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的性质
- 共205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采取了仰视的方式,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本选项操作错误,故B错误;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铁夹夹在上面且保证铁夹夹持在离试管口左右的地方,故图中所示操作铁夹位置错误,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给150ml某液体加热,操作中所用仪器是(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石棉网 ⑥泥三角 ⑦坩埚 ⑧铁三脚.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给液体加热时首先要有热源仪器,在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酒精灯,加热约150mL液体,要选择容积大的容器,一般用烧杯,但烧杯的底面积较大,为了使之受热均匀,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止受热不均而炸裂石棉网放在铁三脚上,所用仪器有酒精灯、石棉网、烧杯、铁三脚.
故选B.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烧瓶底部表面积大,受热易不均匀,对烧瓶进行加热时,为防止加热时烧瓶底炸裂,需垫石棉网,故A正确;
B.用完酒精灯后,需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防止引起失火,故B错误;
C.量筒是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不能盛放或稀释的容器,浓硫酸稀释放热影响量筒的精确刻度,故C错误;
D.由于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所以要放到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给试管里物质加热时,不能用手持试管,应用试管夹或铁夹夹持试管,故A错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可能会引起火灾,故B错误;
C.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不能用手拿,故C正确;
D.为了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后再进一步污染试剂,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一般不要将滴管伸入试管中,故D正确.
故选AB.
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固体物质的溶解时,为了加快溶解速度,常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
解: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粉碎增加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故答案为:粉碎;加热;搅拌.
解析
解: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粉碎增加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故答案为:粉碎;加热;搅拌.
物质的加热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基本操作.加热的方式常用的有三类:(1)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2)通过水浴加热;(3)通过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以下7个化学实验:
①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②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制硝基苯;③电石与水反应制乙炔;④乙醇与浓硫酸制取乙烯;⑤乙醛溶液与银氨溶液的银镜反应;⑥甲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Ⅰ、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
Ⅱ、用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加热的有______.
Ⅲ、通过水浴加热的有______,其好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反应用到试管,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故答案为:⑥;
(2)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用到蒸馏烧瓶,用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加热,故答案为:①④;
(3)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制硝基苯、乙醛溶液与银氨溶液的银镜反应通常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受热均匀,故答案为:②⑤;受热均匀.
解析
解:(1)甲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反应用到试管,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故答案为:⑥;
(2)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用到蒸馏烧瓶,用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加热,故答案为:①④;
(3)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制硝基苯、乙醛溶液与银氨溶液的银镜反应通常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受热均匀,故答案为:②⑤;受热均匀.
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不正确的实验操作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1)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对朝着有人的方向______
(2)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__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没有洗涤操作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加热时液体的温度较高,液体可能具有腐蚀性等,则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管口对着人,可能对人造成烫伤或腐蚀,故答案为:液体溅出可能会烫伤别人;
(2)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还可能混有空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故答案为:可能引发火灾;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没有洗涤操作,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根据C=,所以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会使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
解析
解:(1)因加热时液体的温度较高,液体可能具有腐蚀性等,则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管口对着人,可能对人造成烫伤或腐蚀,故答案为:液体溅出可能会烫伤别人;
(2)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还可能混有空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故答案为:可能引发火灾;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没有洗涤操作,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根据C=,所以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会使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
(2012春•新疆期末)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①制乙烯,②制乙炔,③石油分馏,④苯的硝化,⑤制溴苯.
(1)其中不需要加热的是______.
(2)需要温度计的是______.
(3)需要水浴加热的是______.
(4)反应容器中需放碎瓷片的是______.
(5)在①中需加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
(6)写出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①制乙烯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170度,为防止爆沸应加入碎瓷片,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
②碳化钙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备乙炔;
③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物质,需要用温度计测量蒸汽的温度,不能插入液面以下,为防止爆沸应加入碎瓷片;
④苯在浓硫酸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硝化应,温度控制在60度左右,应用水浴加热,温度计插入水浴中;
⑤制溴苯不需要加热;
(1)不需要加热的有②⑤;
故答案为:②⑤;
(2)需要用温度计的有: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3)需要水浴的有④;
故答案为:④;
(4)需要加碎瓷片的有:①③⑥;
故答案为:①③⑥;
(5)该反应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还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6)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170℃条件下,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H2O+CH2=CH2↑,故答案为:CH3CH2OH
H2O+CH2=CH2↑.
解析
解:①制乙烯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170度,为防止爆沸应加入碎瓷片,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
②碳化钙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备乙炔;
③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物质,需要用温度计测量蒸汽的温度,不能插入液面以下,为防止爆沸应加入碎瓷片;
④苯在浓硫酸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硝化应,温度控制在60度左右,应用水浴加热,温度计插入水浴中;
⑤制溴苯不需要加热;
(1)不需要加热的有②⑤;
故答案为:②⑤;
(2)需要用温度计的有: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3)需要水浴的有④;
故答案为:④;
(4)需要加碎瓷片的有:①③⑥;
故答案为:①③⑥;
(5)该反应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还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6)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170℃条件下,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H2O+CH2=CH2↑,故答案为:CH3CH2OH
H2O+CH2=CH2↑.
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1)请从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C下的空格中(多选要倒扣分)
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和加热制乙烯
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和物
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
⑤石油分馏装置
⑥浓硫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
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
(2)选用装置D做苯的硝化实验,D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实验室制乙烯温度控制170度,温度计水银球在反应物液面下,对应A;
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不需要加热;
③利用沸点不同,通过加热,控制蒸汽温度,分馏各组分,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对应为B;
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不需要加热;
⑤利用沸点不同,通过加热,控制蒸汽温度,分馏各组分,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对应为B;
⑥浓硫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不需要控制温度;
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要控制移动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在液面下,对应为C;
⑧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不需要控制温度;
故答案为:A①;B③⑤;C ⑦
(2)苯易挥发,所以D中长玻璃管的作用起冷凝器作用,减少苯的挥发.
故答案为:起冷凝器作用,以减少苯的挥发
解析
解:(1)①实验室制乙烯温度控制170度,温度计水银球在反应物液面下,对应A;
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不需要加热;
③利用沸点不同,通过加热,控制蒸汽温度,分馏各组分,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对应为B;
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不需要加热;
⑤利用沸点不同,通过加热,控制蒸汽温度,分馏各组分,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对应为B;
⑥浓硫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不需要控制温度;
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要控制移动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在液面下,对应为C;
⑧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不需要控制温度;
故答案为:A①;B③⑤;C ⑦
(2)苯易挥发,所以D中长玻璃管的作用起冷凝器作用,减少苯的挥发.
故答案为:起冷凝器作用,以减少苯的挥发
化学反应中加热的方法有:直接加热,垫石棉网加热,水浴加热等
(1)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
(2)下列实验操作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请将可能用加热方式填入横线上
①乙酸乙酯制备______;②硝基苯的制备______;
③溴苯的制备______;④石油分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加热温度,故答案为:受热均匀,便于控制加热温度;
(2)①制备乙酸乙酯可用试管直接加热,故答案为:直接加热;
②硝基苯的制备温度为40~50℃,需要用水浴加热,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③制备溴苯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不需要要加热;
④分馏用到蒸馏烧瓶,蒸馏烧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故答案为:垫石棉网加热.
解析
解:(1)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加热温度,故答案为:受热均匀,便于控制加热温度;
(2)①制备乙酸乙酯可用试管直接加热,故答案为:直接加热;
②硝基苯的制备温度为40~50℃,需要用水浴加热,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③制备溴苯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不需要要加热;
④分馏用到蒸馏烧瓶,蒸馏烧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故答案为:垫石棉网加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