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国际社会
- 共12347题
(12分)世界总是在动荡中前行的。受埃及、突尼斯影响,利比亚、叙利亚、伊朗等北非和中东多国近来政局动荡,引发大规模暴动和骚乱。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腐败、经济衰退、民族矛盾、宗教问题、美国重塑中东亲美阵营等。
就北非、中东内乱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这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
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分)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1分),做到依法行政(1分),自觉接受人民监督(1分),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②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1分)。特别是经济建设的职能(1分,不重复)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1分)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分),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分),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1分)(总分不超过12分)
本题以世界总是在动荡中前行的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知识的理解。可以从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好政府职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回答。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最近一些年的两次伊拉克战争、今年的叙利亚战争,以及伊朗核危机论似乎印证了他的预测。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10分)
正确答案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优点,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2)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丰富多彩的生动体现。(3)不同的文化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4)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夸大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鼓吹西方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否认其他文化的优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主张。(5)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霸权主义,坚持立足于本国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其他优秀文化精华,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0分)
略
(10分)2011年10月27日,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欧盟表示,希望寻求中国的支持,解决欧元区债务问题。中国政府表示,本着开放的态度,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而努力;愿意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加强金融等领域合作,扩大双边贸易投资;愿意与欧方开展有效的合作,推进共迎挑战、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解读我国处理“欧债危机”的立场与态度。
正确答案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愿意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加强与欧盟的有效合作,说明中欧双方存在着共同利益。(3分)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加强与欧盟的有效合作,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推进中欧共同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复苏。(2分)
(3)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愿意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而努力,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说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也体现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中国愿意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与欧方开展有效的合作,推进共迎挑战、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5分)
略
材料一 “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如今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中国认为,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材料二 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中国的发展将继续为亚洲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同亚洲各国一道,致力于开创亚洲更加美好的未来。”
(1)说明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政治生活依据。(4分)
(2)为什么说我国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4分)
正确答案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外交政策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符合我国国家利益,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友好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2)我国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合作、文化上互相尊重、安全上互相协作,从而有利于世界和谐。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强,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建设和谐世界中承担重要责任,发挥重要作用
略
(23分)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作为国家政治代表的政府理念、制度和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材料一: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西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从党的十七大到“中央关于西藏第五次工作座谈会”,对于西藏地区改善民生的重要性都做出了具体规划,并强调了在西藏地区加强改善民生对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9月26日,正在纽约出席第6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会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杨洁篪再次就美售台武器问题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指出美方错误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安全,严重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中方要求美方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中方严正立场,纠正售台武器的错误做法,立即撤销上述错误决定,消除恶劣影响,停止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联系,以实际行动维护中美关系大局。
双方还就中美关系的其他问题以及当前国际形势和相关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认为中美应与其他各方共同努力开好今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东亚峰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推进亚太和东亚区域合作。双方还应加强沟通与协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依据。(8分)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的什么道理?(8分)
(3)结合材料,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美关系。(7分)
正确答案
(1)①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分)
②这是党坚持民主执政的表现(2分)
③这是由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决定的。(2分)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平等权利,共享祖国改革发展成果,从而增进民族团结,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2分)
(2)①材料中关于台湾军售问题杨洁篪外长表明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在世界经济复苏问题上,强调加强沟通协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塑造了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2分)
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分)
⑤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
⑥独立自主是我国外资政策的基本立场。(1分)
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
(3)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中美关系必须面向未来,着眼长远。(3分)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美关系中的许多问题,多源于误解和相互猜疑,建立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将有利于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双方能够站在战略高度,着眼长远发展。(2分)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即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中美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也有摩擦,只要双方能求同存异,一定能实现互利双赢。(2分)
(1)结合题目所问可知考查的是党、民族关系的知识点,结合材料一,可以从党的执政党的地位、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性质和宗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关系、综合国力等角度分析党中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依据。(2)考查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可以从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原则等角度分析。同时,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考查了发展的观点,从发展的原因、状态、道路和趋势等角度分析即可。但注意一定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当今世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负责任的重要建设性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
(1)请你列举2009年以来的一个经济事例和一个政治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这两个事例是如何践行上述理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事例:可列举:“中国与世界各国联手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派军舰参加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支持联合国反对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的决议、中国庆祝人民解放军成立
60周年海上阅兵等等”中的一个经济事例和政治事例。
(2)以应对金融危机和参加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为例:①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打来严重影响,应对金融危机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措施,促进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努力,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说明中国使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践行了“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②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的海盗问题严重威胁了重要国际航道的安全,打击海盗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国根据联合国决议,派出护航舰队,支持国际社会打击海盗的努力。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践行了“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的理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叙利亚危机已持续近三年,国内局势的动乱震荡着整个中东地区,甚至威胁着整个世界的安宁。某校一同学针对叙利亚问题在互联网上搜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2013年9月26日美国和俄罗斯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决议草案达成一致,打破了持续数周的外交僵局。该草案也打破了联合国就叙利亚问题两年半的僵局,联合国安理会于纽约当地时间27日晚一致通过一项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这是2011年3月叙利亚爆发反政府示威运动以来,安理会通过的首项涉叙决议。
材料二:2013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第68届联大会议上指出:中方坚决反对使用化学武器,期待安理会尽快通过决议,支持禁化武组织启动核查和销毁工作。中国呼吁叙利亚境内立即停火止暴,为核查销毁化武提供必要条件。中国主张尽早召开第二次日内瓦国际会议,加快推进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没有私利,我们尊重叙利亚人民的意愿和选择。中方高度关注叙利亚人道主义状况,已经并将继续向叙利亚人民包括境外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1)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材料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9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0分)
正确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销毁化学武器符合美俄双方的共同利益,所以能就此问题达成协议。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美俄双方达成协议,符合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 ③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协议的达成符合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宗旨。(每个要点2分)
(2)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们尊重叙利亚人民的意愿和选择,坚持了独立自主。(3分)
②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方坚决反对使用化学武器,支持安理会尽快通过决议,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体现了这一基本目标。(3分)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及对叙利亚人民意愿的尊重和人道主义援助都体现了这一基本准则。(2分)
④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充分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2分)
试题分析:(1)回答本题的知识范围要求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是政治生活中的第四单元的内容。答题角度是“是什么?”,即找到材料与教材知识的连接点。确实答题要点的依据是材料,材料的核心是美国和俄罗斯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决议草案达成一致。联合国安理会于纽约当地时间27日晚一致通过一项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美俄双方达成协议既涉及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又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体现联合国的性质和作用。
(2)本题已明确考察的知识角度我国的外交政策。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找到对应的信息点,答题的格式为材料+观点,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材料与观点的有机统一,做到用材料支撑观点,观点引领材料。我们尊重叙利亚人民的意愿和选择,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及对叙利亚人民意愿的尊重和人道主义援助体现我国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充分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010年2月5日,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推动成立了1200亿美元的亚洲外汇储备库,中国免除了49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累计向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上万人次。杨洁篪强调,中国发展了,对世界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发展了,仍将坚持平等待人,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发展了,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绝不会做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事情。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中国发展了,仍将坚持平等待人,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发展了,绝不会做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事情,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③杨洁篪在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阐述中国对世界安全问题的立场和主张,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资政策的基本立场。
今年以来,欧元区失业率扶摇直上,这是欧债危机加剧一手造成的,欧元区17国中,有近半数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欧债危机“绊”住了世界经济,同时,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欧盟经济每下跌1%,中国出口就要下跌6%。为此我国政府表示 “中国愿意继续积极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愿与欧元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主张“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政治学依据。(10分)
正确答案
(10分,每一点2分,只要写出5个角度即可,要求解释要合理)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有利于我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构成主体角度)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协调我国与欧盟国家间的关系;(国家利益角度)
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现我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主题角度)
④ 我国政府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际秩序角度)
⑤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国际格局角度)
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和平外交角度)
试题分析:“通力合作、共度时艰”体现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我国政府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材料要求从国际社会的角度分析通力合作,共度时艰,考生要从构成主体角度,国家利益角度,时代主题角度,国际秩序角度,国际格局角度,和平外交角度进行答题。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考生从国际社会的不同方面展开分析即可,考生要识记: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家间对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展合作与竞争,各国的矛盾与利益相互交织;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对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8分)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广泛的合作基础,承担重要的共同责任。同时,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存在一些分歧和敏感问题。如何增进战略互信,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关关系的一个突出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增进中美两国的战略互信。
正确答案
寻求和巩固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识;承担共同的国际责任,在国际问题上加强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把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历史潮流,加强对话和沟通;发展丰富多彩的交流合作形式,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每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可得8分。若考生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进行分析,要联想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交往的准则,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是国际交往的必须等等。本题是开放性试题。
(12分)
如图所示,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地实现两次交会对接并分离,返回舱已于11月17日返回地面。在为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新办发言人指出: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愿意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国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主要目的是和平地开发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于人类,并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必要性及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的原因。(8分)
(2)请你依据上题结论相所学哲学知识,评判我国在发展航天事业上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4分)
正确答案
略
(8分)
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寻求自身发展与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相结合,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请分别按成员性质、地理范围和职能范围说明APEC是哪种类型的国际组织?(6分)
(2)请简要说明中国与APEC的关系。(2分)
正确答案
略
2014年5月2日,中国企业所属“981”钻井平台在中国西沙群岛毗连区内开展钻探活动,越南方面即出动包括武装船只在内的大批船只冲撞中国政府公务船,还向该海域派出“蛙人”等水下特工,大量布放渔网、漂浮物等障碍物。5月中旬,数千越南不法分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在越企业进行打砸抢烧,残酷杀害4名并打伤300多名中国在越公民,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对此,中国外交部在官方网站刊登《“981”钻井平台作业:越南的挑衅和中国的立场》一文,表示西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存在任何争议。中方规劝越方从维护两国关系和南海和平稳定大局出发,缓和紧张局势,使海上尽快恢复平静。中方表示将努力同越方沟通,争取妥善处理当前事态。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2分)
正确答案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中越争端处理中,要坚决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分)
(2)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在中越争端处理中,要坚决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3分)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处理中越争端,需要中越双方加强沟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越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3分)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政府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解决中越争端。(3分)
试题分析:回答该题,学生需要对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内容熟练、全面掌握和理解,并能根据材料内容加以分析阐释。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和基本准则四个角度分别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10分)
(2)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9分)
正确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的核心利益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权和政权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必须坚决维护。(6分)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和正义的。(4分)
(2)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别国维护本国利益的正当权利,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6分)绝不会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3分)
本题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国家利益知识的理解。
(1)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原因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国家的性质等方面结合回答。(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可以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履行义务等方面加以回答。
2014年是甲午年,也是甲午战争120周年。2014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2014年3月,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多个场合阐述中方对当前钓鱼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政策主张。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强调,要保持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好两国间存在的敏感问题。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统有不可争辩的主权,日方采取任何方式窃取中国钓鱼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应正视历史和现实,以实际行动,同中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磋商找到妥善管控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结合材料说明,运用《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看法和政策主张包含的政治生活的依据。(12分)
正确答案
①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3分)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也应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体现了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3分)。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的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钓鱼岛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2分)④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我国政府始终重视发展中日关系,但涉及到国家的核心利益,一定会坚持立场,寸土不让。(4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以2014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看法和政策主张包含的政治生活的依据。结合材料,选准角度,联系知识,可从主权的重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利益 、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其相关内容,如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等相关知识考虑。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