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公司某部门的有关数据为:销售收入80000元,已销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变动销售费用 45000元,可控固定间接费用10500元,不可控固定间接费用12000元,分配的总公司管理费用为6500元。那么,该部门的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为( )元。

A.35000
B.24500
C.12500
D.6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利润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80000-45000-10500=24500(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2010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2500万元,营业成本为134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00万元,利息费用为236万元。
(2)A公司2010年的平均总资产为52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1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1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2000万元。
(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2010年A公司董事会对A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净利率为15%,要求的目标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
(4)A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A公司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
(2)计算A公司的剩余经营收益、剩余净金融支出、剩余权益收益。
(3)计算A公司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市场份额,A公司2010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及管理费用,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费用资本化(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4)与传统的以盈利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相比,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主要有什么优缺点

正确答案

(1)税后经营净利润=(2500-1340-500)×(1-25%)=495(万元)
税后利息支出=236×(1-25%)=177(万元)
净利润=(2500-1340-500-236)×(1-25%)=318(万元)
平均经营资产=5200-100=5100(万元)
平均净经营资产=5100-100=5000(万元)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495/5000=9.9%
权益净利率=318/2000=15.9%
(2)平均净负债=5000-2000=3000(万元)
加权平均必要报酬率=15%×(2000/5000)+8%×(1-25%)×(3000/5000)=9.6%
剩余经营收益=495-5000×9.6%=15(万元)
剩余净金融支出=177-3000×8%×(1-25%)=-3(万元)
剩余权益收益=318-2000×15%=18(万元)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2000/5000)+8%×(1-25%)×(3000/5000)=8.4%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495+200×(1-25%)-(5000+200)×8.4%=208.2(万元)
(4)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点:
①剩余收益着眼于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剩余收益理念的核心是获取超额收益,即为股东创造价值。
②有利于防止次优化。基于剩余收益观念,可以更好的协调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促使公司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缺点:
①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剩余收益指标是一个绝对数指标,因此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比较,使其有用性下降。
②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如果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数据不可靠,剩余收益也不会可靠,业绩评价的结论也就不可靠。
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点:
①经济增加值直接与股东财富的创造相联系。
②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
③经济增加值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激励报酬结合起来了。
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的缺点:
①由于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指标,它的缺点之一是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
②经济增加值也有许多和投资报酬率一样误导使用人的缺点,例如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较少,而处于衰退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可能较高。
③不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而缺乏统一性的业绩评价指标,只能在一个公司的历史分析以及内部评价中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公司下设甲、乙两个投资中心。甲投资中心的部门资产为1500万元,投资报酬率为14%;乙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为16%,剩余收益为300万元。该公司平均资本成本为12%。
要求:
(1)计算甲中心的剩余收益。
(2)计算乙中心的部门资产。
(3)说明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作为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1)甲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1500×(14%-12%)=30(万元)
(2)乙投资中心的部门资产=300÷(16%-12%)=7500(万元)
(3)以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作为评价指标的优点:投资报酬率是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得到的,比较客观,便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用它来评价每个部门的业绩促使其提高本部门的投资报酬率,同时有助于提高整个公司的投资报酬率,还可以对整个部门的经营状况作出评价。剩余收益可以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公司资本成本的决策,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投资报酬率的缺点是部门经理可能会使部门的业绩获得较好评价,但会伤害公司整体利益。剩余收益则不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体现投资中心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评价指标是( )。

A.利润
B.责任成本
C.投资报酬率
D.剩余收益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体现投资中心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评价指标是剩余收益。所以本题答案为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体现投资中心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评价指标是( )。

A.利润
B.责任成本
C.投资报酬率
D.剩余收益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体现投资中心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评价指标是剩余收益。所以本题答案为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目前较为合理的评价基金业绩表现的指标是( )。

A.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B.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
C.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D.净值增长指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在基金年度报告应披露的财务指标中,基金净值增长指标是目前较为合理的评价基金业绩表现的指标。投资者通过将基金净值增长指标与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基金实际运作与基金合同规定基准的差异程度,判断基金的实际投资风格。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预算系统的主要目标是()。

A.确定责任中心,为业绩评估提供框架结构,促进公司的各个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 
B.确定责任中心,便于确定未完成预算的责任,保证监督者和下属的目标一致性 
C.增强行动的计划性,为业绩评估提供框架结构,促进组织各个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 
D.增强行动的计划性,便于确定未完成预算的责任,保证监督者和下属的目标一致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通常这三个方面都会被考虑并认为是预算的目的。 选项(a)不正确,因为第一项不正确。在编制预算之前,需要定义责任中心。其他两项是合适的目的。 选项(b)不正确,这三个方面都不是正确的预算目的,在编制预算之前需要定义责任中心。预算的目的不是为了归责,而是评价业绩,确定为什么达到或没有达到业绩,最终使业绩得到提升或改进。预算不能真正确保监督者和下属之间达成目标一致性。选项(d)不正确,第一项正确,但后两项不正确,预算的目的不是为了归责,而是评价业绩,确定为什么达到或没有达到业绩,最终使业绩得到提升或改进。预算不能真正确保监督者和下属之间达成目标一致性。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属于财务绩效定量评价中评价企业资产质量的指标有( )。

A.应收账款周转率
B.不良资产比率
C.总资产增长率
D.资本收益率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总资产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增长的评价指标,资本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投资中心的重点考核指标包括( )。

A.固定资产
B.息税前利润
C.剩余收益
D.投资利润率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投资中心的业绩考核除收入、成本和利润指标外,重点应放在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项指标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试述利润分享计划的概念及优缺点。

正确答案

利润分享计划的概念: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员工根据其工作绩效而获得一部分公司利润的组织整体激励计划。利润分享计划在这种计划下,报酬的支付是建立在对利润这一组织绩效指标的评价的基础上的,利润分享计划是一次性支付的奖励,它不会进入到雇员的基本工资中去,因而不会增加组织的固定工资成本。在实际运用中,利润分享计划在成熟型企业中显得更为有效。1、利润分享计划的优点:将员工的利益在同一计划中体现,使全体员工都关注公司的利润,公司利润的大小直接影响员工的收益。2、利润分享计划的缺点:该计划通常与员工的基本薪资挂钩,即利润分享计划没有考虑员工个人的业绩,它仅关注企业的经营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以下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在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时,市场价格是理想的转移价格
B.如果中间产品没有外部市场,则不宜采用内部协商转移价格
C.采用变动成本加固定费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供应部门和购买部门承担的市场风险是不同的
D.采用全部成本加上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能会使部门经理作出不利于企业整体的决策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析] 在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时,市场价格减去对外销售费用是理想的转移价格,所以A错误;如果中间产品存在非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可以采用协商的办法确定转移价格,所以如果中间产品没有外部市场,则不宜采用内部协商转移价格,即B正确;采用变动成本加固定费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如果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少,购买部门需要的中间产品也变得很少,但它仍然需要支付固定费,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风险全部由购买部门承担了,而供应部门仍能维持一定利润水平,此时两个部门承担的市场风险是不同的,所以C正确;采用全部成本加上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能是最差的选择,它既不是业绩评价的良好尺度,也不能引导部门经理做出有利于企业的明智决策,所以D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责任中心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投资中心是利润中心,但利润中心不都是投资中心
B.利润中心不考核投入产出对比关系,投资中心要考核投入产出的对比关系
C.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都只对可控成本费用负责
D.投资中心的考核范围大于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各责任中心区别。投资中心同时也是利润中心,但利润中心并不一定是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因此考核利润中心业绩时,不考虑所占用的资产。投资中心处在管理的最高层次,考核范围最广。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承担责任,而利润中心则要对成本费用、收入和利润负责。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有企业监事会职责的有( ) 。

A.检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B.检查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C.评价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业绩
D.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国有企业监事会履行下列职责: (1) 检查企业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 (2) 检查企业财务,查阅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验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3) 检查企业的经营效益、利润分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等情况; (4) 检查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并对其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任免建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剩余收益是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之一。下列关于剩余收益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剩余收益可以根据现有财务报表资料直接计算
B.剩余收益可以引导部门经理采取与企业总体利益一致的决策
C.计算剩余收益时,对不同部门可以使用不同的资本成本
D.剩余收益指标可以直接用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业绩比较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本成本,故A项不正确;剩余收益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故D项不正确。剩余收益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决策;采用剩余收益指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投资中心投资额为80000元,加权平均的最低投资利润率为20%,剩余收益为15000元,则该中心的投资利润率为( )。

A.25%
B.36%
C.38.75%
D.45.7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投资中心业绩考核指标的计算,利润=15000+80000×20%=31000(元),投资利润率=31000/80000=38.75%。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