较④国生产经验更加丰富

C①国较③国机械化水平更高

D②国较④国生产规模更大

正确答案

C,D

解析

①国平均每个农民生产量与②国相同,说明劳动生产率高,科技水平差不多,可是每公顷谷物生产量小于②国,说明气候条件较差,A错。③国平均每个农民生产量与④国差不多,说明科技水平没有太大差异,④国每公顷谷物生产量远大于③国,说明④国生产条件好于③国,B错。①国较③国每个农民生产量大很多,说明机械化水平更高,C对。②国较④国每公顷谷物生产量差不多,而平均每个农民生产量远大于④国,说明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更大,D对。

考查方向

农业生产地域差异

解题思路

依据不同大洲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辨析各选项

易错点

不能依据各大洲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辨析

知识点

农业地域类型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12 分

资源禀赋决定了草食家畜养殖的总体分布。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曾因草畜平衡政策导致草食家畜养殖量显著下降,之后草食家畜养殖量随草场承载力上升而显著增加。下图为添加了三条虚构路径的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变化路径示意图(2000-2011年)。读图,完成4~6题。

4.正确反映2000-2011年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变化路径的是

A

B

C

D

5.东北地区草食家畜养殖量占全国比重显著增加的时段是

A2000-2011年

B2000-2005年

C2005-2008年

D2008-2011年

6. 2000-2011年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多位于S省境内,这主要得益于S省的

A草场资源

B消费市场

C气候类型

D地理位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我国草场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草畜平衡政策较少了西北部的草场的载畜量,对东部地区无影响,故实施草畜平衡政策后草畜养殖重心应向东移动,之后西北北部的草场载畜量增加,草畜养殖重心向西北移动,变化的路径应为A.①,故BCD错误,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心变化,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我国草场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变化路径应与我国草场的分布规律相吻合。

易错点

本题答题时应从题设和地图中提取有用信息,从题设和地图可以看出,2011年由于草场载畜量增加,养殖重心应向西北方向迁移,仔细看图,答题时使用科学语言。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我国草场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草畜平衡政策较少了西北部的草场的载畜量,对东部地区无影响,故实施草畜平衡政策后草畜养殖重心应向东移动,之后西北北部的草场载畜量增加,草畜养殖重心向西北移动,2000-2005年我国草畜养殖重心向我国的东北地区移动,表面东北地区草食家畜的养殖量占全国的比重显著增加。

考查方向

东北地区草食家畜养殖量占全国比重显著增加的时间,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我国草场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草畜平衡政策较少了西北部的草场的载畜量,对东部地区无影响,故实施草畜平衡政策后草畜养殖重心应向东移动,之后西北北部的草场载畜量增加,草畜养殖重心向西北移动,2000-2005年我国草畜养殖重心移动到我国的东北地区。

易错点

2000-2005年为我国草畜平衡政策实施的开始阶段,我国草畜养殖重心该时段影响东移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图中的S省是我国的陕西省,陕西省处于我国大陆的中部,又处在我国的农牧交错带附近,近年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草场载畜量大量提升,成为我国的草食家畜养殖重心。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的陕西省重要区位,陕西省成为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

解题思路

图中的S省是我国的陕西省,陕西省处于我国大陆的中部,成为我国的草食家畜养殖重心。

易错点

答题时应考虑全面,主要使用科学的语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澳大利亚东北部降水量分布图和澳大利亚东北部农牧业分布图。

材料二:在大自流盆地,承压水透过钻井或天然泉眼等涌出地表,有些井的水温很高,需经较长的明渠输往当地农田、牧场。地下水的矿化度(盐分)较高,不宜直接用于农业灌溉,但可供牲畜饮用。地下水日平均涌水量达13亿升。

材料三:甲地肉牛上市,要经两个阶段:I.架子牛生长(小牛在本地天然草场上生长),II在罗克汉普顿育 肥:架子牛集中圈养、喂养粗饲料(枚草、秸杆)和精饲料(粮食),同时对二者比例有精准的要求。架子牛育肥一般需2〜5个月,气温越低,牛的新陈代谢越慢,受蚊虫侵扰越少。罗克汉普顿市,有澳大利亚“牛肉之都”之称,该地的牛肉销往世界各地。

12.根据所给材料,评价大自流盆的地下井水对农牧业的影响。

13.架子牛在罗克汉普顿市育肥的时间多选择在秋冬季,试分析原因。

14.目前,某中国企业在甲地购买了牧场,放养架子牛,同时准备在甲地建育肥场,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有利影响:大自流盆地,气候干旱;地下水量大,井水可以自流,开采成本低;有利业农牧业发展,井水含有一定盐分,适于牲畜饮用。

不利影响:井水水温高,需降温处理;井水盐分高,需人工除盐,增加了利用成本(或盐分高不宜直接灌溉亦可给分)。

解析

水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有利影响:大自流盆地,气候干旱;地下水量大,井水可以自流,开采成本低;有利业农牧业发展,井水含有一定盐分,适于牲畜饮用;不利影响:井水水温高,需降温处理;井水盐分高,需人工除盐,增加了利用成本。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水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答题时要从大自流盆的地下井水为当地农牧业的发展提供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来回答。

易错点

答题时易出现只回答有利条件,而漏答不利条件的错误,答题时应使用地理语言。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秋冬季节,气温低,肉牛自身新陈代谢慢,受蚊虫侵扰少,疾病少,利于育肥;

罗克汉普顿市是牛、羊、麦混合经营带,此时为该地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小麦已收割,动物饲料丰富。

解析

本题应从气温对肉牛上市的影响和当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析,冬季气温低,肉牛自身新陈代谢慢,受蚊虫侵扰少,疾病少,利于育肥;罗克汉普顿市是牛、羊、麦混合经营带,此时为该地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小麦已收割,动物饲料丰富。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对肉牛上市的影响,和当地农业生产的作息规律,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解题思路

冬季气温低,牛群病害少,蚊虫少利于育肥;澳大利亚的罗克汉普顿市是典型的混合农业区,此时为该地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小麦已收割,动物饲料丰富。

易错点

答题时主要使用科学语言,不要漏掉重要知识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赞成:甲地牧场广阔,粗饲料(牧草)丰富;有丰富、适合肉牛饮用的地下水;靠近架子牛放养地,不需要长距离运输,减少损耗;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反对:甲地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源不足;精饲料(麦类)缺乏;劳动力不足;育肥技术水平低;远离港口,交通不便。

解析

赞成应从饲料和地租方面分析:甲地牧场广阔,粗饲料(牧草)丰富;有丰富、适合肉牛饮用的地下水;靠近架子牛放养地,不需要长距离运输,减少损耗;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如果反对,则从气候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考查学生思维快速转换能力,答题时只答一个方面即可,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题思路

如果赞成,则从当地的饲料丰富、地租较低等方面回答;如果反对,应从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远距离的交通运输条件分析。

易错点

答题时分析问题要全面,使用地理语言来答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2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

着人口增长和农牧业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下面是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图1)和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图2)。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40.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西辽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6分)

41.指出西辽河流域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8分)

42,推测西辽河流域农牧交错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简述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冬春季节阻挡风沙侵袭,减轻危害;夏季山地东南侧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河流的源地,提供水源。(6 分)

解析

题设要求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分析大兴安岭对西辽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答题时应从大兴安岭冬季阻挡了寒冷干燥、多风沙的西北季风,夏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为河流提供水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兴安岭冬春季节可以阻挡风沙侵袭,夏季山地东南侧迎风坡,降水较多。

解题思路

解题时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兴安岭在该地区的西北部,冬季可以阻挡来自西伯利亚的冬季风侵袭,夏季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易错点

本题解答时容易答出冬季的情况,夏季不易答出,答题时注意语言规范,不要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考查地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试题难度容易。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大兴安岭海拔较高的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及丘陵地带发展畜牧业;灌溉条件较好的东部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流、水库发展水产养殖业。(8分)

解析

本题只要抓住不同的地区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山区适于发展林业;山麓及丘陵地带适于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流、水库发展水产养殖,即可正确解题。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山地适合发展林业,山麓和丘陵适宜发展畜牧业,平原适于发展种植业,河流水库适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解题思路

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当地农业的发展方向,选取适合当地的发展类型。

易错点

本题解答时,前面的山地发展方向、山麓和丘陵发展方向、平原发展方向学生很容易想到,但最后的水库与河流的发展方向,不易答出,容易漏掉最后的知识点。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试题难度不大。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从东南向西北迁移。(2分)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   沙化;不合理灌排,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6分,任答三点)

解析

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可知,农牧交错带应向西北迁移,是人们为发展种植业不断毁林开荒发展耕地导致,产生的环境问题: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 沙化;不合理灌排,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牧交错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解题思路

应该能够理解农牧交错带的移动方向应为从东南向西北迁移,即从种植业向畜牧业的方向迁移,是为发展种植业过度毁林开荒造成,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 沙化;不合理灌排,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易错点

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回答时容易答题不全,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0.特斯拉汽车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电动轿跑车制造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充电站太少、而且充电费时间。读美国建成和拟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图,影响美国中部充电站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太阳能分布

B技术

C交通线

D地形

正确答案

C

解析

充电站和加油站一样,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方便人们给车充电,故选C。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特斯拉汽车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电动轿跑车制造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充电站太少、而且充电费时间。读美国建成和拟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图。

10.影响美国中部充电站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太阳能分布

B.技术

C.交通线

D.地形

11.通过全美汽车充电站分布可得出()

①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及五大湖周围地区

②有效缓解美国东西客货运输压力

③充电站布局将来会与普通加油站的布局类似

④东扎部传统汽车产业的衰落是因为电动汽车的冲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10.C 

11.C

解析

10题:充电站和加油站一样,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方便人们给车充电,故选C。

11题:充电站主要分布在交通线两侧,交通是方便人们出行的,连接的往往是人口分布区,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站会像加油站一样普遍,所以答案是C。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下一知识点 : 区域可持续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文地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