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38.图7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请在答题卡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正确答案

(1)在图中北纬45°以北的线上添绘“→”,箭头指向东北;在北纬45°以南的线添绘“→”,箭头指向西南

(2)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3)原料导向型。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低);临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西频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洋流分布及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5.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3),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3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0 分

40.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成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势。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 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材料三  朝鲜半岛自分裂以来,民族饱尝对抗分裂之苦。“相约千年”的朝鲜和韩国首次首脑会晤,(2000年)6月15日在平壤落幕。双方在商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的大计上初结硕果,签署了《共同宣言》、北南首脑会晤的这一成果,利及北南、东北亚和亚太的和平与稳定。

    ——摘编自《人民日报》

  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半岛南北差异化的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图7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表2是图7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材料四 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也制订了保护 “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这为其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2010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降低农产品进口税率,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

(1)图7中松林与浦项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 资源优势有哪些?

(2)浦项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根据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

(3)表2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        )。根据图7,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1)

①原料(铁矿石)丰富;

②燃料(煤炭)充足;

③水资源丰富。

(2)

①资源因素的影响减弱;

②(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强。

(3)新义州。

降水总量和时空分布特征:

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

②降水集中在6—9月;

③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永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强);

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4. 2011年5月,印度第一大信息软件服务企业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投资一亿多美元建设软件园区,拓展在华业务。

  上海吸引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拓展业务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劳动力价格低廉

B人才技术力量雄厚

C接近原料产地

D产品运输便利

正确答案

B

解析

信息软件服务产业属于技术趋向型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5.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请据图8分别说明南非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a、b两城市均且于热带草原气候。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比有何不同(两气候统计图中,左为a城市。右为b坡市)?为什么?请据图探究并说明。

我国铁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山东省从巴西等国进口优质铁矿砂,满足省内钢铁企业的需要

(3)图10中中反映了哪些有利于山东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请列举两条。

(4)非洲一些产金国面临着金金矿开采难度加大,设备落后,成本提高等问题。进年来,我国一些矿业企业积极参与非洲矿产开发的合作项目。填表说明,中、非业企业在金矿开发中是如何实现合作共赢的?

正确答案

(1)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位于非洲南端,三面临海;成为海运交通要道(海运条件优越)。

(2)a城市年降水量比b城市少,a城市雨季比b城市短。A城市位于南回归线与南纬3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较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

b城市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

(3)有煤炭资源;海陆交通便利。

(4)

①资金(技术、设备)

②经济效益(产品附加值;黄金产量)。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气候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等值线的判读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6 分

36.该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正确答案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方式:管道运输;

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城市的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工业的区位选择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0 分

40.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刘汉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后,异国的礼俗、音乐、杂技,也跟着驼群的足迹,注入中土,使汉文化艺术鲜花繁集,灿烂夺目。汉代哲学以其雄浑的魄和间大的模式为以后中国哲学的发燕尾服,莫定了基础与方向。当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或民族尚处于原始蒙昧之中时,汉代的科学在总体上超过了同时代任何民族之成就。

    ——摘编自韩养民《秦汉文化史》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人家看不起中国人……一九四九年,中国人确实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们自己还耽误了十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摘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走出国门,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图11是2000-2010年我国四大域汽车产量的变化图,图12是巴西对保罗州所在区域示意图。

  材料四  15世纪末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通过开拓世界市场先后崛起。18世纪后半期以来,英国将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并拓展全球市场,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9世纪60年代起,以电力技术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逐渐兴起,工业生产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起,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使美国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1)图11所示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汽车产量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汽车工业向_______地区集中。

(2)圣保罗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巴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根据图12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该市附近投资建厂的有利工业基础条件。

(3)橡胶是汽车轮胎的主要原料。图12中阴影地区是巴西橡胶主产区之一,从该区域的降水特点指出橡胶树生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分别说明降水特点的成因。

正确答案

(1)大幅增长;东部。

(2)

①钢铁、化学、纺织工业发达,靠近原料供应地;

②汽车零部件协作条件优越;

③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④汽车工业发展时间长,经验丰富。

(3)

①有利条件:降水丰沛。原因:赤道低压带控制带来丰沛降水。

②不利条件:有明显的干季。原因:信风带控制形成干季。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0 分

  34.读图文材料回谷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C.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1)图6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_______,你是依据图6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

(2)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口约30%来自安徽省。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3)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4)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7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5)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正确答案

(1)乙地;乙地位于淮南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据等高线特征判读,乙地地形为低山丘陵。

(2)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相近)

(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效规模)。

(4)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

(5)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旅游地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3.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 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环境

B扩大市场

C降低运费

D输出技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3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在多种区位因素影响下,汽车制造业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读下列图文材料,回到问题。

汽车制造业具有链条长、关联企业多的特点,既有整车生产企业,又有与之相配合的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下游的销售服务企业,它们共同组成庞大的汽车生产链。

(1)分析从1996年到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高密度区和中密度区的空间拓展方向。

(2)图2显示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一般过程,如图2a所示,在市场等因素的驱动下,在中心区形成汽车核心企业,上、下游的关联企业都集聚而来,形成由核心企业一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如图2的b、c、图,进一步阐述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3)从市场、土地价格、集聚三个方面,分析区位条件对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1)从1996年到2010年,中密度区明显向都市圈北部拓展;高密度区由京津及其周边地区进一步向外扩展,都市圈东部、南部也出现若干高密度区。

(2)

图2b显示,在市场等因素的吸引下,中心区域又出现了新的核心企业,同时与该核心企业相关的上、游的关联企业也集聚而来,形成由两个核心企业---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

图2c表示,集聚在中心区域的核心企业和部分关联企业,为了开拓新的市场或为了降低成本,向外扩散,同时集聚了一批新的关联企业。

(3)京津冀都市圈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汽车销售市场广大;京、津市区土地价格较高,但该都市圈地域广大,京、津、冀郊区(县)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原有工业基础较雄厚,制造业门类齐全,水平高,有利于形成众多的上游关联企业,从而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已有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协作与创新。因此,京津冀成为我国汽车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域之一,且汽车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京、津郊区县或河北省的一些中心城市附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7.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分析,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基本特征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0.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图6。

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用优于授权地区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8.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分析,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工业企业技能改造严重滞后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9 分

34.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读图回答问题。

(注:同心圆代表距市中心的距离)

(1)据图1,概述N市1996~2010年制造业空间变化的特点。

(2)据图2,读出16~48km范围内三类企业数量的分布比例完成下表,并根据表中两个范围的数据归纳N市三类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3)分析2010年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

(4)运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评价N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1)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制造业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任答两点即可)

(2)

可见,在0-1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明显较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在16-48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布较少,资本密集型企业较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多,资源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

(3)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和交通,0-16km范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比较密集,且交通便捷,信息、通讯等条件较好,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多。资源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地价和环境,该类企业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0-16范围地价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少。

(4)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应该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出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合理性评价: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使中心城区制造业就业密度较低,改变了原来中心城区制造业的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利用不同荡然区域的空间位置、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条件,因此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是合理的。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下一知识点 : 区域可持续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文地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