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等容变化的P-T图象
- 共315题
如图所示,U型细玻璃管竖直放置,各部分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L2=25cm、L3=25cm、L4=10cm,A端被封空气柱的长度为L1=60cm,BC在水平面上.整个装置处在恒温环境中,外界气压P0=75cmHg.
①将玻璃管绕C点在纸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至CD管水平,求此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
②将玻璃管绕B点在纸面内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至AB管水平,求此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
正确答案
解:①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
代入数据:、
解得:l‘1=72cm,<(60+25)cm成立
②由玻意耳定律:p1V1=p3V3
代入数据:(75-25+10)×60s=(75+25)l1″s
解得:l''1=36cm,l1″<(60-10)cm不成立
所以:设原水平管中有长为xcm的水银进入左管(75-25+10)×60s=(75+25-x)×(60-10-x)s
解得:x=10cm
所以
答:①将玻璃管绕C点在纸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至CD管水平,此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为72cm;
②将玻璃管绕B点在纸面内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至AB管水平,此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为40cm
解析
解:①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
代入数据:、
解得:l‘1=72cm,<(60+25)cm成立
②由玻意耳定律:p1V1=p3V3
代入数据:(75-25+10)×60s=(75+25)l1″s
解得:l''1=36cm,l1″<(60-10)cm不成立
所以:设原水平管中有长为xcm的水银进入左管(75-25+10)×60s=(75+25-x)×(60-10-x)s
解得:x=10cm
所以
答:①将玻璃管绕C点在纸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至CD管水平,此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为72cm;
②将玻璃管绕B点在纸面内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至AB管水平,此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为40cm
某同学将一体积较大的广口瓶开口向上放入77℃热水杯中,待热平衡后,用一个剥去蛋壳的熟鸡蛋(最粗处横截面略大于瓶口横截面)恰好封住瓶口,如图2所示,当热水杯中水温缓慢降至42℃时,观察到鸡蛋缓慢落入瓶中,已知大气压强P=1.0×10Pa,瓶口面积S=1.0×10-2m2,熟鸡蛋重G=0.50N.求:
①温度为42℃,鸡蛋刚要落入瓶中时,广口瓶内的压强变为多大?
②当熟鸡蛋缓慢落入瓶中时与瓶口间的阻力多大?
正确答案
解:(1)广口瓶内的空气状态为:
p1=p0=1.0×105Pa;T1=273+42=315K;T2=273+77=350K;
根据查理定律,
故有:P1=
=0.9×105Pa
(2)当熟鸡蛋缓慢落入瓶中时,根据力的平衡,有
G+p0S=p2S+f
即f=G+(p0-p2)S=[0.50+(1.0×105-0.9×105)×1.0×10-3]N=10.5N
答:(1)温度为42℃时广口瓶内的压强变为0.9×105 Pa
(2)当熟鸡蛋缓慢落入瓶中时与瓶口间的阻力10.5N.
解析
解:(1)广口瓶内的空气状态为:
p1=p0=1.0×105Pa;T1=273+42=315K;T2=273+77=350K;
根据查理定律,
故有:P1=
=0.9×105Pa
(2)当熟鸡蛋缓慢落入瓶中时,根据力的平衡,有
G+p0S=p2S+f
即f=G+(p0-p2)S=[0.50+(1.0×105-0.9×105)×1.0×10-3]N=10.5N
答:(1)温度为42℃时广口瓶内的压强变为0.9×105 Pa
(2)当熟鸡蛋缓慢落入瓶中时与瓶口间的阻力10.5N.
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与质量均不计,在B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B以上运动,B以下汽缸的容积为V0,A、B之间的容积为0.2V0.开始时活塞在B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p0相同,温度为77°C,现缓慢升高汽缸内气体的温度,直至活塞移动到A处,然后保持温度不变,在活塞上缓慢加砂,直至活塞刚好移动到B,然后再缓慢降低汽缸内气体的温度,直到42°C.求:
(1)活塞刚到达A处时的温度TA;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
(3)在图乙中画出整个过程的p-V图线.
正确答案
解:(1)先是等压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
,
=
TA=420K
(2)设A→C是等温过程:PAVA=PCVC,
pc=( p0×1.2V0)×
PC=1.2p0
设C→D是等容过程:=
pD=0.9p0
(3)整个过程的p-V图线.
答:(1)活塞刚到达A处时的温度是420K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是0.9p0
(3)如图
解析
解:(1)先是等压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
,
=
TA=420K
(2)设A→C是等温过程:PAVA=PCVC,
pc=( p0×1.2V0)×
PC=1.2p0
设C→D是等容过程:=
pD=0.9p0
(3)整个过程的p-V图线.
答:(1)活塞刚到达A处时的温度是420K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是0.9p0
(3)如图
为了测试某种安全阀在外界环境为一个大气压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某同学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试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装有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可密闭容器.测试过程可分为如下操作步骤:
a.记录密闭容器内空气的初始温度t1;
b.当安全阀开始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的温度t2;
c.用电加热器加热容器内的空气;
d.将待测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盖上;
e.盖紧装有安全阀的容器盖,将一定量空气密闭在容器内.
(1)将每一步骤前的字母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______;
(2)若测得的温度分别为t1=27℃,t2=87℃,已知大气压强为1.0X105pa,则测试结果是:这个安全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首先要安装安全阀,则d为第一步;
第二步要保证气体质量一定,则e为第二步.
要记录初始封闭气体的温度.则a为第三步.
加热升温是第四步,则c为第五步.
记录刚漏气时温度,则b是第六步.
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eacb
(2)T1=300K,T2=350K,P1=1.0X105Pa
根据查理定律得
解得 P2=1.2×105Pa
故本题答案是:
(1)deacb; (2)1.2×105Pa
解析
解:(1)首先要安装安全阀,则d为第一步;
第二步要保证气体质量一定,则e为第二步.
要记录初始封闭气体的温度.则a为第三步.
加热升温是第四步,则c为第五步.
记录刚漏气时温度,则b是第六步.
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eacb
(2)T1=300K,T2=350K,P1=1.0X105Pa
根据查理定律得
解得 P2=1.2×105Pa
故本题答案是:
(1)deacb; (2)1.2×105Pa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汽缸,上部有一中央开有小圆孔的固定挡板,汽缸内壁的高度是2L,一个很薄且质量不计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处在离底部L高处,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温度为27℃,现对气体加热.(不计活塞与汽缸壁的摩擦)
求:(1)当加热到127℃时活塞离底部的高度;
(2)当加热到627℃时,气体的压强.
正确答案
解:(1)对活塞下密封的气体,温度从27℃加热到127℃的过程中发生等压变化.
则T0=27℃=300K,T1=127℃=400K
设活塞面积为S,127℃时,活塞离底部高为h 则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加热到127℃时活塞离底部的高度;
(2)加热过程中气体发生等压变化,设活塞刚好压到气缸上部的固定挡板时气体温度为,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
则气体加热到T2=627℃=900K前,活塞已经压在气缸上部的固定挡板,气体体积为2SL,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解得p1=1.5×105Pa
答:(1)当加热到127℃时活塞离底部的高度为;
(2)当加热到627℃时,气体的压强为1.5×105Pa.
解析
解:(1)对活塞下密封的气体,温度从27℃加热到127℃的过程中发生等压变化.
则T0=27℃=300K,T1=127℃=400K
设活塞面积为S,127℃时,活塞离底部高为h 则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加热到127℃时活塞离底部的高度;
(2)加热过程中气体发生等压变化,设活塞刚好压到气缸上部的固定挡板时气体温度为,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
则气体加热到T2=627℃=900K前,活塞已经压在气缸上部的固定挡板,气体体积为2SL,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解得p1=1.5×105Pa
答:(1)当加热到127℃时活塞离底部的高度为;
(2)当加热到627℃时,气体的压强为1.5×105P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