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 共1159题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在下列的部分器材中应选用(用器材的字母代号填写)______.
A.1m长的细线. B.20cm长的细线.C.大木球.D.小铜球.E.0.1s刻度的秒表. F.有分针的时钟.
G.最小刻度是cm的刻度尺. H.最小刻度是mm的刻度尺.
正确答案
ADEH
解析
解: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为了提高精度;
摆线要长些,所以细线选择:A.
摆球取质量大体积小的,故选:D.
测量时间用精确度为0.1s的秒表测量,故选:E.
测量摆线的长度用mm刻度尺,故选:H.
故选:ADEH.
如图甲所示是演示沙摆振动图象的实验装置在木板上留下的实验结果.沙摆的运动可看作是简谐运动.若手用力F向外拉木板作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0.20m/s.如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是0.60m,那么这次实验所用的沙摆的摆长为______cm.(答案保留2位有效数字,计算时可以取π2=g)
正确答案
解析
解:t=2T=.
则周期T=1.5s.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
则L==56cm
答:沙摆的摆长约为56cm.
(2015秋•海门市校级期中)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mm;
(2)为了减少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
(3)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4)若用L表示摆长,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固定刻度读数为:9mm,游标尺第7刻线与主尺刻线对其,读数为7×0.1mm=0.7mm,读数为:9+0.7=9.7mm;
(2)为了减少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
(3)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可知,摆长偏大则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故C正确;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大而体积小的摆球,故D错误,故选C;
(4)由题意可知,单摆的周期:T=,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可知,重力加速度:g=
;
故答案为:(1)9.7;(2)低;(3)C;(4).
在某地测该地方的重力加速度时,用了一个摆长为L的单摆,测得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则周期为______,这个地方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单摆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则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即周期为T=
.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得,g=
=
故答案为:,
实验室备有下列仪器
A.长度为1m、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B.长度为l m、最小刻度为分米的刻度尺
C.停表
D.打点计时器
E.低压交流电源(50Hz)
F.低压直流电源
G.天平
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仪器中必须有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______运动来测量重锤下落加速度的.
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当重锤自由下落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连续清晰的7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第2、3、4、5、6、7各点与第1点的距离d如表所示.
请用这些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m/s2.
正确答案
ADE
自由落体
9.72
解析
解:(1)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来测量重锤下落加速度的.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x=aT2可以求出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大小.
实验需要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电源选择低压交流电源(50Hz),
刻度尺要用来测量纸带的点之间的距离,所以必须要有长度为1m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物体的质量不需要知道,所以不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打点计时器本身就是计时的仪器,所以不需要秒表.
所以上述仪器中必须有的是ADE.
(2)根据△x=gT2,运用逐差法得:g==
m/s2≈9.72m/s2.
故答案为:(1)ADE,自由落体;(2)9.7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