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 H2O中氧原子的数目大于0.5NA

B6.0g醋酸晶体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A

C64g Cu粉与足量硫粉加热完全反应生成Cu2S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D1mol Cl-含有的核外电子总数为8NA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标况下,水的摩尔体积小于22.4L/mol,所以11.2L水的物质的量大于0.5mol,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5mol,氧原子的数目大于0.5NA,故A正确;

B.醋酸晶体为共价化合物,晶体中不存在氢离子,故B错误;

C.64g铜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铜完全反应生成硫化亚铜,失去1mol电子,氮气的电子数为NA,故C错误;

D.1mol氯离子含有18mol电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NA,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2NA

B2.7g 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C1mol/L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D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标况下,水为液态,故22.4LH2O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含有氢原子数不是2NA个,故A错误;

B.2.7g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0.3mol电子,提供的电子数为0.3NA,故B正确;

C.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物质的量,故C错误;

D.依据气体摩尔体积应用条件分析,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物质的量小于0.5mol,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赣州校级月考)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B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

C1cm3铁所含的铁原子数是(ρ是铁的密度,单位为g•cm-3

D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标况下,己烷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减少气物质的量,故A错误;

B.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溶质碳酸钠1mol,由于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则液中含有的碳酸根离子数小于NA,故B错误;

C.1cm3铁的质量为ρg,物质的量为:=mol,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mol×NA/mol=,故C正确;

D.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个O2分子和NA个O3分子的质量相等

B常温常压下,0.5NA个CO2分子质量为22g

C28g氮气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NA个O2分子和NA个O3分子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1mol臭氧的质量为48g,二者的质量不同,故A错误;

B.0.5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故B正确;

C.28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氮气的分子数目为NA,故C正确;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况下0.5mol氯气的体积为11.2L,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常温下,2.7克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在常温下,把100g CaCO3加到1L水中,所得溶液中的Ca2+数等于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L CH4与18g H2O所含有的分子数均为NA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硫酸根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1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故A错误;

B.2.7g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3×NAmol-1=0.3NA,故B错误;

C.碳酸钙不溶于水,溶液中离子浓度不等于NA,故C错误;

D.标况下22.4L甲烷的物质的量是1mol,18g H2O的物质的量是1mol,故D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气体摩尔体积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阿伏加德罗常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